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常常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那孩子的起跑线到底是什么?
李笑来老师给出的答案是:
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
孩子出生后,最开始接触的人是父母,受到大部分的影响来自于父母。也有的家长工作忙,孩子的起跑线的可能是家里请的阿姨。
小孩最初的学习是通过模仿。有的妈妈喜欢看电视剧,抱着孩子一起看,等孩子会说话了,电视插播的广告也记的差不多啦!回想自己的“成长过程”,学习抽烟喝酒,我努力过,失败了!我怎么也找不到其中的乐趣所在,因为我的父亲不抽烟不喝酒,所以,当我还是孩子时,就觉得不抽烟不喝酒是理所应当、天经地义的事情,骨子(潜意识)里就不认可这两件事情。
那么如何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呢?答案是:
让自己在“起跑线”上先跑几步。
大部分家长都是我身上没有这种品质,那么我一定要让我的孩子拥有。你自己身上没有这种品质,你就不知道怎么培养这种品质,还有一种可能你自己其实没有真正认可这种品质,那么孩子又从哪里获得这种品质呢?你想让孩子拥有什么样的品质,那么你自己要先成为那样的人,这样他才能被你带成那样子。
对于同一个问题,调整一下关注焦点,就会有不同的见解。
前一段时间看了伯凡老师专栏其中的一篇文章,也是关于孩子的起跑线,他给出的结论是:
非认知技能才是真正的起跑线。
国外心理学家提醒我们,真正决定一个人的幸福和事业成就的往往是那些非认知技能。
家长经常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兴趣班,倾其所有让孩子上各阶段的名牌学校,这些都只是提高孩子的认知类技能。
什么是非认知技能呢?
包括了一些无法轻易辨认和测量、但确实对人的幸福和事业有潜在巨大影响的东西。例如社会兴趣(社交兴趣)。
如果孩子的社交兴趣不足,会对孩子将来的生活和事业有巨大影响。我们可以把社交兴趣的缺乏好比作“黑洞”,它在不停的吞噬着从正面进行的努力。
当你忽略这个“黑洞”的时候,或许会怨天尤人,特别是父母觉得不公平,自己付出了那么多努力,自己的孩子也付出了那么多努力,为什么效果那么差呢?还是要从自身找原因。
什么是社会兴趣呢?
1、对他人总是保持一种合作与建设性的姿态,对与他人的交往、融入到一个群体当中怀有深厚的兴趣。
2、不仅是对所爱的人、亲密的人有直接的感情,而且是对周围的,包括陌生人都有一种不抱直接目的、不会因为某个直接的原因而具有的那种感情。
3、对现有状况的认可、和对未来状况乐观的憧憬。
那么怎么判断一个人是否有社会兴趣呢? 三条标准:
第一,合作。
当一个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想到的是不是和别人合作?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会不会想到主动帮助别人?
第二,给予。
在平常生活中,与人交往,是不是一直保持着给多于取,是否习惯付出大于自己的所得?
第三,共情。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他是否总是试图和对方保持同频共振,而不是自说自话?
这三点总结起来,给予大于索取。
如果社交兴趣上出现缺失的话,那就是一种结构性、基础性的缺失。这就好比盖房子,在地基还没有打好的时候就想垒墙那是门都没有的事。
只有基础性的非认知技能夯实后,才能建筑成一栋房子、一座高楼大厦、一个城市。
所以说,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让孩子建立一个不等式:给予大于索取。一旦建立,孩子就会成为一个能制造热辐射的人,无论到哪里都有良好的气场。
下面的图片截图于印度电影《起跑线》
这是伯凡老师的看法,调整关注焦点,我们再看看儿童教育专家张旎老师(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硕士、中国儿童博物馆研究中心创立人)的观点:
父母的思维局限决定了孩子起跑线的位置。
当教育没有打开人的思想时,就是在这个人的四周筑起了四面看不见的墙。
随着受教育时间越久,墙就垒的越高,越是在学校的优秀学生,墙就垒得越结实,之后,这个人就像井底之蛙一样,只能看见头顶上的一块天空。
这就是张旎老师说的思维局限。
每一个人都有思维局限,思维越局限,孩子起跑线的位置就会越靠后。
张旎老师的观点,我很赞同,但是看到这里,我猜很多朋友还是没理解“父母的思维局限就是孩子起跑线的位置”这句话,但是在这里我不打算花笔墨解释啦,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通过添加微信公众号“一块听听”,里面有张老师的课程《如何让孩子在未来更有竞争力》可以获得更完整的解释。
三位老师的关注焦点不同。
李笑来老师:父母是孩子的起跑线。
吴伯凡老师:非认知技能是孩子的起跑线。
张旎老师:父母的思维局限是孩子的起跑线位置。
其实,我觉得三位老师说的都对。首先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真正该下功夫的人是父母,而且是在自己身上下功夫。然后,父母要成为那样的人,自己要先做到拥有非认知技能、突破自我的思维局限,才能让孩子在起跑线的位置比别人家的孩子靠前、起跑的速度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