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第一次看徐则臣老师的小说,看完之后确实印象非常深刻。尤其为了完成作业,一字一句地认真看了一下,发现故事情节设置得也很精妙。
最没想到的是,文章是以一泡尿开始和结束的。主人公秦山原因为在人前尿不出走到草垛后,发现了自己亲手写下的“扎下”的界碑。他立刻在这里下了车。他最先遇到小孩子臭蛋。他问臭蛋看过露天电影吗,这里我理解可能是在体现他对过往的光辉念念不忘的意味。
可臭蛋没有看过。十五年前的扎下太贫穷,村民们只能看秦山原放映的电影。十五年后,门楼翻新了、高大了,有了青石板路面,也没有了露天电影,“有钱的看影碟机,穷点的就看电视”,这部分说明人们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了。这也为后面臭蛋对露天电影感兴趣非要看电影,进而撞到秦山原埋下了伏笔。
秦山原重回扎下,自然而然又受到了村民们的欢迎。在这里也自然地补充了一部分他十五年前的经历。那时只有秦山原会放映电影,给村民们带去很多新鲜的事物。大家视他为知识分子,称他为“秦老师”“秦放映员”,尊敬他、爱戴他,有很多女人愿意奉献自己。这一点大概可以看成是女人们对新生活的向往。
当年,秦山原借口熬夜读书和缺觉让孙伯让替自己看着放映机,自己去和女人们私会,但多年后他根本记不清她们的模样,这一点完全体现出他的冷漠、虚伪和薄情。孙伯让视若珍宝的妻子一直记着他,记着他身上有几道伤疤,等他走了也找了一个同样放电影的人私奔。可他只记得女人的身体部位,根本不记得她们的脸,她们的深情对他来说一文不值。孙伯让的一连串问题把秦山原的“不记得”透露给读者,充分展现他的冷血。
秦山原被绑到椅子上,看着电影里的情敌被折磨到疯狂,又觉得膀胱已经胀了。他起初来到这个村子,就是因为不想在人前撒尿。可孙伯让的报复让他在一老一小面前失禁,让他一直想要维持的尊严和脸面成了笑话。
一泡尿能改变世界观,一定也会要人命。后文和前文形成对照,构思精巧。最后读者看起来也相当解恨,秦山原去掠夺旁人的美好,最终报应在了自己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