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Maco.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国学小故事《孔子学琴》,这个故事非常有教育意义。
从前,孔子向师襄子学习弹琴。
对待练琴这件事情,孔子非常认真,每天都坚持弹奏,丝毫没有懈怠。
过了10天,师襄子对孔子说:“这首曲子,你已经弹得很不错,可以学新曲子了。”
孔子却说:“我虽学会了曲谱,可还没有掌握弹琴的技巧,而且还没体会出作曲者是怎样的一个人,不了解他的内心世界......”
因此,孔子不愿意学习新的曲子,而是全心全意深入地去钻研原来的曲子。
过了许多天,孔子突然庄重地向远处眺望,说:“我现在知道作曲者是什么人了,这人长得黑,身材魁梧,胸怀大志,要统一四方,一定是周文王。”
师襄子听后,立即离席行礼,说:“这首曲子就是周文王作的琴曲!”
从《孔子学琴》的故事中,我们能从中得到很多启示:
首先学习要用心专一,不能三心二意,一件事没做完,就不要做另一件事情。就像走路的时候,一只脚尚未站稳,另一只脚就不要抬起来,否则人就会跌倒。
同时,学习不能囫囵吞枣,要精益求精。
现实生活中,很多同学在读书时,读完后根本不知道讲了什么,对书中的道理没有领悟,这样子读书是没有用的,因为过不了多久,你就会忘记书中的内容。
所以,真正的读书是要一遍一遍地读,细细嚼咽,才能品味其中的精华。
这是需要家长去多引导的,毕竟孩子刚开始读书,可能只是其中一个小片段,或者一张配图吸引了孩子,对于书中的其他内容往往兴趣不大,不愿深入阅读。
这时候,家长可以通过和孩子聊书的形式,去推动孩子去深入阅读。
刚开始,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去讨论书中的一些情节,引发孩子的一些思考。
孩子有了自己的思考,为了得到答案,他就会去深入阅读,毕竟孩子的好奇心是非常强的。
其次,当家长和孩子阅读同一本书,有了共同的话题后,就变成“亲密书友”了。
家长可以和孩子以闲聊的方式讨论书籍,找到一种“共同语言”,促进亲子关系。
家长在聊书时,切忌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
家长的作用更多应是引发孩子的兴趣,找出孩子阅读中的困惑,但最终解决问题的应是孩子自己,并不是由家长简单地告诉孩子结论。
当然,并不是每一个家长都有能力去做到这一点的,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调整,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
教育本身就是开放的,不要形式所限制。
古人云:“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真正有志于学习的人,会用心投入,不会轻易带过,或是半途而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