《敏捷文化》这本书已经买了一两个月了吧,今天终于看完,相对别人一周看一本书的速度,真心自惭形秽,不过看完了总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敏捷文化》是作者的工作经验传授,讲的是作者自己如何营造工作氛围,让团队高效工作,通篇下来,与其说是敏捷文化,不如说是戴了敏捷的帽子,在讲如何构建高效团队。本书贡献的工具挺多,很实用,因为是作者实实在在的经验所得。
关于团队文化,记得有个小游戏很能体现:团队A中有人进行指挥,其他人蒙着眼睛按照指挥行事,而团队B都是睁着眼睛,剩下一个人告诉团队最终目标地点,两队比赛在最少的时间团队所有人到达目的地,结果不言而喻。这个游戏刚好体现了本书的两个核心。
️一、营造信任的工作环境
记得Martin Flow在公司分享微服务的时候,最后PPT上打出来的居然是trust,惊呆了周围一群人:这么牛逼的人,认为先进的理论基础也是trust。紧接着学习本书之后,我理解的信任更多是给团队享有更多的自由活动空间。
希望团队能够有更多的主动性,是否同时给予团队主动做事情的空间?还是更多的各种限制呢?比如是否大部分事情需要汇报之后才可以做,需要团队频繁的进展汇报,频繁的介入到团队工作的细节呢,或者关注过程更多于结果?
在这一部分,作者提供了两个工具:
1.信任与责任模型:用来衡量团队的状态以及所处的所有权环境,提供一个初步的评估,给予打造信任团队以方向性的指引,不同的象限采取不同的改进措施。
2.团队所有权工具:该工具体现了团队的所有权边界,立体内空间由团队自主决定,立体表面需要团队的领导关注。这是一个自检的工具,自审团队的自由活动空间,甚至在制定策略的时候来判断是否由团队自己承担。当然我觉得这个六面体代表的内容,也是可以由团队来一起决定。
二️、明确团队目标,以目标过滤任务
说得俗气一点,愿景像灯塔一般指引着方向,最近我有所顿悟,把它提升到信仰的层面。当你坚信某件事情是正确的,并当把它当成信仰的时候,无形中变成一种动力,让你坚定而坚持。而目标的重要性更不用说了,人本性上不喜欢不确定性,当目标不确定的时候,会失去发力点,不管是个人还是团队,都无法集中力量去做最值得,最有价值的事情。
3.本书推荐了一个商业目标校准工具:通过4象限来判断团队任务属性,让团队集中在差异性最高、关键性最强的任务上。
4.决策过滤器:在决策该怎么做、做什么,判断现有任务是否正确的时候,目标就成为决策过滤器,可以由团队属性、产品/项目属性来制定过滤性问题,通过回答问题获得答案。
是否是关键性任务?
是否帮助我们提高竞争力?
是否是通用性问题?
本书还提供了风险评估雷达图,质量评估工具,很实用,推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