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萃花忍不住要跟大家分享一个激动人心的事情,就在上周,萃花见到了“网红院长”本人!什么,不知道是谁? emmmm,要不咱去搜索一下“故宫看门人”?
在接近两个小时的讲座里,段子手提到了一句话,让萃花捧腹大笑的同时也为之动容:“……纵观历任院长下场都不是很好,这说明人啊,要多做好事……”
当我们了解历任院长的工作后,才知道这句话听起来好笑,实则包含了单院长对前任的莫大肯定,也深知故宫未来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众所周知,故宫博物院已经92岁了,她就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母亲,见证了中国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自1925年10月10日建馆以来,她身边总有能扛事儿的人。
偷盗文物?下辈子也不可能!
易培基是故宫博物院首任院长,他在任期间,国内军阀都想控制故宫。从接管博物院那天起,他增设了秘书处和总务处来修缮故宫,强调了古建筑维修事宜的重要地位,为此发动了蒋介石、张学良等人捐赠物资。
在1933年,命运跟他开了个玩笑,日军攻陷山海关,为了保全文物安全,他提议将国宝南迁,却不想招致了“偷盗案”,早看他不顺眼的人,找准时机向法院控诉:“易培基擅自处分故宫物品,盗卖文物!”
最高法院重金雇用画家审查宫中书画时,发现了60多箱有问题的文物,于是下令通缉易培基,理由竟是:清乾隆皇帝很有艺术品位和艺术修养,乾隆以前的宫廷古物大多已品定,见于有关古籍的记载,不应还有赝品;再经过清室善后委员会书画专家的鉴定,更不可能还有假冒伪作。
如果当时的法官看到如今藏在台北故宫的《富春山居图》和《子明卷》,不知作何感想?这件事过后,我们的易院长,郁郁而终,至死也没能还得清白身,着实为憾!
中国的文物,哪来的就要回哪去
在易院长偷盗案之后,有人写了一篇论文,在附识里面提到是为易院长平冤的。文章中论证了帝王之家的收藏多有赝品,这个为易院长发声的是第二任院长:马衡。
“九一八事变之后”,故宫文物面临着威胁,马院长筹划将文物南迁到巴县、峨嵋等地,等到抗战胜后,再将文物经由南京运回故宫。
但在1947年硝烟散去后,国民党政权却要求将南京与北平故宫的文物精品运往台湾!紧要关头,马院长以保护文物为由拖延时间,北平故宫的文物一箱也没运到台湾,南京的1,434箱古物也得以留下来。
即使是学徒,我也要你
转眼间,新中国成立,人们终于能过上安稳宁静的生活,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吴仲超曾风趣地说:“保护专家要像保护稀有动物熊猫一样。”
吴院长认为,故宫有这么大的博物院,大批人才是第一发展力!在他眼中,没有博物院体制内外的区别,只要有丰富的经验,即便是北京琉璃厂的学徒,也能把故宫博物院的重任托付给他。也正因为他不拘一格降人才,耿宝昌才从学徒一步步走到今天古陶瓷鉴定界一言九鼎的专家。
不完整的故宫是不体面的
1987年,张忠培被任命为故宫博物院院长。然而,这第四位看门人“很不走运”。在新官上任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一把火烧毁了一座景阳宫,遭遇了两次小偷。张院长还发现“故宫是个不完整的故宫”,故宫里除了故宫博物院以外,还有其他14个单位,严重影响着故宫格局的完整性。
“故宫的文物,除民国政府运台的以外,境内就有两个单位占着故宫近20万件文物。”在张院长看来,“对于一个大国来说,是很不体面的”。于是张院长在故宫专门成立了法律处,解决故宫内单位的法律纠纷。历史本来就应该以它原本的样子呈现,故宫也应该在未来一步步恢复宫廷原貌。
文物,跟人一样也会想家
第五任院长郑欣淼担任院长期间,做了对他本人及对故宫而言,意味深远的一件事:主持故宫自1911年以来的首次大修。大修后乾隆时期的双面绣、通景画等,从被尘封的岁月里,重拾昔日光辉向我们走来,同时,官式建筑传统技艺也得以传承。
另一个对大陆与台湾颇为重要的里程碑则是两岸故宫的文化交流。郑欣淼院长接管故宫博物院之后,访问台湾,打破了两岸故宫60年的隔膜。终于在2009年10月合办了“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这同以往借对方文物展出有本质的区别,文物还是那些文物,两岸故宫的心却靠得更近了。
我是站在前任的肩膀上
当郑院长把故宫博物院的火炬交到网红段子手——单霁翔手里时,我们分明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了故宫博物院粉丝的行列中来,从纪录片、电影《我在故宫修文物》收视攀升,到故宫文创在年轻人中持续火爆,单院长谦虚地称:我是站在前任的肩膀上。
单院长的愿望是,让沉淀在神州大地的遗产都活起来,把壮美的紫禁城交给下一个600年!虽然历任院长经历过含冤,失窃故宫失火后民众的指责……
但,我们在越来越多“故宫跑”的新闻里,看到了几任院长兢兢业业守护下,紫禁城正通过一场场大大小小的展览,向世人诉说着曾经宫廷的辉煌!
你可能还想看:
瞧,第二书圣
你猜,赵孟頫追过谁
瞅瞅这给乾隆糟蹋成什么样了
震惊!故宫养鹿了
快跑啊,青绿山水
更多内容,请关注”艺萃”
本文为艺萃原创,转载请私信艺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