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幽王死了,死的很不光彩。因为他竟然死在自己年幼的儿子手中。也是这个儿子放弃了祖先们发祥的地方,周人凭借夺得天下的关中沃土。
起初的时候,幽王的父亲为了防备蠢蠢欲动的楚国。把自己的亲家申候改封在了河南南阳,给予了很大的军事支持。希望申候能为周王室稳定南方的领土,限制蛮楚的扩张。但是到了幽王继位以后,申候呈现出尾大不掉的态势。
周幽王有点指挥不动这个老丈人了。申国的军事实力在南方首屈一指,当地诸侯不能与之争锋。而且申候仗着外戚的身份,把势力伸到其北部紧邻的洛邑一带。这里可是周王室的领地。
周幽王很不高兴,于是他看到自己的太子的时候就更不高兴。因为这个太子就是申候女儿生下的。换句话说,申候是太子的外公。周幽王很担心自己死后太子会把洛邑封给申候,到时候申国就彻底脱离王室的控制了。
周幽王决定废掉太子,改立一个没有地方诸侯背景,能够不受人控制的儿子。他选中了褒姒的儿子,虽然这个儿子比较小,违背了祖先的宗法制度,但是他管不了这么多。在他看来,如今违背礼法的诸侯一抓一大把,自己这么做总比把王室交到申候手里好。
周幽王做了自己想做的事,但是紧接着发生的事让他出离的愤怒了。他废掉的太子姬宜臼竟然跑了,出逃到了他外公那里。这在幽王看来就是赤裸裸的背叛,难道他要跟申候造反不成?
于是周幽王出兵伐申,在行军到骊山的时候,他的军队被联合了犬戎的申候打败了。当他的脑袋被砍下的刹那,他好像看到了周王朝的衰落。好像看到了废太子姬宜臼那张令他厌恶的脸。
姬宜臼没有让父亲失望,他真的让周王朝彻底的衰落了。姬宜臼杀了代替自己太子位置的弟弟。在外公申侯的帮助下称王。支持他的除了申国的老伙伴许国,还有申候另一个女婿的诸侯国,郑国。姬宜臼被后世称作周平王。
平王上台其实是申候和亲家与死党自娱自乐的好戏,因为出了这个圈子,没人认他姬宜臼是周王,诸侯们只当姬宜臼是个弑父夺位的小人。而他们承认的王是姬余臣,平王的叔叔。
姬余臣在哥哥周幽王及其新立的太子被杀后迅速接管了周王室的权利。当时申候与犬戎联军气势汹汹奔镐京杀来,新败的周师没有多少抵抗力。再加上天灾频发,粮食歉收,后继乏力。于是姬余臣拖家带口的投奔可靠的军事盟友,虢国。凭借虢国一直以来的强大军事实力站稳了脚跟。开始称王,史称周携王,并在初期与晋、鲁、齐、燕等中原及北方大国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
众诸侯不待见周平王,再加上关中地区天灾人祸破败不堪。最重要的是这里的百姓也是心向周携王的。他那个叔叔的光芒完全遮住自己,关中地区是不可能为其掌控了。而且这时候的犬戎也开始不受申候控制,肆意抢掠百姓。周平王对关中地区是既没有民心支持,又没有军事控制的能力。西北还有一个掌握兵权虎视眈眈的秦国,周平王只好放弃了。
平王先找到当时的秦国国君秦襄公。告诉他,我要离开关中,去申候控制的洛邑居住。现在的关中地区名义上还是周王室的领地。但是只要你能支持我做周王,并且护送我迁都,帮忙把东西都搬到洛邑去,你在关中从犬戎手里抢回来的土地就都归你了,并且我现在就给你诸侯的地位!秦襄公当然喜出望外,于是秦国放弃了周携王,转而支持周平王。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
终于居住在洛邑了,但是周平王过得很不舒心,因为他要时时刻刻要看申,郑两国的脸色。同时更让周平王压抑的是,北方的周携王却发展的是有声有色。在虢国的全力支持下,仿佛重振了周王室的威严。
在平王东迁后的20年里,周携王表现出了极为强势的一面。他的势力扩张的很快,同时也保持了周王对诸侯的宗主态度,要求诸侯国按照西周的礼乐制度行事。但凡国君任免,军事战争等重大活动,都要向周携王请示报备。切实履行了周王室对地方诸侯的控制权利。
按理说周平王到这时候已经没戏了,就等着周携王来平素“反贼”,重振西周王朝。但是周平王怎能就这样甘心,他私下派人跟晋国国君晋文侯联系。承诺以后晋国的君主任免,军事战争都可以自己做主,不必向周王请示。以此交换晋国对自己的支持。
晋文侯听到这个条件很高兴,因为他正发愁自身的对外扩张受阻,整天被周携王指手画脚。于是他趁着周携王在虢国领地巡视的机会,偷袭杀害了携王。西周最后一个正统的王就此逝去,周携王成为了西周的亡国之君。
现在平王开创的东周终于成为正统了,下一步就是摆脱郑、申两国对自己的控制,重振王室雄风。但是这时候他可能没有发现郑庄公在背后对着他冷笑。周朝在你周平王手里是没有翻身的机会的!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