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用语深入到人们生活的今天,提到“菊花”二字,很多人都会产生一些奇怪的联想,甚至是一些很污的内容。今天我们正经一点,谈一谈在中国文化中被文人墨客奉为“花中四君子”之一的那朵菊。
菊,又名寿客、金英、黄华、女华、延年、隐逸花等。在植物学上,属于菊科菊属,多年生的宿根草本植物。其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既可观赏,也可食用。每到金秋时节,全国各地都会举办各种形式的赏菊活动,供市民和游人观赏。
菊花盛开在深秋时节,因其不与百花争艳,不向寒霜低头,历来被文人视为高洁隐逸的象征。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吟咏菊花的不在少数,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陶渊明的那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只十个字,就将一位淡泊隐逸的君子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当然,出了陶诗,还有很多值得称赞的咏菊诗:
1.《不第后赋菊》黄巢(唐)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是唐末农民战争的领袖人物,起初他响应王仙芝的起义,投身草军,转战中原,后与王仙芝分裂,自立为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唐军和义军处于焦灼状态,最终,黄巢兵败自杀,结束了这场九年多的农民战争。这场农民战争打破了唐末军阀割据混战的黑暗局面,推动了历史进一步的发展。
不过,黄巢并不是一介武夫,他自小就有诗才,写出了“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的名句,后来屡试不第,便满怀愤懑地写了这首诗。此诗一改菊花诗文雅清丽的风格,展现出一种气魄雄伟、瑰丽豪迈的意境。
长安城开满了菊花是一种怎样的景象,我想看了《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部电影就会明了了。而这部电影的取名也来源于这首诗。
2.《菊花》元稹(唐)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这首《菊花》近似白话,很容易就明白字面的含义。也正是这淡雅朴素的语言,营造出了一幅幽雅静谧的画面。想来陶公的屋舍便是这般被菊花围绕,矮小的篱笆,成簇的菊花,日落黄昏时在门前散步,曲径通幽,暗香浮动,不去管尘世间的纷纷扰扰,饮酒作诗,与菊为伴。一个爱花之人,一定是热爱生活的。
3.《画菊》郑思肖(宋)
花开不并百花丛,
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提起秋天,似乎只能想到菊花,百花在春夏之际争艳,一到寒秋便枯萎凋零。所以,这份孤独带给了菊花很多赞美,高洁、坚韧、傲骨。与其说是菊花,不如说是看到菊花的诗人联想到自己的遭际。这也是历来都有那么多人吟咏菊花的原因吧!“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一个“宁可”,一个“何曾”,将菊花清高孤傲、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气节展露无遗。
朱淑真在其《黄花》中写道,“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这样一改,少了几分悲壮,多了几分无奈,或许是女词人的生活体会和思维方式都与男诗人相差甚远。想到女子宁可红颜老去,也不委屈献媚,心里便生出一种敬佩与同情。
说起菊花诗,怎么能不提《红楼梦》呢?
书中第三十八回,贾母领着众女眷在藕香榭赏花吃螃蟹,酒足饭饱后,宝玉和众小姐们诗兴大发,写下了十二首咏菊诗。在这里我不得不感叹曹公的独具匠心,其实都是曹公所作,但他笔下每个人物的诗都是符合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的,《红楼梦》中的人物塑造可见一斑。
忆菊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蘅芜君
访菊
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
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 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拄杖头。
——怡红公子
种菊
携锄秋圃自移来,畔篱庭前故故栽。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
——怡红公子
对菊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丝浅淡一丛深。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云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枕霞旧友
供菊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隔坐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枕霞旧友
咏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运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潇湘妃子
画菊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蘅芜君
问菊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潇湘妃子
簪菊
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蕉下客
菊影
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
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
——枕霞旧友
菊梦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潇湘妃子
残菊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明岁秋风知相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蕉下客
除了古典诗歌,菊花在古代小说中,也成了作家构思的源泉。如《聊斋志异》中的《黄英》篇。
男主人公“马子才,顺天人。世好菊,至才尤甚。闻有佳种,必购之,千里不惮。”马子才和黄英及其弟弟的相遇是在他求得菊花回来的路上。与陶三郎的相识也是因为三郎他通晓菊花的培育方法,交谈也文雅,如此,马子才才邀请他们姐弟俩去自己家居住。陶家姐弟不仅仅原型为菊花,身上也有着菊花的品质。“第南有荒圃,仅小室三四椽,陶喜,居之。”“陶饮素豪,从不见其沉醉。有友人曾生,量亦无对。适过马,马使与陶相较饮。二人纵饮甚欢,相得恨晚。”“而陶自露迹,饮益放,恒自折柬招曾。因与莫逆。”陶三郎能安于贫困,性情豪爽,他爱喝酒,更让人想到“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的陶渊明。她姐姐自然也是这样,文中有一段黄英与马子才的对话,“黄英曰:‘妾非贪鄙;但不少致丰盈,遂令千载下人,谓渊明贫贱骨,百世不能发迹,故聊为我家彭泽解嘲耳。然贫者愿富,为难;富者求贫,固亦甚易。床头金任君挥去之,妾不靳也。’马曰:‘捐他人之金,抑亦良丑。’英曰:‘君不愿富,妾亦不能贫也。无已,析君居: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何害。’”黄英她只愿为陶渊明争口气,而且是真名士自风流,她也不在乎别人的看法。而马子才更是清廉高洁的人。虽然他们之间有误会,但是这种性情上的相似才使得他们最后走到了一起。
如今,菊花依然是淡泊隐逸的代名词,它们也将承载着这种含蕴一直傲世风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