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风水”,晋代的风水大师郭璞,在其名著《葬书》中有云:“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 郭璞算最早定义风水的大家了,并且很形象的告诉大家风水是一门教你怎样“乘生气”的学问,但到底风水这门学问,是不是科学的,其实从古到今,争议不断,有的说是科学的,有的说是迷信的。也许各位客官心中自有评断。
风水学说最核心的思想讲的是“生气”。但这个东西又看不见,也摸不着,就如同我们呼吸的空气,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我们没有一天不需要它,还有的人说某某中气十足,某某地方接地气,某某人运气好,福气好,都讲究一个“生气”,你说你都能摸的着么?
关于“地气”,我有一个很好的例子,说明地气是存在的,就举一个挖冬笋的例子吧:徽州物产丰富,竹笋是本地重要的食材,因为冬笋都是埋在泥土深处,怎么去挖确实一门学问,有经验的老手会告诉我们泥土是拱起来的或者泥土有裂缝的,都去挖挖,就有可能有笋。如果在下雪天,那就更好挖了,因为大雪覆盖,只要哪块雪化掉了,就说明这块泥里可能就有冬笋。为什么呢,其实我的理解就是冬笋要破土,靠的就是地气,地气往上冲,必然导致泥土上拱或者产生裂缝,地气是带有能量的,能使覆盖在上面的雪化掉。这是我对气的理解,也许可能牵强附会,但是我还是相信地气是存在的。
毕竟风水这门学问高深莫测,我们也是一知半解,风水学其实在某些方面是可以借鉴的。比如,在我们人居这块:卫生间不能正对厨房,犯水火不容冲;大门不能正对厕所;大门不能正对厨房;居家应该远离医院、寺庙、衙门、屠宰场等等这些还是具有科学依据的,具体为什么,还请各位自己去琢磨体会了。在此不一一举例了。
上面我说的是我对风水的态度,下面我引用一则风水的故事是关于人心的:
从前有位风水先生,进山寻找风水宝地。在山里走了几天几夜,迷了路,又饥又渴,疲惫万分。终于从山里转出来,走到山下一个村子,见一户农家柴门开着,就气喘吁吁地过去叩门。一农妇正在忙家务,见风水先生叩门,就将他让了进去。风水先生问:“大嫂,能不能讨碗水喝?”村妇用葫芦瓢舀了一瓢水,刚要递给他,问:“你怎么气喘吁吁的?”风水先生说:“在山里迷了路,又急又累,又饥又渴,嗓子眼都冒烟了!”村妇转身从身边的草料筐里,抓了一把喂驴的干草扔到瓢里,将水瓢递给风水先生:“给你!”风水先生觉得受了莫大的侮辱,但他还是接过来,慢慢地吹着驴草,小心地喝了起来。风水先生在这户农家住了几天,农家待他十分周到热情,是一户淳朴善良的人家。临告辞时,他想报答农家的招待,但因心中还对那把驴草耿耿于怀,于是做了一个风水破局想让村妇尝尝让自己受辱的后果。十多年过去了,风水先生有一次路过该地,见一户深宅大院的人家正在办喜事,一问,方知是本地最大的富户。风水先生上门,见到大户人家的主妇,双方都认出彼此——这正是当年招待风水先生的那户农家,那农妇成了阔老太太。老太太对风水先生当年的指点十分感激。风水先生忍不住问:“大嫂,当年刚一见面,您为何待我那么刻薄,给我的水瓢里撒了一把驴草?”妇人一愣,继而大笑:“先生误会了!您不是说自己又饥又渴,嗓子都冒烟了吗?我要是把水瓢直接递给您,你肯定会大口地喝凉水,那还不把肺喝炸了?我给水里撒点东西,是为了让您慢慢地小口喝……”话未了,风水先生已泪流满面。
这个故事道明了一个道理:再好的风水都比不上人心,人心坏了,再好的风水都弥补不了;人心善良,再坏的风水也破坏不了。农家大嫂根本不懂风水,但是确没有受到风水大师破局的影响,而且越发富有。
其实,在我们徽州地区也存在这样一句谚语:“一亩田地,三分风水,七分良心地”。难道不是讲的同一个道理么。
人心是世界上最好的风水,俗话说,福人居福地,福地住福人。风水,其实会影响人,但人也会影响风水。我是不相信风水对人的一生起决定作用的。但是,我相信人心才是对人的一生其决定左右,人心善良了,什么都错不了。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