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振华
“绿浪滚滚群山去,微风习习白云来。 ” 在鲁班沟看山,总有一种置身仙境、心旷神怡之感。
鲁班沟位于武山县城东北二十公里的鲁班峡谷中,现属榆盘乡鲁班村境界,与国保单位水帘洞石窟同处一脉、隔峰邻居,因石窟开凿于主峰鲁班山故名。相传祖师爷鲁班大师云游华夏各地,给民间传授技艺时,见此处风景秀丽,山峰奇特,故在此落脚,给山峰命名鲁班山,山沟命名鲁班沟,后因为杨柳精侵占洞府,负气而走,只留下鲁班沟的空名延续至今。
鲁班沟的山属于典型的丹霞地貌景观,山势雄奇险峻,沟谷纵横交错,古木林立,百禽鸣翠。山坡绿荫掩映,风光幻化旖旎,为武山北部名山,古宁远胜景之一。有“移步一景,百步百景,四时不同景”之说。
鲁班沟的山与别处不同,相互之间互不粘连,多是各自为阵,且形态各异。有的山看上去圆硕大方,峰顶向前突出,作出俯首状,显得谦卑有礼,山上有绿草点缀,与红山石交相辉映、相映成趣,堪称大自然精心雕刻的一幅精美的画作。有的山峰整个是一块巨大的壁岩,高约十余丈,长约十多丈,上与蓝天相接,下与绿林相连。远远望去,就像天地间托着的一块巨大的镜子,壁面平滑平整,似有人用利刃从中间切开一般。还有的山峰形状如笔尖,圆润修长,直戳云霄,像有能工巧匠精心雕琢过一般。因常年累月的风雨冲刷,多数山上形成了大小不一的凹穴,有的像鸟窝,有的像人脸,有的像飞瀑,有的又像寿桃,总之,形态各异,气象万千,让人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匠心独运。
在鲁班沟的众多山峰中,最著名要数鲁班山了。 鲁班山又名中峰山,是鲁班沟重多奇特砂砾岩形成的众山中的一座山峰,海拔1600~1900米左右。与遐迹闻名的水帘洞石窟并邻,与老君山以渭水南北相隔。清《宁远县志》载:“鲁班山,县北40里,俗传鲁班凿洞居此,有古寺及流泉。”山上面积并不大,但山峰峭立,四周峭壁悬崖,山势雄奇险峻,仅有一径可攀援而上,奇峰险峻,风光幻化旖旎,为武山北部名山。据嘉庆二年(1797年)《重修鲁班山池洞佛殿碑记》记载“盖自昆仑,积石蜿蜒而东,重岭叠嶂,古木苍藤,桃花照于后,渭水绕其前,右有清泉,左有瀑布,楼宇殿台连接不断。旁有石洞数眼,天然削成,昔之人枕山面池,建为梵宇,复道重阁,词称清凉世界。”从此碑文,足见当时其秀美的自然风光和存量丰富的佛堂殿宇。据考证,鲁班山上曾经有石窟二百余处,据考始建于北魏,五代、唐、宋时增建,元、明以后屡有兴废,清乾隆、嘉庆年间二次增建,有大小庙宇38座。主要建筑有药王殿、天王殿、大佛殿、三官殿等。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些精美绝伦的庙宇,已经在常年的战乱、动荡中消失殆尽,其中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破坏最为严重,今只能在八号窟的大佛殿、三官殿还能依稀看到这里昔日的辉煌。据武山名人陈青选《游鲁班山记》记载:“下佛殿而北,历斗母宫之三官殿,稍下而东,枕山为阁,约五六间,祀迦蓝,关帝诸神像。转而南下,曰池湾,有石潭,水清碧绿,潭之上菩萨龙神祠各三间。其北崖凿石洞,西洞有佛,高枕酣眠,俗名睡佛。傍开雪山、药王诸仙洞,东侧小洞,相传为开山陈云爷。洞口架木为阁,翼然若飞。”现八号窟塑像仅存石胎3尊。皆迦趺坐于莲台之上,虽表层泥塑都已脱落,然造像形神俱佳,透过洞中光线,依稀可见佛象昔日风采。洞窟往西还有石窟一座,洞中睡佛已不知去向,仅存六边形佛塔一座,塔高约3米,塔体共11层,塔身彩绘多以损坏,塔身四面都绘有佛像,但因年久失修,多已剥落,现在只能依稀见其轮廓。塔体主色赭红,色泽鲜,虽年久失修,但风骨犹存。细观塔身,可见不同材质的涂层共4层,最底层材质最好,主要为纤维状混合物,虽历经千年,材质依然保存完好,抠掉外面涂层,仍然可见其上的图画,色泽艳丽,足见其做工之精巧。其余洞窟、殿宇皆已无迹可寻,留给我们的只有落满历史伤痕的残垣断壁。关于这里曾经经历的辉煌,只能借助游者丰富的想象力去勾画、描绘了。
除了鲁班山令人惊叹的秀美风光外,鲁班沟还有“鲁班斧”、“松林晓月”、“仙人送子”、“五虎出山”、“东坡夜游”、“李白醉酒”、“驼群远行”等20多处景点,每景点都各具特色,尤其是秋天,层林尽染,与棕红色的山体交相辉映,如油画一般,甚是美丽,观之让人叹为观止,许多文人墨客都在此游玩,并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佳句。如康熙志邑令许建勋在《登鲁班山楼》一诗中写道:“独上危楼望,窗棂四面开。山光吞日月,松气卷风雷。变幻浮云态,登临作赋才。 一声钟磬发,尘虑寂于灰。”古贤李克明也在其诗中写道:“蜉蝣影动寰中物,鸡犬声闻世外家。几处去峰惊鬼斧,万年木屑化灵花。”
站在鲁班山峰顶远望,层层叠叠的山峰尽收眼底,既有“江流天地外,山色有中无”的诗意,又有“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慨。在鲁班沟,我们不仅能领略到秀丽奇特的诱人景色,更能感受到世事无常、时过境迁的历史沧桑。我想,当你登临峰顶,看到那遗落各处的大方砖、厚瓦片,以及那绿意笼罩下的山峦,你心中激起的感慨一定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