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的逻辑》——以目标为导向的训练管理
两类目标的确定
前面提到,跑步的目标的划分如果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有很多中方法和模式。不过可以简单的划分为两类:一类就是参赛成绩为目标依据,这种目标可以从竞技训练借鉴,被认知和接受程度较高;另一类就是以健康促进和对生活的积极影响为目标依据,这一类其实非常重要,却往往被忽视。
今天的话题,先从健康促进和对生活的积极影响的跑步目标设定开始吧。很多人的参与跑步运动中来,并不是为了能够参加一场比赛,并争取在比赛中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完成自我挑战的。往往是处于一种促进健康的目的。在美国运动医学学会(ACSM,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标准运动处方包含两个部分:力量处方和耐力处方。其中耐力处方和跑步关联性较高。这种耐力处方,有着明确的医疗体育目的,也有着严格的内容要求。
前文中,介绍过运动对于健康的影响,其实是涵盖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多个维度和方向的。但是,基于医疗体育的特殊需求(往往出现某些疾病指征),需要有着更为严格的身体检查、运动能力测评以及心理评估作为前提和基础,同时对于运动过程的控制管理,也往往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高血压患者的耐力运动、糖尿病患者的耐力运动、肌肉或骨骼手术后的耐力运动以及心脏病患者的耐力运动等)。基于明确疾病的临床诊断,做为医疗目的的运动方案往往是配合药物及其它治疗手段,或者独立作为一种医疗手段而进行的。
和临床疾病的耐力运动处方比较,跑步对于心理的干预影响及积极生活模式的建立,则显得更为复杂。单纯的跑步运动是否对于缓解心理压力、对于躁郁症状有着积极影响,目标的明确和过程的控制除了需要使用生理指标作为分析依据,还需要专业的心理手段方法的介入。其中,对于目标的确认和对于跑步的基本认知是其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目标设定不合理,或者对于跑步运动的认知出现偏差,过分强调结果,不仅可能会增加挫败感,还可能会增加焦虑情绪。因此,目标设定对于这一类跑者需求要更为谨慎,也需要更多专业资源的投入。
基于参赛成绩的跑步目标,与健康促进的跑步目标比较起来,反倒显得更为轻松也更容易驾驭啦。关于这一类跑步目标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也多是技术上的一些要求和原则。
首先需要注意的就是这一类跑步目标的设定作用是什么?简单的说,目标就是我们训练的方向和基础。也就是说,合理科学的目标会是训练计划的前提,也是训练计划制定的依据。这也是这一类跑步目标最重要的作用。
其次,需要讨论一下愿望与目标的关系。借用2012年特别流行的英国心理学家朱利安·巴吉尼,杰里米·斯唐鲁姆的一本心理学书籍的名字吧,《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我们的愿望是不是就是目标,是不一定的。这里面涉及到我们的愿望是否能够被实现。这里面最主要的限制因素就是跑者自身的身体情况和能够完成的训练时间。在后面训练计划制定部分,会有详细的介绍。
再次,就是前面提到过的关于训练目标的建议里提到的那些建议。我们需要关注过程中的各种变化,并适当的做出调整,而且不要过于执着与结果是否被实现,把关注点更多放在过程中是否安全,科学,可被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