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黄帝内经》学术体系的结构、形成
下面学习第二章,《黄帝内经》的学术体系,我想只粗略地介绍,大家主要是自学。
《黄帝内经》的学术体系结构是从两个方面来谈的,一个是医学理论的结构,主要是藏象学说,也有人叫藏象理论,没关系,学说也是理论。这个藏象学说从原则上来说应该包括经络学说,但经络学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所以历版的教材就把藏象、经络分成两个章节来讲的就比较多。
它的学术体系有藏象、经络、病机(包括病因、发病、病理、传变)、病症、诊法、治则、疗法(针刺疗法、取嚏疗法、寒冷疗法、饥饿疗法、洗浴疗法、艾灸疗法)、养生(又叫摄生、现在叫康复),这些是各位过去学习《中医基础》的时候就学过的,其实《中医基础理论》基本上是从《内经》理论产生出来的。换句话说,《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是从60年代开始,它是把《内经讲义》概论部分抽出来,又加以充实,形成了《中医基础理论》,当然它也补充了后世的一些东西。我们讲的时候,是从后期提高的角度来讲。关于藏象、诊法、经络、病机等具体的内容,我们在这里就不再多讲了,以后还要学到。
《内经》的医学基础有:哲学、天文历法、地理气象、数学、社会学,也就是说在《内经》产生的时代所涉及的相关学科,没有这些学科,《内经》就很难产生,或者说可能有些某些医学著作出来,也不可能有这样的伟大的成就。
《内经》的哲学观点是非常多的,有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有精气学说,这都是古代的一些哲学思想。其它的基础就不细讲了,当然《内经》是把它们作为一种工具来使用,作为说理的依据,用来说明人体的生理、病理问题,我应该怎样治疗、预防的问题。另外还有教育、军事、民俗、语言、文学等各个方面,都用到《内经》里来使用的。
下面我们讲《内经》学术体系的形成问题。它的形成,既有长期的医疗实践为基础,又与古代的人文自然科学的知识相渗透,特别是哲学思想对医学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①医疗实践的观察与验证:解剖学基础、人体生命现象的观察、医疗实践的反复验证。
解剖学基础:强调解剖的问题在《内经》里有明显的反映,比如《灵枢·经水》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血多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讲义》上说了,在没有显微镜的情况下,那时的大体上的解剖还是很细微的,比如14页说消化道与食道的比例是55.8尺︰1.6尺,近似于34.9︰1,注意“消化”2个字应该改成“肠”,这个比例和现代解剖学的比例34︰1是基本一致的。《内经》的“肠胃篇”、“平人绝谷篇”都有这们的记载。《讲义》还说,依靠古代的解剖去考虑一些问题有时行不通了,于是乎就求助于理性的思辨,从而使中医学走上了“精于气化、略于形质”这们一个独特的发展道路。确实是这样的,我们中医先生们在看病的时候也看到解剖了,但他更想到的是整个功能的问题、气化的问题。
对人体生命现象的观察,既有医学的、也有生活的观察,比如说夏天的时候人就爱出汗,人出汗时尿就少,而天冷时人就少汗,出汗少尿就多,古人就认为冷热对人体水液的代谢影响就非常大,这些现象在《灵枢》里都有明确记载。再比如人一生气眼睛就瞪起来了,眼珠子就红了,头也发晕了,当然也有的人一生气两胁就发胀了,那么它就都和肝、目和怒都联系起来了。《讲义》举例说,人一受了寒,鼻子就不通气了、流清鼻涕了、咳嗽了、然后又怕冷了,他就把肺、皮毛和鼻子等联系起来了。把这些东西联系起来、积累的经验多了,就逐渐上升为理论了。《讲义》上说,基于对相关生命现象系统、有序地观察,再经过理性思维,进而整合为藏象学说中的各种功能模型,这是中医理论形成的重要方法之一。比如中医说肝系统,它不单单是指西医的肝脏,而是与肝有直接功能联系的肝与体表、经络的大系统。
医疗实践的反复验证。这是更重要的,这是有意识地观察,是理论与实践的反复结合,这个过程当然是相当长久的了,是经过反复地验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因此这样形成的理念是非常可靠的,因为它有广泛的、长期的实践基础。《讲义》上说,这就造就了中医学经验、知识与理论的客观真实性。
比如《素问·玉机真藏论》说,“五实死,五虚死。”同时在一个病人身上见到5种实性的症状,这个人就很危险了,因为他的五脏都被实邪所充斥了,这样的病是很难治的。当然了,《内经》所说的死无非就是难治、难愈而已,不要理解为就得死了、活不成了,不好那么说;也不是我这么说,古代的东家也曾经说过,“《经》言其必死,但治疗得法,有可生者。”当然《内经》也说到有“可生者”,它说实证“身汗得后利,则实者活”,意思是说身上出汗了、大使通畅了,尽管是五实证,可能可以活,这就是他在实践中观察来的啊。上升到理论上也可以呀,实证如果出汗了,起码要表实的出汗(?),邪气就从汗解了;如果是里实的,大使通畅了,“得后利”嘛,里实的邪也可以排除了。所以“表邪汗解、里实大使通”,邪就有了出路,尽管是五实证,也可以恢复。
另外说“五虚证”怎么才能活呢?说是“浆粥入胃,注泄止,则虚者活。”浆粥之类好消化的东西到了胃里头可以补胃气,胃是后天之本,是五脏六腑之大源,就是正气有来源了;“注泄止”,本来虚证当中有一个泻泄不止,泻不止正气大虚,不再消耗了,所以五虚证也可以好。这些问题既是理论问题,又明显是他从实践中观察中得来的。就是邪实得出、气虚得补,这样的话生命就保住了。
②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观象明理和思维模式化、辩证思维(整体、变易、相成)。
在《内经》形成的时代,中国哲学当中有精气学说、有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还有一些道家的理论,这些思想都对《内经》的形成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大家印象最深的就是阴阳五行,《内经》中几乎所有的篇章都有阴阳五行的思想,它不但是用阴阳五行作指导、用哲学思想作指导,它又把阴阳五行的具体内容直接引用,你说肝阴肝阳、心阴心阳,这就不是单纯的哲学问题,还有阴阳的关系问题。
观象明理和思维模式化。这个理指的是功能、作用、运动形式,比如说藏象学说的创立,那就是从观象明理作为主要的一种思维方式,观察外象、表现来推断它的理是什么,这就是“观象明理”嘛。看人的面色,想想这个面色跟血脉有关系、跟心脏有关系,说心之华在面。当然,藏象理论的产生也绝非是短期内形成的,并且藏象理论是《内经》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广而论之,也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内容,藏象理论要全部参透到所有的理论中去才叫做核心,只管一块那不叫核心,你看我们中医理论哪个部分不包含藏象,没有不含藏象的,刚才我说了,藏象本身就包含经络,离开了藏象和经络你还能谈什么问题?谈诊断?诊断怎么个诊法?诊断要有部位的诊断、病性的诊断等等,那部位首先定在哪儿?是脏、腑,是经、是脉还是络,是气、血、是津、是液,所以诊断离不开,当然治疗也就随着离不开。藏象经络主要是谈生理的问题,那就跟养生也离不开了。
还有辩证思维,其中最突出的是《周易》,它是最突出、最系统、最丰富、最珍贵的,《周易》的思维模式是直接影响了《内经》理论体系形成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模式。具体的呢,又有整体思维,因为《内经》看局部的时候,往往是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局部的,比如它不但把人体年成是一个整体,还把天地人“三才”联系到了一块,包括整个社会都看成是一个整体。一个医生给人看病,你要看到他局部的症状,又要想到他的全身气血、阴阳,还要想到他周围的社会环境,他所处的社会地位,他所从事工作的性质,同时还要考虑到当时的气候、病人的地域环境,所以才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所以才“因人、因地、因时”制宜,这些都是中医很重要的一个特色。而且这个特色本身就是一个整体的思想。
整体思维的第二个问题是变易思维,变易就是变化,《周易》所讲的都是在变嘛,各种爻、各种卦都在不断地变化,研究变化的规律。所以《讲义》也引到了《系辞》上的话:“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就是卦象之间的变化可以反映自然及人体的变化规律。《讲义》还引到了《玉机真脏论》中“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说明一切都是在变化当中的道理,这也是《内经》、《周易》的基本观点,“健运不息”嘛,只有运动不息才是正常的。“神转不回务”中的神是什么?神是气血、是精神,是人体的气机,血气者人之神,也可以说是气血,也可以说是气机,也可以说是神机。气机、气血、神机,它都是在有规律地、正常的运转当中。“回”就是逆、逆行了,是说气血应该是有规律地运转,而不可逆行、不能逆乱,逆乱了当然就不能正常运行了,乃失其气血之机、生命之机,失掉以后生命就完结了。因此我们中医在看病,在分析、认识问题的时候,是要变化地去看,你千里之外传个真、只在网上说说症状,说你给我开个方,这个方儿不时开不好,慢性病还可以开个方,急性病你开得了吗?开完了方子过去它又变了,它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的。所以要学会在变化中来观察事物、来观察生命运动。
整体思维的第三个问题是相成思维,相成思维是说的相反相成,因为相反所以相成,没有相反就没有相成,没有阴阳的对立就没有阴阳的统一,一个事物没有了对立面它本身也就不存在了。五行生克的关系也是这样,生克制化,是个统一的、协调有机整体,缺一不可的。这就叫相成思维、相反相成。相成思维同样影响到《内经》理论体系的形成。
③古代科学技术知识的渗透:天文历法、地理学、气象学。
《内经》里不少的地方用了天文历法的问题,包括星座的运行、日夜的运行,月的运行说“一天行十三度而有奇(ji)”、就是十三度多一点,又说二十八星宿、北斗七星怎么运转,斗柄指在什么地方是什么节气,在《内经》里记得很清楚。《讲义》的第18页头一行,说中国古代的历法主要实行的是四分历,它是以一个回归年为365.25日,正因为它有个1/4日,所以把它又叫做四分历。我们历史上使用的历法,既有太阳历,又有太阴历。日为太阳、阳历就是太阳历,月亮为太阴、阴历就是月亮历,所以我们阳历、阴历都用了。有些历它就绝对是阳历的,比如1年有24个节气,那就是按太阳历来的。在《内经》里还有个特殊的历法叫“五运六气”历。《讲义》里说,古代主要还是采用了四分历,在《素问·六节藏象论》里记载得是很细的,日行多少度、月行多少度,其中怎么闰月,讲得很详细,因为跟医学有关系啊,跟生理、病理,跟我们治疗都很有影响的。
地理学、气象学对《内经》的影响我就不细讲了。比如在地理学上说,它看到中国的地理特点,西北地势高,天气也寒冷;东南地势低,气候温和。这些地理特点、气候特点,就会影响人体的生理、病理,这也就影响或决定着南方、北方的治病,就不应该完全一样。《讲义》将来还要讲到的,有个《素问·异法方宜》,“异法”就是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治法,“方宜”就是东南西北中五方不同,在治法上就各有不同。
气象学的影响主要是表现在五运六气上,就是气象医学,要根据气象的变化,推测应该怎么治病。比方说今年是2003年,现在春季、还没到夏季,如果这个节气闹病,比如外感病,我们就要考虑到今年气象的特点,今年是癸未年,戊癸化火,按运是火运不济,未、这个丑未属土,太阴湿土司天,今年上半年是湿气盛,温度不够高,因此今年如果外感的话,你要想预防它,除了一般性的预防之外,相对那些温散的药,必须要有祛湿的药物,这才符合今年的预防、乃至于治疗的一些措施。这就是按五运六气学说来考虑的问题,而不是凡是感冒了都是银翘解毒,凡是流行感冒来了都是板兰根,那不叫理论的问题,那主是个经验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