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名家的作品,说是书评,会有汗颜,自己拙劣的水平还不敢去轻易评论些什么,多是从中汲取一些营养,力量,了解一种思想,所以说是读后感更合适吧。
在看我的精神家园之前(王小波先生写的一系列杂文选集),对于王小波的了解仅限于无意中读过的他的黄金时代,都已经记不清有没有读完。买这本书也纯属偶然,却发现收获了一片惊喜。
翻开第一页,看他写的自序,他以萧伯纳的书中人物引入如何成为一个明辨是非的人,他的语言深入浅出,既有哲学的辩证思维,又不深邃难懂,当时就生出一种兴趣来,想慢慢一点一点通过文章来描画出此人的思想逻辑轮廓。说到明辨是非,我常困惑,你以为是正确的,从另一个人角度出发,却有另一种看法,似乎大多数人常常会纠结自己如何做才能两全其美。随着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增多,我自幼寻找的好人与坏人界限似乎慢慢有了答案。这个世界本来无所谓好人坏人,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个体,当你选择生活在这个社会上,就有利益产生,我们每个人的个性与教育背景截然不同,导致了对个体利益概念有强弱之分。站在我现在思维的层次上来看,从大我上来讲,好人就是一个人的行为与精神能给大众带来鼓舞人心的力量,无论伟大还是渺小,当利他行为远远高于自我利益,就算他行为偶尔有所不当,也是值得尊敬的,坏人就是社会上一切不安定的因素,为自我利益而不受道德法律约束的自私思想,所以才会有毒奶粉,毒疫苗…为了金钱出卖国家利益,这样的人,哪怕他是妈妈的好孩子,些许的帮助他人,都是不可原谅,皆是可口诛笔伐之人。从小我上看,好人就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孝顺父母,用道德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工作兢兢业业,坏人就是你身边哪些中了负毒已深之人,他们抱怨社会,给你穿小鞋,下绊子,见不得你好,但你又不得不面对,这种坏人是你不愿招惹却又无可避免的生活中某人。扯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阐述,如果有你不能明辨的是非,问智者,问书,问自己的内心,最不济就放下一段时间,待再回头来看,也许有另一番感悟也说不准。
这本书对我第二个影响的是,王小波关于写作的一些见解跟看法,从写作的目的---我写,皆因为我爱。小说的韵律:小说正向诗的方向改变自己,米兰-昆德拉说,小说应该像音乐。写小说的人要让人开心,他要有虚构才能,并要有施展这种才能的动力。但具体并无定论,你所思所感,所写所想,都带有自己的烙印,而如果对此仍有困惑,可去读相关作品,它会给你启示,带来透彻与灵感。对于文体,作者列举了查良铮与王道乾先生翻译的译本,以此来说明优秀文体的过人之处,在于对韵律和节奏的控制。文章的格调,首先是定序的尺度,但提升格调必会受到某种制约。作品里的艺术性,或则按事急从权的原则,最低限度地出现;或则按得到最高格调的原则,合理地搭配。从作者的观点出发,格调只是锦上添花,没必要把自己框死在某一种类型上。对于一个初学写作的人来说,可以提供某种启发。
最后引人深思的是,有关东西方快乐观的区别。东西方精神的最大区别在于西方人沉迷于物欲,而东方人精于人与人的关系;前者从征服中得到满足,后者从人与人的相亲相爱中汲取幸福。罗素在谈论伦理问题时曾经指出,人人都希求幸福。假如说,人得到自己希求的东西就是幸福,那就言之有理。倘若说因为某件事是幸福的,所以我们就希求它,那就是错误的。谁也不是因为吃是幸福的才饿的呀。幸福的来源,就是不计苦乐,不计利弊,自然存在的需要,这种需要的种类,分量,都不是可以任意指定的。幸福应该是参次多态的。生活中比比皆是,那别人幸福的模子往自己身上套,所以才有那么多怨怼,悲剧。就拿现在结婚来说吧,大家结婚找对象不自觉的都一个套路,拿车房这样的物质东西作为标杆,无所谓志趣相不相投,生活习惯是不是一致,爱情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没物质来的有保障,这是一种文化的悲哀。幸福其实很简单,有人爱,有所期待,有事做,子欲养而亲还在…你做你喜欢,只要不伤天害理,做有害社会,伤害别人的事,你的幸福就是值得被认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