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名不正者,言不顺‘’,这里的名我感觉是个多义词,要看情景而论。
" 呢称"在孩提时代,我的认识觉得是家人或亲人对小孩的爱称,如:狗娃,丑(雷州半岛地区常见),*儿,*仔……当然我至今都在延用,风俗也好,文化也好,少知也好,来之则安之,亦是自在自如,管他……
网络时代,呢称变成你在网络上的名称,即网名。当然是百花盛放,甚是胜景,尽管说"在网上,别人不知你是谁‘’,或者"不知是一条狗(别入座,呵呵),又或者是"机器人",总是每个人都或有相同的呢称在不同场合,或不同呢称在不同场合,百花百门,各有千秋,不同喜好,不同需求,随他……
而我在简书的呢称,也思忖过。儿时的爱称亲切,但这平台上,或者会不会是out,不够逼格;高大上的雷人雷语,自我感觉又空虚,攀不上,‘’高处不胜寒‘’,冷病要治,恐难就医,治愈难;流行时尚俚语,或火星文,我这种年轻的老年人,自认肯定不适合;……‘’老大,不就一个网络呢称,系度扮嗨晒嘢(Cantonese)‘’管你……
笛卡尔认为‘’我思故我在‘’,当然我简书的呢称的选用要思忖,也有理论支持的合理性,在实践方面的意义,就让时间去检验吧。
基于目的论和方法论,我是想在简书上分享我个人的思想上,对小事小物,主观的,客观的个人些少见解。思考到见解,总需要去表述,在简书大咖(家)中,可能是微不足道,当是‘’微言‘’;是否言之有物,言之有用,不敢说,第一层的‘不语(畏语)’所谓的思,是个人头脑的思绪运动,限于认识局限,我也不能完全表达出来,第二层的‘不语(不能语);又或者我述的,你觉得不着边际,或不知所谓,对我很无语(不语)。暂就选用‘‘微言不语’’,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无论怎样,我更喜欢睡觉前或安静时静思的享受,能在简书分享出来当然更好。
愿和朋友们一起思考,一起分享,感谢!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