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六一,好多大朋友小朋友都过起了儿童节,朋友圈也沉浸在儿童节的气氛中,很多家长都带着孩子到户外活动活动,与大自然更多的接触,也有很多机构举办了庆祝六一的汇报演出,小朋友们也在舞台上展现了自我,爸爸妈妈在台下为自家孩子拍手鼓掌,这是增进亲子关系的绝好机会。
其实,除了这个我们每天都为之骄傲,为之激动,为之操心,为之失望的孩子,我们还有另一个孩子需要好好照顾,那就是我们自己的内在小孩。
每个大人都是个曾经的孩子。在我们还是个小婴儿的时候,我们的心灵是非常自由奔放的,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但是在我们长大的过程里头,我们会因为社会环境,会因为父母的教养,会因为家庭的一些危机与风险,我们慢慢地会学会压抑我们自己的一些感受,或者是否认自己的需求。
例如在小时候,爸妈可能常常吵架,我们就学会让自己抽离开这种冲突的情绪,隔绝感觉以保护自已,或是告诉自己不要哭,这样才不会再造成爸妈的困扰。而那个害怕担忧的内在小孩,没有被照顾到的内在小孩,就被暂时关在心里的某个角落。
渐渐的,我们长大了,那个角落里的孩子越来越被我们所忽略,我们每天都在用大人告诉我们的方式面对这个世界,我们越来越“理智”。但是总是会有一些时候,莫名的伤心,莫名的愤怒,莫名的烦躁,莫名的孤独。
尽管我们看不见内在小孩,但是他并没有消失,那些莫名的情绪,和抑制不住的冲动都是内在小孩在告诉我们,它需要被关注,它需要被看见。
有位学生家长,每当孩子拒绝与她交流的时候她都会特别抓狂,尽管她的理智非常清楚的知道,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有时候孩子也需要一个人静一静,作为妈妈应该给孩子自己的空间,不应该过多的干涉,等到孩子想说的时候自然会说。所有的道理都明白,但是每当孩子把自己关在屋里的时候,她都会受不了,心里像被什么堵住了一样,情绪也非常激动,一点就炸,一定要把这种情绪发泄出来才可以。
在我与她沟通之后,她渐渐找到了原因,原来是在她小的时候,每当爸妈吵架的时候,妈妈都会把自己关起来,她敲门进屋想同妈妈讲话,妈妈并不怎么搭理她,这个经历让小时候的她非常痛苦,在她长大之后,虽然那段时光看似已经忘了,但是那种情绪和伤痛却被内在小孩深深的记下了,当遇到类似的情况,内在小孩被唤醒,就有了她的无法控制。
我们与孩子的关系就是与自己的关系。
为什么我总是说,育儿是一场自我修行,因为我们的所有行为都是看似是在养育孩子,其实都是在养育那个被我们封存起来的内在小孩。如果一位妈妈无法接受孩子的淘气、不懂事、不上进、学习不好,其实是无法接受自己那个被封存的内在小孩。如果家长与自己的孩子关系出现了问题,一定是与自己的关系出现了问题。
多去与自己的内在小孩链接吧,去感受他,接纳他,爱护他。有多能接纳自己,就有多能接纳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