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妈妈给瓜哥新买了一个玩具,一头套在脚上,另一头是一个轮子,通过双腿双脚的配合让轮子在地上转起来的同时两只脚交叉跳跃。我在孩子的幼儿园看大班的孩子玩得很是娴熟。瓜哥开始找不到节奏,双脚乱跳,转不起来,一度不想玩了。亲子游戏最重要的不是玩什么而是跟孩子一起玩儿,于我们也都努力地练习争取早点解锁这些新技能。晚饭后,我们一起来到欢乐城的广场上,妈妈先是练会了,我也很快找到了节奏,两只脚都可以转起来。瓜哥看我们都会了,在我们的不断鼓励下坚持练习,终于以右脚为轴也解锁了这项游戏技能。因为轮子可以发光,吸引了不少小朋友的关注,纷纷加入一起玩的队伍,瓜哥因为有了观众,更是投入,直到可以连续跳几十次。
在瓜哥练习的过程中,一个扎着马尾辫骑着滑板车的小姑娘凑了过来,很不客气的说让我来玩一下,这是我之前就玩过的,我已经二年级了。潜台词是我比你会玩,比你厉害。我一开始其实还挺喜欢这小姑娘的胆大、乐于交流。慢慢发现这孩子有些不大对劲,不光是因为她其实玩得并不好,主要是她与人交流明显地透露出不自信。我看出这个孩子求胜心切,不断地用自我标榜和与比她小的孩子竞争,通过获胜来求得满足。这个孩子的家庭环境应该是高压控制型的,孩子在家里经常被评判和限定。与陪她一起来玩的阿姨简单交流后得知孩子的爸爸是公务员,妈妈做外事工作,家庭氛围缺少笑声,父母习惯用对错和原则来要求孩子,孩子在父母那里很难获得游戏满足。孩子所在的学校班级老师也反映这个孩子人际互动存在问题,总是以输赢来评判别人,没有愿意与她一起玩的朋友。孩子内心其实很想与伙伴一起游戏,但是表达出来就是挑衅和轻视。她称呼比她小的孩子为“慢吞吞”,一直在找小孩子比赛跑步或骑滑板车,渴望用碾压获胜的方式求得内心满足。
《游戏力》的作者劳伦斯·科恩认为几乎所有的孩子天生都热爱游戏,对于孩子来说,游戏可以随时随地的发生,游戏是孩子的工作,并且他们喜欢,一个不愿意或者没有能力投入游戏的孩子都有必须要重视的心理问题。
这不是一个7、8岁孩子应该有的状态,这个女孩儿很好地学会了父母的直接表达,但是却没有能力投入真正的游戏,背后是必须要重视的心理问题。父母在刻意地灌输这个社会的规则,让孩子过早的投入竞争,却没有培育与孩子之间的亲密感,让孩子深陷孤独与无力感。也许孩子的父母对自己的教育方式高度认同,对于孩子表现出来的独立、勇敢深表欣慰,但是孩子无法与同龄人投入游戏背后的原因可能一无所知,甚至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好。孩子总会长大,总要面对社会规则,早一些知道也是应该的,然而,孩子不就应该有孩子应有的状态吗?
日本有着三十年儿童心理治疗临床经验的佐佐木正美医生在她的著作《关注孩子的目光》中探讨了什么样的孩子是好孩子的问题,作者认为带有与年龄相符气质的孩子才是好孩子。这一点我深表认同。
每一个孩子在每一个年龄段都有他作为一个孩子的特征,好比婴儿在饿的时候会哭,然而很多的父母却喜欢那些不哭闹的孩子。孩子就应该做符合TA年龄的事情,该淘气的年龄就淘气,该叛逆的时期就应该有叛逆的表现。针对这个问题,佐佐木医生提出了两个重大的理念:
1、过度期待会成为孩子自由成长的障碍
2、逆反期是在为下一步的成长做准备
如何培养出一个好孩子?佐佐木医生提出了父母育儿八大关注要素:
第一:沟通,不仅是语言上的,更是一种理解和关爱;
第二:要尽可能满足孩子的正当需求;
第三:学会倾听孩子的话,关注孩子;
第四:支持孩子不断地重复做同一件事;
第五:正确的管教;
第六:榜样的力量;
第七:游戏;
第八:交朋友;
说游戏力是每个正常家庭的刚需,一点都不为过!在我们的成长经历中,普遍缺少来自父母的游戏陪伴,但是同伴游戏和手足相伴是可以满足的,所以我们并非不会玩,我们只是不知道怎样跟自己的孩子玩,太多时候被情绪左右着,疲于应付。宁肯刷锅洗碗也不想陪孩子一遍一遍地陪孩子玩大炮发射的游戏,等孩子进入小学阶段了才发现写作业已经成为横亘在亲子之间的一道利剑,原本会玩儿的那些游戏,因为面对的不是别人家的孩子,游戏容易混淆界限,于是成了禁地。亲子裂痕再也不可能得到修复,直到双方痛苦地挨过青春期,孩子心理明白了父母是真心爱自己,可是再也不想表达出来。
如果这一切都可以倒回到可以陪孩子游戏的那个时候,即便面对孩子的诸多挑战惊慌失措,至少与孩子还可以用游戏联结,亲子沟通的那扇门始终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