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人》作者白先勇,是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的儿子。1937年出生于广西桂林,因为战争,不得不跟随家人去了台湾。台湾对他来说,只能算得上是客居之地,却没有灵魂归属感。
这本书由14个短篇小说组成,主人公来自于社会的各个阶层,有教授、将军副官、将军夫人,也有退役老兵、仆人、舞女等等。他们的共性,都是由大陆迁移到台湾的外乡人。
本篇撷取书中的几篇,窥斑知豹,解读书中的故事人物,从《一把青》和《金大班的最后一夜》,看到了 “平静的外表下,隐藏的是难言的伤痛。” 从《岁除》中读出 “回不去的是故乡,留不住的是过往 ”的感触。
从表面上看,它是在描写除夕夜的欢快氛围,以喜景写悲,让文字更有张力。
这些故事中的人物,个性鲜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推荐。
作家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记录了作者在轮椅上度过的十五年的心路历程。书中既有对母亲的无限眷恋,也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还有对地坛的生动描绘,充满深情、哲思与浪漫。
本篇叙述流畅,条理通达,以 关于母爱、关于命运、 关于神性、关于死亡等四方面予以解读,立体丰富而意味深长。
闭目回味,作者曾经历的痛,仿佛化作了一株菩提树,他坐在树下,多年以后,终于觉悟。推荐品读。
作家王蒙,14岁入党,19岁写长篇小说《青春万岁》,自嘲 “累得几乎要了小命”;12岁写了《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给他的人生带来大喜大悲;29岁举家西迁新疆,一呆16年;改革开放后,升任中央委员,不久官从文化部长。驰聘大半生,浮沉荣辱,始终相伴相随的是夫人方蕤。方女士嫁夫随夫,认定与王蒙同甘共苦。她欣赏王蒙“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能在焦头烂额中享受生活。而王蒙也欣赏夫人的一句话:“我喜欢捡芝麻,不愿抱西瓜,谁知道西瓜是不是土地雷。”于是,方女士经年累月,小心捡拾生活中的“芝麻”,珍藏琐碎,写成这本《我的先生王蒙》。
本篇行文流畅,将阅读的感悟,通过夫妻两人半世的婚姻相守不弃不离,从而得出:好的婚姻是双向奔赴、是忠贞不二。经得起逆境和顺境的双重考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