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家庭与生活报》亲周刊之约,写下这篇小文,与朋友们共勉。
一旦你知道对别人还有些用处,这时候你才感到自己生活的意义和使命。 ——茨威格
某城市同一家医院的同一家病房里,住着同样严重病情的患者。不同的是一个来自乡下农村,一个就生活在医院所在的城市。前者只有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女孩守着,妻子半个月来一次,总是不停地说这说那,要他替家里的事情拿主意。后者天天有人来看他,单位领导、亲人朋友等都让他一切放心,家里和工作什么都安排好了,只需要安心养病。几个月后,情况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农村的病人好了,城里的病人在亲人朋友的让他安心养病中离去。
“被需要”是一个人最高的价值,当这种价值植根于生活,以健康的方式存在时,人才会有拼搏的激情。
“宝贝,快让爸爸妈妈来。”
“宝贝,快让爷爷奶奶来。”
“去去去,你个小屁孩,会什么,懂什么呀,让我们来吧……”
大人围着孩子转,是中国式家庭生活的泛现象。家庭生活就是家庭教育,当你真的以一种严肃的方式教育孩子时,孩子内心是抵抗的。我们在家庭生活中每一个言行细节与方式都在给孩子传递着信息,都在给孩子幽微的内心播种着五颜六色的种子。这些种子,会长成孩子未来的习惯、价值观、人生观。成长岁月的不知不觉间,孩子把家庭的爱当成了理所当然的服务,把享受大人的照顾变成了一种习惯,而习惯会深刻地影响着孩子的未来。当孩子把这种心理与生活习惯带向家庭之外时,他们会受挫,失落,焦躁,忧郁。专家称,这类孩子患了一种病叫都市症,我称它为服用“照顾”过量症。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在这两个病人案例里看到一种有趣又让人心痛的“教育”隐喻:“学业”是孩子的“病”,得好好养着。观当下的家庭教育,我们是不是经常在告诉孩子:你什么都不要管,不需要做,不要担心,只管好好学习,提高成绩就是了。除此之外,家里、社会都不“需要”孩子。
我们能不能换一种语言体系跟孩子交流呢?让我们把前面跟孩子的谈话与相处的行为方式变成这样的方式吧。
宝贝,爸爸妈妈需要你去做点什么……
宝贝,爷爷奶奶很需要你来帮帮忙……
哇,我家宝贝很努力,书包整理得很有序,屋子收拾得很干净,碗筷摆放收拾得很到位,帮助爸爸妈妈认识了一位新的小朋友……宝贝,爸爸妈妈就这件事需要听听你的建议,希望得到你的帮助……
家长适当退位,示弱,给孩子真诚的尊重与期待,孩子就会得到更广阔的生命成长空间,孩子的其他成长目标就不会“死”在“学业”上,就不会在这个单一目标下畸形成长。
从看是极寻常的生活细节和精神层面去“依赖”孩子,建立孩子的被需要感,存在价 值感。孩子一定会慢慢懂得体谅、责任、担当。
赋予孩子生存的意义。这,也许应该是教育最高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