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毛正华
威尼斯路易威顿店场面不是很大,但名声在外,游客总会把这里当作购物打卡点。
露飘在这家店前后时间有半年了,当然每星期是不会超过20小时的。店家用她是因为语言,国人接待国人自有优势。但如果遇到说英语的,自己那些英语底子就难以应付了。更麻烦的是顾客虽然长了一付亚洲人的脸,开口却不是汉语,她就觉得对不住那每小时60元的报酬。
这一天游客虽多,大都只在门前浏览一下,很少有到她所在货架区域的。站店时间是不能做其他事或网游手机的。为了打发时间,她会比平时多上几次厕所。这次完后,在“回”字型走道见到黑人服务生在与一中国游客争执。那游客舍不得把大包小包放在地上而搁在大理石栏杆上,等待上厕所的同伴。服务生见状就阻止他,意思是:“不能把包裹行李放在栏杆上。”——是为了商场的整洁和档次。当然,如果在此购货可能又当别论了。这些细节在国内是不成问题的。那游客很不愿意地呛了那服务生:“Do you have to buy it?”见此状,她向服务生微笑了一下,然后就打圆场,让那对人到自己所在的店里歇一会。
两人既然进了这店,也就顺便看一下商品,一定程度上是对她刚才圆场的感谢。虽然是用普通话交流,但很快就觉得语音相同,男游客就改用方言,她马上用相同的方言回应着,双方的亲近感陡然上升!再一问下去,竟是同一城市、同一市区。于是他们不再照顾式地看商品了,转而问了她的一些情况,得知她家境不错,就劝她还是回去好,何苦在此打工!并介绍了所在城市的发展变化,已经开通地铁及值得夸耀的地标建设,并对这威尼斯城市建在水面上表示担忧,说是个不着边际、没有安全感的地方。
她在意大利是第四学年了,计划明年回国。最后一年很少有课程,为了学分,也就是捱时间而已。她倒也不是因为经济原因而打工,不像国内,有条件人家的子女是不可能打工的,但在国外,比自已经济条件好的也会努力试图融入当地社会,既锻炼了语言,又积累阅历。
当初出国留学选择国别和专业,自己是有设想和向往的,但与母亲的要求不一,母亲的选择注重社会需求而不是个人向往。俗话说“女大十八变!”母亲惟恐她自作主张,为此还请来了娘舅说教。娘舅不啻是过来人,且是高学历知识分子,有相当大的话语权。其实他们的担忧是多余的。在外人眼里,自小到大,她一直是一个顺从的“乖女”。自己虽有不甘!可以利用母亲不懂外语,——在办理出国手续时做手脚,但事后一旦弄清情况,断了她的经济来源,她是没有这样的底魄独撑的。
娘舅毕竟是这方面的“过来人”,提供了双方都能接受的折中方案,最终各自退让,达成共识: 认为意大利语种小,竞争少,时尚类专业也容易满足学分。而学费低也是原因之一。
学期将要结束,毕业典礼和学位颁发是人生的重要环节。当初在确定了留学去向后、具体规划细节说到兴奋时,一向不喜欢出远门的母亲曾说到:“到时要参加你的毕业典礼的。”——认为父母参加子女的毕业典礼一如当初亲自送子女到机场出国留学一样,是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体面过程。于是她开始规划着在母亲参加毕业典礼的同时让母亲有机会见识一下外面的世界,少不得观光或七国游。她定当全程陪同的。
回想当初为了出国和专业的选择与母亲的那些执拗,她对于母亲不止是顺从,还多了份成年后的体贴。而母亲有这样的女儿,在外人面前的每一次提起,无不是一种比财富更重要的慰藉。现在她能这样对待母亲,是与她四年间在异国他乡,遇到了多少艰难困苦——唯有母亲才是自己的支柱!
为了让从未出远门、更没有出过国的母亲顺利到达,她详尽地规划了行程,远程办理了电子手续,并再三描述了细节要点,只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母亲是个标准的完美主义者,即使长年仅是一个人生活,每餐都会像用西餐一样摆放餐具。而在穿着装束上更是追求极致!人说百里挑美人,她是千人中也难得有的打扮,这些无不影响或带动了女儿审美观的养成。
喜欢一袭素色长裙、白色拉杆箱的母亲,加上举止高雅,俨然是一付贵妇样!走在机场的大厅里,吸引了多少注视她的眼光,她感受到了那些倾羡的眼光,从而行为上更加礼仪有节,却察觉不到其中有窥视的眼睛在打量。在阿布扎比转机,上洗手间照完镜子回转身时,她那白色的麂皮印花手包竟消失不见了。包中的美元、欧元、护照和回程机票悉数丧失!这意味着所有的计划和行程都将无法实施。她一下子坠入无助的恐惧中!
露飘接到了电话一下子也懵了!但必须佯装镇静宽慰着母亲,接着心急火燎地找到导师求助。为了让母亲安下心来,自己当即赶往阿布扎比陪同。此后是费尽心血与使领馆联系补办临时旅行证等一应事宜。事后回想起来,心地善良的母亲,即使再三告诫,也未必会避免事情的发生。她这样的一个人出远门,出事是必然的,不出事才是偶然的。由于此次事件,母亲发狠从此不再走出国门,并担忧女儿在国外曾经遇到了多少不顺的事。
回国这一年,她整廿五岁已过,正是择业和找对象的年龄段。
在母亲眼里,女儿不只是唯一的,更是寄予了自己年轻时许多梦想未能实现的希望。回国的女儿,每天的穿着和装束有着与自己相比更高的亮色,青春的活力与所学时尚专业的体现,加上生性贤淑,显得知情通达,这样由内而外形成的气质,就觉得女儿必须有一个与之相匹配的郎君才能般配。可不能有自己婚姻上的无常!
看着已然长成的女儿,想着自己出生在北方,生长在南方,一方面有着北方人的高挑身材,而穿着打扮是南方沿海城市的时尚。书虽读得不是太多,但内在的教养胜过他人无数。别人高看她,她对婚姻更是期许有加!她对男子注重的是人品才干,“宋玉、潘美”之美不是她择偶的首要条件。她从异性期盼的眼里感到了自己的美好,但她并没有以此为“美”,而是显得少有的练达,在年近三十时终于遇到了女儿的父亲。
丈夫虽说是做生意的,却没有生意人惯常的习性,或者说自从遇到她以后规正了许多品性,最起码对她是以诚相待的,在短暂的婚姻期间,夫妻两情投意合,丈夫事业有成,只是老天不公,仿佛不愿看到他们的恩爱一样,一场意外事故生生地阴阳两隔!从此的她,深陷失去丈夫的伤痛久久不能自拔,日常懒得施妆,但在外人眼里,不经意间竟平添了一份自然之美,她那婚后特有的少妇韵致和丧夫的忧戚样,更有了一份凄婉的韵味。于是,不断地有人撮合,有更多的追慕者,仿佛她这样的人没有婚姻是一种荒芜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