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自身难保,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没有好的办法,常常烦躁焦虑。我相信总有比目前更好的解决方案,但如何找到它们没有什么头绪。慢慢的,关于自己踩过的坑似乎有点感觉,整理下来作为参考。
坑1: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举个栗子。某个领导不满意下属的工作,列出了几大罪状。乍一看,似乎证据确凿,但实际上领导可能不满意的并不是这些,更有可能的情况是,已经不喜欢了这个下属,然后开始各种找茬。再比如说,某人不回你微信,表面上可能是对方在忙,实际上可能是对方觉得你说话很无趣,又或者对方期望与你沟通的频率低于你想与对方沟通的频率。当我们对于问题无法准确归因,谈何解决问题呢?
坑2:问题是动态变化的
生活里的人和事是息息相关的,一个因素往往关联另外一个因素。有时候,我们用简单粗暴的方法解决问题,往往衍生了其他问题。就像最近很火的白百合出轨,或许为了保护孩子或许为了商业利益,她隐瞒了离婚,但事情一曝光又带来了更多的问题。于是我们陷入了问题的沼泽,无法全身而退。
写完这两个坑,内心涌起一股凄凉,真的很难搞啊!对待这些人生必踩的坑,也许比较好的态度是,在发现自己踩坑时挣扎着爬出来,保持好的精神状态及时调整。
重点来了,怎么更好地解决问题呢?从这两个坑可以看得出来,我们光盯着问题作用很有限,我们需要看到问题背后那些错综复杂的关联,并做出准确的判断。意识到这点是非常关键的,它让我们不再花费N多无用功去盯着问题本身,而是集中精力尝试其他可能解决问题的方向。当我们纠结于某问题较长时间没有方案时,切记提醒自己,可能方法在别处,别死磕了。
其次,用生态思维来看待问题。中学生物课告诉我们自然界是动态平衡的。一物降一物,平衡的表象后面有复杂的机理。我们目前看到的问题已经成为事实,背后有隐含的关联及制约因素,大概率上不存在着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有了这个心理准备,我们就不会天真乐观地寻找一个完美解决方案,而愿意多往前想几步,心存敬畏。某种程度上,这样系统全局的观念可以减轻焦虑,让我们知道这是个持久仗,与问题和谐共处。在不知道答案时,也许什么都不做反而是好的。
最后,学习很重要,阅人阅事阅书。当解决问题的方案不在问题表面,我们日常的积累就尤为重要,它给我们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帮助我们把握事情的本质。我们的学识工具箱里储存着我们用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思路,它们就像一把把不同的钥匙,可以用来解不同的锁。当你又遇到了一把锁,别光盯着锁本身,到工具箱里来翻一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