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朋友圈被电影《前任》刷了屏,有朋友让我也写一篇关于感情方面的文章,许是觉得自己年少无知,说出来的大多是泛泛而谈,把握不了情感间最真挚的一面,让他人笑话而已,我也只能稍做修饰,不敢苟同。
(二)
“人、人生,在本质上是孤独的,无奈的。所以需要与人交往,以求相互理解。”村上春树在文章里描述人与人年之间感情写过这样一句话。大学校园的情感相比于社会算是纯真的却也是最脆弱的,不像有些电影里演的男主和女主心理纠结,经历了多少误会和挫折最终走到一起的玛丽苏情节。尽管和他人相遇可以有一万种方式,最难的也是和他人刚开始的敞开心扉来表达自己的那一刻,更多则是羞于开口,这么做的风险就意味着美好的幻想还没开始就有可能面临着结束了。曾有人告诉我,提防大学里所谓的那些看起来很优秀的学长,他们会在社交软件上发暖情信息撩人,打过两三次电话表白被拒了的话,他会迅速转移下一个目标。
男女恋爱大都免不了要借重于双方的感恩图报之心和虚荣负罪之感,听其自然是很难成其好事的。可怕的是阐释不清的暧昧关系和每天一句早晚安,也许他正享受有意或者无意给你带来了美好的幻想,而你不自知地深陷其中,刚憧憬着完美恋爱的开始也猝不及防要给你上一节冰冷的感情现实课。与其需要廉价的感情来打发无谓的时光,还不如去结交真正关心你的朋友。遗憾的是,生活原本就是不讲理的,纵然有千万种劝说自己不要陷进去的方式,内心还是依然为他跳动,无关乎他的人品的好与坏,就因为喜欢——细节往往是和美畅快,引人入胜的,而主题永远悲观。感情和食物一样,想要吃好吃的食物,就要有一个强大的胃,想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就要有一颗怎么也不会破碎的心。
(三)
跳出学生思维的感情,成年人之间的感情相对于我们成熟了许多。看到物理学博士万维钢的《三种浪漫体制》,又穿透一层思考,美国婚姻注重“强强联合”,有钱配有钱,高学历配高学历,对方能不能满足我的各种需要,我在这段关系中能否舒服地行使自己的权利,俄罗斯婚姻认为爱情是上天注定的,人们可以为爱情做出牺牲,甚至可以承担痛苦,所有的事情应该为爱情让路,俄罗斯的婚姻理念称为“命运体制”,美国的婚姻理念称为“选择体制”。但考察那些携手走过大半辈子的幸福的“老夫老妻”,他们的相处模式是“契约体制”,和谁结婚是有偶然性的,不是电光火石的那一个,而是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说结婚就结婚,但这一步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如何把这段关系舒服的维系下去,两个人要建立“我们”的概念,从此之后生活的优先级是:我们>对方>自己,一旦感情出现问题,要深入挖掘我们的关系,结婚,不仅是两个人在一起,不仅是养育孩子,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标。通过婚姻关系增加自己的“loveliness”,不是小孩子的可爱度,而是“值得爱”。
无论是少年的稚嫩还是中年的沉稳,或多或少你或者我们都需要经历这一段时光,感情的好或者坏,它总会给人留下更多深入思考人与人的关系,当下或者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