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十几年的书,有一门课从没有机会上过,这门课就是逻辑学。
国内的泛哲学类课程,从中学的政治到大学的马哲、毛概,大多都是直接的思想灌输和观点罗列,缺乏逻辑的推导和论证;高中的数学课上有一些基本的逻辑学内容,如充要条件、逆否命题等,但只是为解数学题服务,并没有机会应用到广义的思辨能力上。逻辑学作为一门涉及到理解、思考、辩论和写作的基础课,在国内的教学序列中,属于缺失的一环。
本文不深究缺失的原因,但缺失的后果显而易见——谣言横行,鸡汤泛滥;任何讨论都会演变成混乱的对骂,鸡同鸭讲;吃瓜群众们既容易被忽悠,又容易被煽动……比如最典型的鸡汤文《你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成功》,“努力”可以换成坚持、不放弃、脚踏实地等等,连最基本的充分、必要条件的概念都搞不清楚。比如泛滥的爆文,大多是放几个邻居、朋友、同事的亦真亦假的例子,再跳出一个人生大道理,简单粗暴,连逻辑的假门面都懒得装点。
有人会问:读鸡汤文不就是为了爽吗,何必在乎逻辑?——答:想要爽,嗑药更爽。又答:吃药是为了治病,但如果吃的是假药呢?
还有人会问:鸡汤即使是假药,也属于没什么副作用的假药啊?——答:作用在精神上的副作用,比作用在身体上的要隐蔽的多。只想知道结论,却不知道结论从何而生,或是不在乎结论是否由正确的逻辑推导而得,这样的想法,用佛教的话来说,属于“无明”,而无明,正是人们万千烦恼的根源所在。
最近初涉佛学,所接触的第一门基础课,正好是逻辑学。求学生涯里缺失的部分,竟是由一个宗教来补全,实在是我从未想过的事。
藏传佛教显宗的五大论:因明、般若、中观、俱舍和戒律,其中的因明,就是逻辑学。逻辑在佛学体系中绝非摆设,而是核心内容之一。
为什么一个宗教的理论要强调逻辑?人们去寺庙里拜佛,不是讲究“心诚则灵”吗?对佛陀和菩萨说过的话,不是直接照单全收就行了吗?
这正是佛教与传统观念的宗教的不同之处。所谓修佛,真的要修的,是智慧。智慧在生起时,需要信心。信心并不来自于迷信,也不来自于盲信,而来自于缜密的逻辑推理。建立在逻辑推理上的信心和智慧,才会真的坚固。
换句话说,所谓“信佛”,“信”不是个前提,也不是一把all-in的态度,而是一个渐进的,不断学习、反思、验证的过程。在学的过程中有疑惑,有质疑,只要以符合逻辑的方式,佛教都是欢迎的,而不用担心自己会被贴上亵渎者的标签。因此信佛并不是别人推销或强迫的结果,而是自己在学习佛法时,通过逻辑的力量越来越相信的结果。
至于佛教的逻辑学(因明),主要著作是法称法师的《释量论》。在学这门课之前的基础课,叫因类学。我听的版本是雪歌仁波切上师在2010年讲授的课程。
因类学所讲的,不是逻辑推导的结果,而是佛学逻辑的范式。就好比是四则运算的方程定义和规则,是一个工具,这个工具的作用,是生起正确的智慧和信心,使用的场景,在因类学里主要是解释因果。
佛教讲因果。但因有很多种,尤其是相似的、虚假的因,不仅数量多,而且难以分辨。因类学所教的,是什么样的因是真正的因,如何推导得出,以及真因有哪些种类。具体的内容不赘述,讲几点感受:
一,逻辑严密。一个因只有同时具备“宗法、后遍、遣遍”这三相时才能成为真(正)因。每一相都有三段论的具体条件,定义清晰、范围明确,不存在模棱两可的灰色地带。
二,分类穷尽且互不重叠。用咨询的词来说是“MECE”。比如真因按自性门分类下的真未缘到因,按是否定有境还是否定对境分两类,否定有境下再按属性和缘相违分两类,属性下再按因、能遍、体性分三类,层层递进,直至穷尽所有可能。即使不学习佛法,这样的分类思路在日常工作中也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三,宗法需要成立的条件中很重要的一个,是“无过欲知有法”。所谓“欲知”,指这个因针对的对象,是想了解这个道理的人。
比如一个因:“A成立B是因为C”,需要这个人已经了解了C,现在想进一步了解B,这才能成立宗法。这里牵涉到主体的问题。判断是不是真因,需要由使用的对象来决定。一个因,可能对某人来说是真因,但对另一个人来说不是,分三种情况:第一,每个人现有知识水平不同。比如佛陀,现证了一切法,对他来说任何正因都不存在;但对于普通人来说,很多同样的因都可能是正因。第二,每个人的认知能力不同。如果这个人无法理解B,这个真因就没法成立,只有对于可以理解B的人,才算是真因。第三,即使这个人能理解B,但是他主观上不想了解(不“欲知”),那这个因也不是真因。
初读下来,感觉这定义很唯心,一个因是真是假,怎么能因人而异,还因“个人意愿”而异呢?我个人有一些粗浅的答案,但这个问题还是让有兴趣的读者自己思考的好。
四,并不是佛陀所说的就全都是正确的。在真因的六种分类里,按宗体门分类为三种:物力真因、世许真因和信仰真因。其中物力真因靠推理,世许真因靠世俗的共识,而无法推理、没有共识的部分,则靠“相信”的力量,也就是信仰。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混沌的部分?在科学和哲学里也是有的。比如目前科学的体系仍有很多无法解释的部分,哲学里也早就有“理性的有限边界”之外是荒诞的结论。佛学把这样“不可知”的部分,作为信仰真因,即相信佛陀的开示。但对于佛陀的话,是不是无条件相信呢?并不是,需要用“三种观察之订正”,即《宗义建立》里的“三察清净”,也就是三种不同的角度观察之后,确定没有问题才行。如果这个真因和现前法有关,就用现量观察它有没有违背;如果和隐蔽法有关,就用物力的推理和观察它有没有违背;如果和极隐蔽法有关,就得观察世尊的这个经典和其他经典的内容,直接或间接上、表面或隐义中间有没有矛盾。一旦其中一种有违背或矛盾,那么即使是世尊所说的,也没办法用来当真因。
因此,佛教并不是以佛陀为“老大”的一言堂,不管是什么理论体系,即使是佛陀的亲口所言,都得在共同的基础之上才能成立——逻辑。
当然,所谓因类学,只是佛学入门里的入门,离真正的了解佛理,还差着十万八千里。佛经数以万卷,字数数以亿计,穷尽一生,也最多只能读沧海一粟。但就算什么都没学到,只是学了些逻辑,对于世俗生活而言,也是有益处的吧。
附:《因类学——雪歌仁波切讲授》笔记大纲
延伸阅读:《我从来都不知道,佛教竟然是这个样子的》
文 | 乐之读 | 简书签约作者
关于转载问题:请统一简信联系我的经纪人bingo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