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都在谈《佩小姐的奇幻城堡》,谈导演蒂姆·波顿是如何再次发挥他的鬼才给出了惊喜,但是我却想说说蒂姆的偶像,一个堪称奇葩的人物:艾德·伍德。
一个以拍烂片著称,却深受后人尊敬的导演。
这么一个有意思的人,必须要让你们认识认识。
似乎很少人知道蒂姆·波顿曾为他的偶像拍过一部喜剧性传记电影,就叫做《艾德·伍德》。
作为此电影的编剧之一,卡拉斯泽斯基曾坦言:“地球上没人愿意拍摄这部电影,因为这是一部史无前例的电影。”
《艾德 · 伍德》
Ed Wood
戳标题可观看
导演:蒂姆·波顿
主演:约翰尼·德普/ 莎拉·杰茜卡·帕克 / 比尔·默瑞 / 马丁·兰道 / 帕特丽夏·阿奎特 / 更多...
类型: 剧情 / 喜剧 / 传记
在蒂姆·波顿导演的这部电影里,德普出演了烂片之王艾德·伍德。德普一贯的风格和特点,倒是和艾德本身的人设十分符合:可笑的荒唐和怪异,以及一种令人不解的固执。
早年艾德将自编自导自演《公民凯恩》的奥森·韦尔斯视为偶像,对电影导演跃跃欲试。50年代,当他以独立制作超低成本的影片模仿当时卖座的片子时,收获的却是一大波一大波烂片的惊呼声。
艾德导过的烂片究竟有多烂?
他的电影世界里充斥着异装癖、活尸、吸血鬼、外星人等等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拍这些没关系,别人也有拍,关键是他没钱又拍不好。
粗糙简陋的场景道具、回收利用的库存影片、荒腔走板的调度剪接……技术是真的烂。
没钱、技术不好,也没关系,内容好就行,但他的主题又多半荒谬,剧情、对白也是烂得荒唐。
总之,你看完可以用三个字母总结:WTF?!
除此之外,艾德生活中还是个异装癖。他自己曾说在二战期间的某次行动中,他在军装里带bra,穿女式内裤顽强作战。
后来他也导了一部关于变性先驱克里斯汀·乔治森的片子《忽男忽女》,他的经典烂片之一。
出于以上这些原因,艾德被认为是在Z级片中称王的人。
Z级片是什么?
美国的电影有A、B级之分,不是指通常所说的电影分级,而是指拍电影的钱多不多。A级片大投资大制作,B级片小成本,自然B级片拍得会粗制滥造许多,还会迎合观众趣味。而Z级片,是比B级片成本更低、更粗制滥造、更烂的片子。
B级之王罗杰·科曼,某年在好莱坞后山起火的时候,兴高采烈地跑过去拍,那段大火素材后来反复、再反复、再反复地被用在好几部片子里。和罗杰·科曼相比,艾德有过之无不及!
他可以三天写剧本,七天拍摄。蒂姆以1800万的预算拍成《艾德·伍德》,据说,光这部电影的片头制作费,就比所有艾德·伍德电影加起来的还多!
直到他自编自导的《外太空第九计划》终于让他登顶烂片之王宝座。(有兴趣可以戳标题围观)
导演: 艾德·伍德
编剧: 艾德·伍德
主演: 格雷戈里·沃尔科特 / Mona McKinnon / Duke Moore
类型: 科幻 / 恐怖
一部结合了飞碟、吸血鬼、外星人,影史上最草台、对白最傻、表演最无语、剧情最匪夷所思的超低预算科幻恐怖片,被誉为WFEM(Worst Film Ever Made)。
也是艾德最出名的片子。
百度上的一句话:
但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本来就是荒唐可笑的。偏偏因为他的片子太烂,烂到传世!反而受到cult圈子的追捧。
哥特风的鬼才蒂姆·波顿就是他的影迷之一。1994年拍了《艾德·伍德》去纪念他的idol,两年后更是砸了1亿美金去重拍艾德的《外太空第九计划》,也就是《火星玩转地球》,豆瓣评分7.2,值得一看。
艾德之所以能被追捧,还是因为他对电影的执着,我们能在电影《艾德·伍德》里看到的,就是那一颗追梦赤子心。
他其实一直都知道自己没有才华。
他说过:“如果我不能成功怎么办?奥森·韦尔斯完成《公民凯恩》时才26岁,我现在已经30了。”
《忽男忽女》拍完,如往常一样被报纸羞辱之后,他很丧气:“我当然不行了,我拍了部有史以来最差的电影。”
但即使恶评如潮,即使找不到金主爸爸,每一次他还是凭着对电影的热情,秉持着打不死的小强精神,在电影界顽强地挺立着。
据说为了拍《外太空第九计划》,当时艾德得知有家教堂有意赞助,就赶去为自己的剧本游说,还特地让全体人员做了洗礼,并按教会要求改了片名。
不管如何困难重重,他就像一个笨拙而勤奋的学生,傻傻地努力着。
所以有人说,艾德是在好莱坞这个梦幻之都,拍了一部噩梦人生。
但在这个噩梦里,还有一些美好得闪闪发光的东西。
《艾德·伍德》影片中极为真实地还原了艾德·伍德和贝拉·卢戈西Béla Lugosi的忘年之交。
蒂姆说他之所以写这个故事,是因为艾德与卢戈西之间的友谊跟他和演员Vincent Price(也是德普的偶像)晚年的友谊很相似。
贝拉·卢戈西,扮演了荧幕上最经典的吸血鬼形象德古拉。
世人如此评价他:
自他以后,世界电影史上再没有哪个演员能如此出色的把忧郁、阴暗的恐怖气息和高贵、典雅的个人气质天衣无缝的糅合在一起;自他以后,再没有哪个表演者能在戏剧舞台和电影银幕的恐怖作品演出上都塑造出如此具有深远影响和历史意义的角色;自他以后,人们在恐怖片中只能欣赏刻意营造出来的心理惊惧而无从寻觅真正从演员内心深处所散发出来的弥漫在整个银幕空间的恐惧感。
有小道说,《艾德·伍德》之所以拍成黑白片,是因为没人能想象得出卢戈西在彩色片中是什么样子。。。
但是星海浮沉,这个吸血鬼开创者却晚景凄凉,为小片烂片卖命地表演,在吗啡瘾中挣扎。
艾德与卢戈西,一个从未被看好的导演,一个从辉煌掉落的过气明星,两个惺惺相惜的失意者。
临终前卢戈西对艾德说,他还想拍电影。于是艾德架好摄影机,拍下他最后的身影:
一个从家门走出来闻花香的老人。
艾德后来把这段素材放进了《外太空第九计划》。
在《艾德·伍德》电影中,这段往事插曲却变得十分诗意。其中一幕:
首映会上,艾德一边看着荧幕上闻花的卢戈西,一边跟着背出片中台词,回头看看台下的观众正在观看自己的电影,他感动道:“就是这个,我会永远记住。”
此后,《外太空第九计划》的片段,在影迷心中已不是可笑,而是
一种感动,感动的是艾德、卢戈西对电影的至真至诚。
一种美好的投射,一如蒂姆对艾德,艾德对卢戈西。
据说艾德的电影团队也很有意思:一个毒瘾缠身的过气明星,一个胡说八道的预言家,一个希望变性成少女的人妖,一个瑞典籍的大块头摔跤手,一个色盲的摄影师,一个失业的电影栏目主持人。
他们都是被人视为疯子的异类,他们都是没有家的失败者,但他们却都有着疯狂的野心,要“展示给这个世界,我能成为主人”。
电影《艾德·伍德》花了1800万,结果票房只卖了500多万。好在口碑不俗,蒂姆也算是为自己所致敬的前辈平反了。
但是正像电影叫好不叫座的现象所暗示的,我们会为艾德的执着而感动,但不会为他的片子买单。
影片结尾,蒂姆为艾德虚构了一个美好的结局:《外太空第九计划》在首映式上大获成功,人们纷纷向这位梦想家致以掌声。
而实际上,他的晚年却颇为凄凉。在拍了几部裸体怪物片后,因投资不利和酗酒,导致穷困潦倒,1978年卒于心脏衰竭。
但我还是要说,就算如此,就算他拍了许多很难看的电影,至少其心可贵,胜过某些追着热点牟利的导演拍出来的烂片。
艾德·伍德,他是世上少有的那种,被人尊重的失败者。
正是有了艾德·伍德,才会有后来的《艾德·伍德》,才会有蒂姆·波顿在《圣诞夜惊魂》《火星人玩转地球》《断头谷》《僵尸新娘》中向他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