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图书馆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是有点兴奋的。上次看的马伯庸的小说还是《长安十二时辰》,让我回味至今。
在《长安十二时辰》里,马伯庸构建了一个细致到发丝的长安城。从长安城的建筑结构,到下水道的走向,从唐朝人怎么吃饭、喝茶,到女子出门佩戴什么首饰……马伯庸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复刻历史细节。完美饱满的细节与紧张跌宕的情节相辅相成,让故事更加生动,也让我在阅读的时候有沉浸般的体验感,就像自己也身处故事发生的盛唐情境之中。
在这本《显微镜下的大明》的序言中,马伯庸开门见山地说:“这本书不是小说,是历史纪实;我不是专业的明史学者,我是个作家。”看到这句话,我忍不住微笑,又想起了他在《长安十二时辰》中对历史细节的完美代入,心想,这一定是一本能媲美《长安十二时辰》的书。
然而,我高兴得似乎有点太早。这本书真的只是历史纪实,不是小说,即使马伯庸在其中添加了大量的想象来使情节完整,并尽量用浅显、风趣的语言把文史资料转化成易于阅读的故事;即使这些历史事件本身也非常精彩,却仍然不能吸引我。
曾经我以为我不喜欢历史,是因为在我上学的时候,历史老师都是照本宣科,历史课本也只是干巴巴地讲述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事件、人物,枯燥无味。而现在很多大师在各平台解读历史时,都讲得生动而有吸引力,让我不止一次地想过,如果我小时候接触的是这种历史,也许我会成为一名历史专业工作者呢。
然而这本《显微镜下的大明》告诉我,历史、特别是历史再加上了政治,终究不是我的菜,我喜欢的大概只是演绎过的历史吧。
《显微镜下的大明》讲述的,是六个深藏于故纸堆中的明代基层政治事件。作者从明代的一系列罕见民间档案文书里,挖掘出这些尘封已久的故事。这些档案是中国历史中绝无仅有的奇迹,它们着眼于平民的政治生活,而且记录极为详尽。在这里,我们能看到朴实的百姓诉求、狡黠的民间智慧、肮脏的胥吏手段、微妙的官场均衡之术,从无数个真实的细节里,展现出一幅极其鲜活的政治生态图景。读者可以从一个又一个细节当中,编织起一个复杂的大明帝国。(此段文字来源于百度)
历史加上政治,使得这本书拒我于千里之外。但是我相信,如果一个喜欢历史和政治的人,一定会很喜欢这本书。
书中选取的六个事件,都属于正史不屑记载,或者没有什么系统性记录的个体事体。这些小事件,在史书里只有简单的几句记录,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们连浪花都算不上,大概只是几滴水珠而已。马伯庸却看到了这几滴水珠折射出来的光芒,他通过对明朝庞杂史料的查阅研究,还原这些真实史料,通过对这几个民间的案件的解读,如同显微镜一样,放大了明朝这个巨人体内小小的病毒,让我们看到了病毒是如何慢慢蔓延并击倒了整个身体。诚如他自己所言:“只有见到这些最基层的政治生态,才能明白庙堂之上的种种抉择,才能明白历史大势传递到每一个神经末梢时的嬗变。”
马伯庸说,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反而不是完成这部作品最难的部分,最难的是要把艰深的东西翻译成相对比较轻松有趣,让更多的人能够看到,让大部分普通人也可以了解这件事。尤其里边还涉及到大量的税收计算和大量的档案记录,极其枯燥,既要让老百姓可以看懂又愿意看,这个挑战是最大的。(可惜这个挑战对我没有成功)
为了尊重历史,并且方便读者了解真实的历史,书中几乎每一页都会附有真实的史料原件和解读。看着这些晦涩枯燥的史料原件,我实在是佩服马伯庸为了写这本书付出的大量心血,这需要查阅了多少的资料,阅读了多少相关的论文,请教了多少历史学家,才能从浩瀚的史料中,选取出这些有用的信息,再提炼成这一个个的故事。
《显微镜下的大明》,是一本我虽然不喜欢看,但很愿意推荐给喜欢历史和政治的人看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