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观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基本看法,它影响了学校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及态度与行为,进而影响学生的发展。
传统的学生观,将学生看作是被动的受体,教师塑造与控制的对象,学生在教育中处于边缘位置,对学生的教育是规范预设的。
我们要遵循时代的要求,从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出发,来构建现代学生观的理论体系。现代学生的基本特点为,主体性学生观、发展性学生观、完整性学生观、个性化学生观。
现代学生的基本特点
学生是主体性的人
主体性学生观区别于传统学生观——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客体),而教育对学生主体性的关注,实际上是教育进步的标志。我国的教育长期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学生的客体地位根生蒂固,以致在指导思想内容方法,乃至组织形式上,都存在着妨碍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流弊。
学生是发展性的人
传统教育的缺陷在于,只看到学生像有的静态的发展,看不到学生潜在的动态的发展,而现代教育认为每一个学生,都具有无限的发展潜能,可塑性很强。
教师决不能依据学生的一时表现来断言学生没有发展的可能,而应该坚信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巨大的可供挖掘和开发的资源和潜能,看到学生的未完成性,给学生创造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机会。
学生是完整性的人
传统教育把教育目的定位于为个人的谋生做准备,它并没有把学生当作人来培养,而只是当作“工具”来看待,表现在教育内容上,它只是注重逻辑化和系统化科学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人非理性层面在人发展中的地位。
学生是个性化的人
现今的教育常常以“标准化”的方法,试图把学生培养成同一模式的产品,使他们成为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标准件。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丰富的差异性,并拒绝运用同一标准来评价学生,力图使每个学生都成为充满个性魅力的生命体。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
①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性的。
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等规律。
顺序性
身体的发展遵循着从上到下,从中间到四肢,骨骼到肌肉的顺序发展,心理的发展总是由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
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阶段性
童年期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有较大的具体性和形象性,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弱,对抽象的道理不易理解,少年期的学生抽象思维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经常需要具体的感性经验作支持。
教育工作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不能把小学生当中学生看待,也不能把初中生和高中生混为一谈,同时应该注意前后相邻阶段的衔接,做好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小学与初中的衔接工作。
不平衡性
青少年的身高体重在其全部发展过程中经历两个高峰,第一个高峰是在一岁左右,第二个高峰是在青春发育期,在这两个高峰期内,身高体重的发展较其他阶段快得多。
因此,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关键期就是指人的某种身心潜能,在人的某一年龄段,有一个最好的发展时期,错过了关键期,训练的效果就会降低,甚至永远无法补偿,因此关键期也叫做敏感期,最佳期。
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教学要抓住关键期,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的效果。
互补性
机体各部分存在着互补的可能,为,人在自身某方面缺失的情况下,能与环境协调,从而继续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条件。
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能起到调节作用,能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阴阳得到发展。
首先,要树立信心,相信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暂时落后或某些方面有缺陷的学生,通过其他方面的补偿性发展,都会达到与一般正常学生一样的发展水平,其次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发现学生的优势,扬长避短,长善交互失,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信心和自觉。
个别差异性
个体之间的身心发展以及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向之间,存在着发展程度和速度的不同。
有些人,少年得志,有些人则大器晚成。有的儿童,他们的数学能力较强,但绘画却很差,而有的儿童却正好相反。
根据个体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教育必须因材施教。
②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许多人往往从学生的现实表现推断学生有没有出息,有没有潜力,其实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智力水平可以明显提高,在科学研究已经有所证实。
③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把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来对待,就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就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当然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④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传统教育重视智力教育把系统知识的传授放在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位置,造成了学生的片面发展,导致走出校门的学生缺乏社会适应能力。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仅要重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更要看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要性,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
学生是独特的人
①学生是完整的人
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学习过程并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或技能训练,而是伴随着交往,创造,追求,选择,意志,努力,喜怒哀乐等等,综合过程,是学生整个内心世界的全面参与。
②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每个人由于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的不同,形成了个人独特的心理事件,他们的兴趣爱好,动机,气质,性格,技能和特长等方面各不相同,独特性是个体的本质,独特性也意味着差异性。差异,不仅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前提,应视之为一种财富,而珍惜开发,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