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世:三十年为一世。虽百世可知也,孔老夫子一语成谶,中国历史三百年一轮回。
禹传位于自己的儿子启,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的先河,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从夏朝的建立开始。德礼治国滥觞于夏。
商承于夏,而周又承于商。到了周朝,周公制礼作乐,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德礼治国达到了顶峰。同时政刑治国却在这个朝代开始有了苗头,周朝有维护礼乐的乐官,亦有了操持行政的史官。
至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周朝名存实亡。至战国时的秦,商鞅变法,摈弃礼乐,推行行政刑法,直至始皇帝焚书坑儒。虽百世,终是未能可知也!
如果说家庭是礼德治国的根基,由家庭、家族、世家、封地、诸侯国直至天子天下,家天下又天下一家。
那么政刑治国的根本就是高效集权。礼德主和谐重公利(义),政刑讲效率重利益。德礼主张上下有别,家庭为上,政刑要摈弃家庭公利,强调人与人基本平等。
商鞅变法要求家有两男丁必分家,强行推行小家庭化。普遍推行县制,设置县一级官僚机构,以县为地方行政单位,废除分封制。消减家族封国势力。去家庭化,就是去礼弃德。
以高效行政推动社会快速发展,而以苛刑来维护社会稳定,保障行政手段的有效推行。其目标是发展强国平定统一天下。而礼德治国的最终目标只是平天下,是太平和谐天下。
秦国以高效行政,严苛重刑治国,最后一统中国。嬴政封始皇帝,焚书坑儒。从东周春秋礼崩乐坏,到始皇帝焚书坑儒,礼乐决绝。百世而未可知也!
礼德治国真的从此退出历史舞台?这个,还真沒有!去家庭化,一直贯穿于中国历史的全部。
朝代变迁,国家制度有所损益,但终不是前正后反的全盘否定摈弃,前后自有关联,变迁中自有延续。——虽百世,可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