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幽草
在护士站处理医嘱的我,有一笔账需要向执行的当事人求证,就去了监护室,偶遇他们在抢救病人,急速上前,想看有没有需要帮忙的地方,这时看到刚刚插上的气管插管还没来得及固定,只见一个医生手扶固定着插管,一个医生在不停的按压着简易呼吸器,给病人辅助着呼吸。
快步返回处置室,拿来了固定插管的胶布,按要求撕成需要的条状,传递给了医生。之后,我留在了现场,以便他们忙不过来的时候搭把手,毕竟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不是吗。
这时的我发现,医生每按压一次简易呼吸器,患者的腹部都在明显的起伏,相反的,胸阔却看不到一点儿起伏的迹象。此时的病人已经有了间断自主呼吸,那紫绀的嘴唇也慢慢变得红润,血氧饱和度也有原来的60%上升到了85%。可是,那呼吸时气体呼出的感觉有些不像是从插管内出来的。
我默默的查看了气管插管的气囊,感觉气囊是瘪的,就拿了个5ml的注射器,把气囊充了起来,鼓鼓的气囊垂放在插管的旁边,可是那呼吸器每按压一次病人产生呼吸的感觉还是不太对劲。感觉病人的呼吸跟呼吸气囊给予的呼吸像两条相隔很远却向同一方向行驶的列车,永不交集。那越看越显眼的不断起伏的腹部,本能的提醒着自己,插管好像在胃里面。
这时,已经准备好的呼吸机推到了病人床边,放置呼吸机的地方也已经腾了出来,就等着给病人接上了。长期从事这份职业的责任感告诉自己,如果这时再不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一旦接上呼吸机,后果将不堪设想。
没敢多说话,我挤过那由于插管挪过的床尾,到了病人的床头,把病人正在使用中的胃肠减压器中的气体放出,又重新接上。小声的问医生:你用听诊器听过了没?我怎么感觉插管的位置不对。说这话的时候,我把手放在了病人的胃部。
医生没有说话,不过,能感觉到我的话立即引起了他的重视,他也意会到了我的意思。
他拿起床上的听诊器,让本来已经取下简易呼吸器准备接呼吸机的医生,重新接上了呼吸气囊,在呼吸气囊按压的同时,分别听着肺部及胃部的情况。这时,只听按压呼吸囊的医生问:胃里面也能听到吗?听诊的医生只是简短的说了一个"嗯"。不过,紧接着他又自语道:不应该呀,要不病人的饱和度怎么会上来,嘴唇的颜色也变好了呢。说这话时,他把手放到了插管的出口,感觉有没有气流呼出,然后他说:有。而我,也放上去感觉了一下,感觉是:没有。
呼吸机在没清楚插管的位置前,没有连接。而后请来了专业ICU的医生进行了确认,而我,离开了抢救现场,急着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隔窗而望,看到的是ICU的医生手持喉镜在重新调整插管的动作。
等ICU医生忙完洗手的时候,我问了一下:刚才的插管是不是没在气管内?他说:已经弄好了,病人喉结较大,不好插。我说:那刚才呢?他说:刚才在胃里。
经翻阅有关书籍,气管插管过程中首要常见并发症就是误入食管,误入食管的原因:部分患者因声门暴露不清或遇到肺水肿、颅脑外伤、脑血管意外、不断从呼吸道涌出分泌物或遇到消化道频繁溢出胃内容物遮盖咽喉部,使操作者看不清声门,将导管误入食管。
为了尽量避免以上情况,医护之间应该相互配合。充分做好准备工作,术前物品准备齐全,术中与操作者配合默契,动作徐速,保证供氧。术前、术中及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特别是病人的缺氧状况及氧饱和度的变化,时刻注意患者胃区有无胀气,发现任何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点评:
医学,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有时候真的不可用常规的思维去考虑问题。也许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也许是抢救者抢救时思想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考虑问题的宽度不够,导致出现了顺势而下的逻辑思维。
本案例中,经过插管、吸痰、按压,病人确实饱和度上去了,紫绀也缓解了,但是,不可笃定的以为,这一切都是呼吸囊按压的结果。看到不断起伏的腹部,再用手感觉一下插管口是否有气体呼出,综合考虑,这些不断变化好的指标,也许是病人自主呼吸缓慢恢复的结果。
经验丰富的医生护士,在按压呼吸囊的同时,是可以感觉到按压产生的呼吸改变是否正常,自主呼吸跟辅助呼吸是否对抗。当然,这些宝贵的经验,是需要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慢慢积累的,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感觉到的问题。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遇到问题,要善于总结,从教训中吸取经验,避免在一块石头上绊倒两次,这样,才能慢慢成长。否则,问题永远只能是问题,只会永远停留在一个不变的层面。
书到用时方恨少,经验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