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07年的片子了,今天上午才刚刚接触到。我是一个感性的人,看的过程中一直控制不住自己情绪的小宇宙,虽然是只有30分钟的短片,但触动人的点还是相当多的。接下来将从三个方面来进行讨论吧。
(一)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
这个短片为什么能给我们带来相当大的震撼,很大程度上是它的艺术色彩吧。
(1)视觉冲击
焦波本身是一位摄影师,他的镜头下定格住的,是平凡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生活片段,也是嘘寒问暖中不易被察觉的脉脉温情。
当那两张沟壑交纵的苍颜占据整个荧幕,摁下快门的瞬间反而变得模糊不清,才知道是泪水停格了时间。
那些瞬间的极强代入感,也是撼动很多人的原因之一吧。从前,是父母久久不离的目光目送我们远行,走出农村,步入学校,来到社会。追随着现代的脚步,我们穿行在忙碌繁华的城市中,忙得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回家看看。他们深爱着这片土地,也深爱着满堂的儿孙。没有陪伴,只有惦念。他们或许不会适应大城市的节奏,于是只好在田地间、在小院中、在照片墙前,整日地盼天。
(2)音乐共鸣与声音效果
恰到好处的背景音乐也可以激起情绪上的波澜。开场的主旋律舒缓悠扬,带领我们来到大山深处,走进那户人家。场景音乐也带着平静安和的色彩,沉醉于亲情的深厚与爱情的浓醇之中。高潮时的主旋律再度萦绕,几伤别离。
背景音乐的衬托下,念白式的讲述,一个低沉的嗓音将一切娓娓道来。其中穿插着父亲带着乡音的古诗朗诵,也反复着几句山歌民谣。一声“爹”“娘”的呐喊在山谷间久久回荡,一份动人的真情在心头上缓缓流芳。
(3)情节安排
情节的设计一环紧套一环,也将人们一步步地引至情感迸发。不是按时间顺序铺就,可反复出现的2001年似乎在预示着什么,总让人不敢继续往下想,生怕会出什么事。也果然是这样,即便心中已有所预料,却也经受不住这般突如其来的打击。
(二)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有金婚爱情的相濡以沫,但这部纪录片的主题还是亲情的可贵。小的时候父母盼着我们长大,从这山旮旯中走出去,到城里闯出一片天。他们那些未实现的梦想,供我们读书来替他们实现。可真正到了外出闯荡的那一天,却只有不舍的惜别与空空的想念。
听说看过那场摄影展,很多人都买了当晚的火车票回家,这也是这场展出的意义所在吧。不要将忙碌当作借口,让拖延变成悔恨。自己感触很深的,一是父母,二是外公外婆。
清楚地记得几天前的两件事,父亲站在板凳上修灯,拉下闸后四周一片暗色,我举着手电仰着头,光束透过,近乎是满头的银白格外分明。我知道父亲有少白头,可还一直未意识到整日熬夜加班的他竟老去得如此之快。后来一起坐公交,我高中以后就很少和父母一起出行了,车上人很多,发现有人几次向我们这边张望,似乎在犹豫要不要为我父亲让座。或许也只是我想的太多,不过这两个瞬间真的感到害怕与一丝慌张。
父母还不像片中的爹娘那样苍老以及在农村生活,因此代入感最强的还是外公外婆和我的老家。已经一年多没有回去了,但影片中看到家中的一切是那样亲切。同样是过小年,在自家的小院中放着炮仗,一大家人围聚在矮桌前,坐着矮矮的板凳,祝着酒吃着饭,好不热闹。我们一家人的照片还一直被摆在柜上,外婆时常的擦拭使它不曾荡上灰。山里的一切都久远却不陌生,在感情的煽动下也真想回去看看。
(三)对一些质疑的反驳
看了看豆瓣的影评,对焦波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有的人认为他过于注重自我了,他作为子女没有尽到那份孝心与陪伴,而是“不务正业”地拍照摄影。也有人觉得他不曾记录下兄弟在父母身边的悉心照顾,而专门选取这样的情节和场景,有些故意做作。
其实吧毕竟是一部专题片,也不算是纪录片,自然有很大的情感部分掺杂在其中,而且为了更好地达到效果,赢得观众的共鸣,他在其中运用了不少影视的技巧。无论整体结构,或是细节刻画,都是值得学习的。此片的目的,甚至是他摄影的目的,不正是引发人们的反思,唤醒人们对于父母的那份理解与爱么?(当然片中所提到的“留住父母”也是一方面吧)所以目的达到了其实不必太在意一些取舍,感觉现在这样真情的片子也越来越少了。
写得很仓促,艺术色彩那块因为只看了一遍自己也没有太过留意,所以全凭第一次的感觉与印象来写的。嗯,还是后面写得更顺畅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