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明天就要回老家了,心里很是难受,万般舍不得。因为远嫁,我一年回去的次数屈指可数,母亲一年也就过来小住一次,每一次相聚都觉得是那么短暂,思念只能寄托于电话和视频。有时候暗想,如果重新选择一次,会不会选择远嫁?远嫁的人,远嫁的是心。从此,妈妈做的菜、烙的韭菜盒子、煮的南瓜粥都吃不到喝不到了……牵挂成了家常便饭,但这是自己的选择,只能走下去。
念着自己的母亲,不禁回忆起关于母亲的过往,她的忍、爱、孝、慈,对我的一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1
小时候在农村住着,打开家门就会看见很远很远处的路。冬天,母亲在灯下扒花生,我写作业,炉子上烧的壶热气腾腾……已经很晚了,家里的钟表叮当叮当的响,“妈妈,我们睡觉吧?”妈妈打开家门,踮起脚伸出身子看了又看,“美,你先睡吧,你爸还没回来呢,我再等等他。”有时候如果看见了远处路上的灯,就会高兴和我说“美,快来看,那是你爸拿的手电筒,你爸爸一会就回来了。”
打记事以来,我从没听母亲对父亲说一句“爱”,但却对父亲充满着忍耐、忠贞、关爱。我会经常记起:父亲喝醉了,尽管有时脾气不好,母亲还是会一次一次给他端水喝;无论早晚,父亲总是能吃到母亲给他准备的热乎饭;小时候父亲受重伤,母亲吃喝拉撒全部照顾,用她瘦小的身体拖着他起身,还要承担家里的农活,但一句怨言也没有。记忆中多少片段是那么美好而温暖的,每次想起,我对会自己说,要像妈妈一样爱自己的先生,爱并非一定要说出来,爱在心,化为行。
2
我的奶奶,20世纪30年代出生的人,因为时代,加上本身的性格就是偏苛刻,经常听我的长辈说,尤其母亲才嫁过来的几年,奶奶对我的母亲尽是苛责、出难题。在农村住,不管母亲多忙碌,奶奶是不会顾忌的,奶奶觉得这是母亲的事,不仅不会帮母亲来照顾我和妹妹,也不会帮助母亲干农活;奶奶总是喜欢当着很多人的面教训母亲,故意刁难母亲,但不管多么难听的话,母亲总是隐忍,用她宽容、善良的心,不与争吵。母亲的善良和能干,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都是知道并夸赞的。
而我的两个婶婶,却相反;二婶自进家门,经常和奶奶吵架;三婶在奶奶的最后几年里,经常和奶奶吵架,常年不与奶奶说话,更不用说是孝顺。只有我的母亲,即使内心有怨言,也搁在一边,负责爷爷奶奶吃的、穿的、常年吃的药,孝敬至终老。
我的母亲,用她善良的心,诠释着“孝”;尤其在我奶奶最后精神不是很好的的几年,不计前嫌,照顾周全,送她一段安静的晚年。
3
我的母亲,有一双巧手,我和妹妹小时身上的衣服都是母亲亲自给做得。因为做得好,我们同村很多不会给孩子做衣服的妈妈,都喜欢找我的母亲帮忙做,母亲不管多忙从来不会拒绝。小时躺在床上睡觉,看到母亲还在灯下一针一线的缝衣服、做鞋子,一丝不苟,经常看着母亲在忙着我睡着了,第二天起来衣服或者鞋子就做好了,母亲回忆说,为了人家孩子第二天穿上,有时一晚都不睡,看着小孩子和人家父母高兴,母亲也就满足了。
小时家里穷,母亲上山干活,扁担一边是筐一边是我,我的母亲个子不高,现在想怎么有那么大的力气?我现在挑两个筐,里面放一点东西,就吃力,我的母亲挑着担子还健步如飞;我想有时候人是一种精神在支持着,母亲是强大的内心推着她不怕苦不怕累,生活一天一天过得更好,也把我们养大成人。
成家之后,母亲每次想给我钱,我总推托,但每次都犟不过母亲,这几年买新房、买新车、购置大件,都有母亲的大力支持,我知道母亲手里的钱来之不易,除了深深感恩,也希望自己的生活越过越好,不让母亲担心。母亲总叮嘱,“要孝敬公公婆婆,不要和女婿吵架,好好照顾孩子”;而与此同时,我常听些同事说她母亲教导“不能对婆婆太好了、不能和婆婆住一起……”两种母亲不同的教导,她们女儿的新的家庭的氛围肯定不同,孰好孰坏,结果肯定明显。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每每念起此诗,想起母亲的无私与伟大。一个好的母亲,对一个家是多么的重要,她无私的爱,融化了多少矛盾,让丈夫事业有成,让孩子健康成长,让老人快乐,让这个家充满了爱与希望。
母亲,我从来没有对您说一句“我爱你”,因为说不出。但是,我最亲爱的母亲,我深深的敬重您、爱您,希望您永远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