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看苏轼词《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本词的“狂”字是诗眼。狂者,“少年狂”也。“少年狂”在陶潜的诗句“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里,在李白的诗句“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里,在杜甫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里,更在苏轼的“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密州出猎”里。
狂在形象。“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黄犬,右臂架苍鹰,这是典型的猎者形象。“锦帽貂裘”(这是汉代羽林军的衣服)的装束与“竹杖芒鞋”的贤者打扮迥然不同。苏轼一改平日的文雅,变得粗犷豪放。再看太守一骑绝尘、满城百姓追随其后的阵势,这是如何疯狂。疯狂的还有太守的想法。他要亲自像孙郎一样持戟射老虎,来施展他的绝世武功,来展现他的猛士风采。何况,还有美酒壮起英雄胆呢?苏词大多塑造的是文人雅士、闲人隐者的自我形象,这首词塑造的豪迈旷达、招摇过市的武夫形象自是罕见。
狂在理想。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苏轼运用冯唐持节召魏尚的典故,并以魏尚自居,渴望朝大宋王朝像大汉重新启用魏尚一样重用他,让他得以指点江山,挥斥方遒,施展抱负。他要“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他在这里抒发了自己的崇高理想。他的理想并非为一己之私,建功立业,而是为了保家卫国,打败侵略北宋边境的西夏人,使国家安定,百姓安康。当然,壮年(此时苏轼四十岁)时的狂放理想在官场的一系列的沉沉浮浮的变化后,也会变成“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感慨与无奈。
狂在风格。这首词在偎红倚翠、浅斟低唱之风盛行的北宋词坛可谓别具一格,自成一体。与那位填词专业户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类的诗词比较,迥然不同。虽然还没有发展到“铁板铜琶,高唱大江东去”的时刻,但是已然是一次豪放词的伟大尝试。作者对此也颇感自豪。在《与鲜于子骏书》中,他曾说此词“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苏轼沿着“狂”的道路,飞马狂歌,给世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传诵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