衬线体的起源
一般认为衬线体起源于古罗马的石刻碑文,爱德华 · 卡提池(Edward Catich)神父的《衬线的起源》(The Origin of the Serif)认为罗马字母最初被雕刻到石碑上之前,要先用方头笔刷写好样子,由于用方头笔刷书写,导致笔画的起始和结尾出现参差的笔触,所以在笔画开始、结束和转角处增加了收尾的动作,也就自然形成了「衬线」。雕刻匠人参照写好的字样雕刻,就形成了「serif」。
而在汉字当中,我们所熟悉的宋体/明体,起源于中国历史上的宋朝和明朝。宋体在笔画交接、竖笔开始和横笔末端的地方,形成特有的三角形结构,即「衬线」。关于三角形结构的起源,一般认为始于书法运笔时的回锋和顿笔,雕刻匠人因雕刻刀的工具特性,无法制作出书法中的回锋和顿笔,进而简化形成三角形结构。
还有另外一说是,用于制造活字的木纹多为水平方向,因此造成在刻字时横画细,竖画粗;而且为了防止边缘破损,横画在两端也被加粗,进而形成三角形结构。
所以无论是西文的衬线还是汉字的「三角形结构」,皆来源于书写习惯形成的装饰,进而随时间演变成减缓印刷字体的磨损、提高识别性的功能。
但在电子屏幕时代,汉字的显示并不需要「衬线」原本的功能,剩下的仅有装饰性的字体风格。然而在互联网大量文本信息输入/输出的情况下,衬线体在笔划上过多的点缀容易造成视觉疲劳。更进一步来讲,信息会趋向于碎片,快速阅读的方向发展,那些没有意义的信息有可能被抛弃,包括装饰性的衬线。
所以将来电子设备的主要界面字体,无衬线体更合适,甚至是更进一步简化的字体风格。
可是传统文化和信息演进不是完全此消彼长的关系,在部分场景下的应用还是需要衬线体的使用,毕竟大多宋体针对内文设计,横细直粗,造型方正,笔画在小字号的情况下,不会糊在一起,给人一种素雅的感觉。
以上内容全部来自知乎作者:阿树 屏幕解析率 (PPI) 越来越高,衬线体是否会成为电子设备的主要界面字体? - 阿树的回答 - 知乎
衬线体与非衬线体的区别
衬线体:具有装饰性(有边角);代表字体:Times New Roman。常用于印刷品(书本杂志等),适用于长篇文章段落,因为边角易于辨别每个字母,读者在阅读较多的段落时会变得轻松。
非衬线体:顾名思义就是无装饰性(无边角),易识别;代表字体:Helvetica (iOS7、iOS8的预设字体)、San Francisco(iOS9、iOS10的预设字体)、Roboto(Android L的预设字体)、Arial(windows的预设字体);缺点:某些字母相对难区分,如大些的I(i)与小写的l(L)。常用语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