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了,不管在哪,也要回家!
正面
又到一年春节,又是一次全国人民“大迁徙”,回家的路,说短也短,说长又长。短的是心理距离,长的是隔山跨水,变数难定,让人充满期待,又让人忐忑慌张。
几亿人一边踏着回家的路,一边也在感慨,现在的年味越来越淡了,过年也不像以前有意思。还有必要回家过年吗?
答案当然是,要回家过年。
1
子女归来,是父母最大的期待
朋友老王昨天发了个朋友圈,说自己女儿今年去男朋友家过年,不回来了,自己终于清静了,不用再忙碌。
但其实老王幸福又心酸,养了二十几年的姑娘,仿佛昨天还是个孩子呢,今天就要去做别人家的儿媳妇了。说不清的复杂情绪。
老王话少,平常与女儿相处,也没有太多的共同话题,但是老王把自己女儿的喜好摸得十分清楚。女儿想要什么,只要是不过分的,老王都一口答应,并且准备得妥妥当当。
有一回,女儿放假大老远回来,回来之前寄了行李。女儿到得晚,怕收快递的小店提前关门,就叫老王帮忙先去拿行李。结果去的时候,小店果然已经关门了。想到行李里面有女儿很重要急用的东西,老王就心急,硬是各种托人打电话,好说歹说把小店老板给叫了回来。最后拿着行李,才高高兴兴地去见女儿。
对女儿的爱他从来不说,但却比用嘴说的还要深沉和体贴。
隔壁孙大姐,这两天也在家里搞得叮叮咚咚地,场面好热闹,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儿子过年要回来了。儿子爱干净,得提前收拾收拾,免得儿子看不惯。
儿女长大了,离得远,照顾不到太多,只能盼着子女归来,然后凭着自己的记忆,尽力满足儿女的要求和喜好。这就是父母的爱,很低调、很沉默。
2
过年,不应被形式和环境限制
过年,是中华民族统一的默契,尽管各地习俗不同,但不论何种形式,背后都是对子女家人深沉的爱。
网上有网友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过年,到底是在过什么?
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八九十年代甚至更久之前,大家都期盼过年,一年里所有的勤劳耕耘和收获都是为了这一天,一家人坐在一起,幸福地享用。
过年有鱼有肉,能吃到平时不常吃的食物,能穿平时不会穿的新衣服,能见到平时见不到的人,可以完全不用顾忌工作、劳作休息下来,和和乐乐,喜气洋洋,年味十足。
但是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相对提高,人们平日里的吃穿用度对比以前已经提高了一个台阶。以前觉得稀奇珍贵的东西,现在倒觉得普通平常了。
过年也有越来越多的形式。很多家庭过年不再局限于回老家和亲朋团聚,而是选择跟家人一起去别的城市“旅游过年”。
央视春晚好像也没有那么熟悉了,主持人换了又换、相声小品老演员换了又换,越来越多的新面孔出现在电视里;城市为了环保,也减少了鞭炮和烟花燃放,一切都在更新。
那些组成年味的点点滴滴,都在随着时代变更,我们熟悉的年味渐渐变淡,仿佛越来越找不到过年的感觉。
看起来确实有很多变化。但除开这些表象,过年对于我们的意义始终不应只是在形式上,而在情感上。
3
过年是和家人一起做简单的事
过年最大的意义是“爱”和“归”。
中国人不习惯把爱挂在嘴上,总是喜欢用行动来表达。记得子女爱吃的菜,爱干净的习惯;听说他们要回来,早早就开始在日历上倒数,做准备。这些小细节,就是爱的最佳体现。
有些无法说出口的爱意和关心,也只有在春节这样的日子里,大家才能这么大胆和明显地表示出来,一举一动,都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等你回家过年”。这是看得见,听得到的非常直观的爱和想念,无法遮掩。
而我们,在外的游子,对这种爱最大的回应就是“归”。无论有钱没钱、是否有所成就,是否有好的工作,是否找到了伴侣......这些都不重要。在父母眼中,只要你好,只要你回来,就一切都圆满。
有些人是见一面,少一面。也许我们还有很多时间挥霍,但是他们却不能继续等待了。因此,一年一次,按时回家吧。和家人一起体验生活该有的简单和幸福:
和父母亲朋拍张全家福;
春节陪家人一起出门走走逛逛,而不是只顾着和朋友玩儿;
为家人做顿饭,也许一年只有这一次机会;
陪家人看一场春晚,教他们认识那些新鲜的面孔;
跟家人分享你生活中的小故事,让他们多了解你一点;
......
家人需要的不是多奢侈的物质,反而是那几句看起来没有意义的寒暄。家人也本就是简单平凡的,不是棘手的工作需要我们有多大的能耐去应对,他们需要的只是那最简单的,最朴素的陪伴和关心。
再忙再累,过年了,也该停下了。世界再大,还是要回家!
快收拾行囊启程吧,
不要让爱的人久等。
反面
突然发现年轻人回来过年,是一件很无聊的事情,不理解回来过年的意义何在,不陪老人聊天,不帮父母做家务,甚至连孩子也丢给老人看管,自己却去约上几个儿时的朋友,喝酒打牌,寻找自己的快乐,而不能真正的陪伴爸妈聊聊儿时的故事,童年的回忆,带爸妈到处走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