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姿态
说到读书的姿态,也许真的很美,其实,这世界上美好的事物真的很多,比如说雕塑,雕塑也是有生命的,它的美只让懂它的人才能领悟;花是美的,不论风吹雨打,总是笑容灿烂;一棵树也是美的,不弯腰,不苛求,长成自己,沉默是金。而一个柔弱的女子,也许读书时是最美的吧。在滚滚红尘中穿行,有多少幸福,就有多少忧伤,当心灵疼痛,前路迷茫,读书吧,让手指蘸着沁凉的晚风翻动书页,让身边的一切纷扰都悄然隐退,纵使我与纷纭世事不期而遇。在雨夜的窗口读过书,那时候内心极度苍凉,生与死这样饱经忧患的话题一次次击倒我,一次次想起东山顶上永远不能回归的那两个人,内心大恸,泪雨滂沱;在秋天的树下读过书,那时候内心无比沉静,天空高远,黄叶簌簌而落,似乎听到了大地深沉的絮语,无比的暖,无比的感动。 坐在市井之中看书,昨晚还是第一次。身边人来人往,霓虹闪烁,但是你打开书,尘间的烟火忽然忽略不计了,平底鞋舒适,布裙柔软,晚风吻过发丝,洗过衣屡,直到在小小的心里攻城略地,安营扎寨。有清风吹过心田,擦亮一些蒙尘的名字,修正一些摇摆不定的方向,这样更好。没有什么能永远,再孤单,也要一个人穿越黑暗。每一场别离,留下祝福,是最好的选择,希望他人幸福,自己也能心安。在闹市里读书,在人海里安静,你们可以不喜欢这样的我,我爱我自己,轻轻地欢喜,深深地热爱。
在窗口看风景
我在窗口看风景,这里的风景真美,草木葳蕤,花朵繁盛,小叶丁香花期已过,浓绿的叶子在金色的阳光下熠熠生辉。我喜欢工人过来修剪草坪,虽然割草机很吵,但是齿轮过处,草汁的芬芳四处弥漫,这久违的气息,就是故乡的味道。还有形形色色的人,他们都是尘世的一部分,就像我遇见的你们,让我悲伤,或者喜悦,每一场相逢,都不可预知,也不能阻止。这个世界缓慢生长着,一些情绪像植物一样,时而青葱,时而萎靡,是的,我们都需要一些东西真诚地照耀,但是,你照亮了别人,未必也会被别人照亮。其实,我也是风景的一部分,当我在门口梳理头发,当我在窗前给花浇水,当我站在柔软的柳丝下给女儿打电话,当我在黄昏时打羽毛球,当我在你们都归去之后,一个人在凉亭里享受寂静,那时候花香漫漶,惠风和畅,我感知着微小的幸福,慨叹每个生命都是如此美丽。还记得去年夏天,我在凉亭里玩,捡到了很多飘落的柳叶,纤细的黄黄的“柳叶眉”让我很是惆怅,那可是在夏天,一切都生机勃勃,而一些落叶已经开始凋落。我用那些树叶拼成了一个‘秋’字,并且写了一句诗“拾得落叶拼成秋”,但是只写了这么一句,到现在,依然只有这一句。在秋天来临之前,我想写完这首诗,我想:不论凋零还是盛放,我都一样做个快乐的小孩儿。
借书归来
捧着书往家走,市井温暖,夜风清凉,享受这样的安闲,心跳平稳,无欲无求。街口的一家药店,门口摆了两排干净的椅子,淡淡的绿色,是我喜欢的样子,周围也安静,没有一个人,是我喜欢的氛围。于是坐下去,拍了两张照片,然后随手翻书。就看见了这篇文章《包弟》。喜欢巴金老先生,真正的大家都是用看似平淡的笔触去讲述深情的故事。喜欢他在笔底纸上倾注的感情,那是被岁月磨砺,围堵,而又静静流淌,淙淙宣泄的感情,悠长,静默,不热烈奔涌,却镌刻在骨髓。还记得他写的《怀念萧姗》,我一次次看得扼腕哀伤,感受着那些苦,觉得活着真是苦。然而他本人却哀而不伤,他只是在讲述,在怀念,忧郁里有盈怀的爱与暖,有了这两样东西,人生就是有指望的,就不伤。他把萧姗的骨灰放在卧室的五斗橱上,让我觉得人生没有真正的离别,爱仍在。如同归有光的《项脊轩志》,通篇我都喜欢,然而我更喜欢的是最后一段: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只这一句便有了爱有了暖,不伤。以至于我出游路上,看到枇杷树,就觉得格外亲切,仿佛那是见证了两情若是长久时的信物。又想到杨绛先生的《干校六记》,何尝不是用宁静的心,讲述那些残忍的故事,没有哀,没有怨,娓娓道来,甚至带着轻微的调侃。女婿自杀了,阿圆一人送她下乡,看着女儿孤单的离去,她用一颗颗平稳的中国字压抑了心中的风雷,这需要多大的智慧,多大的情怀。安静,是打不败的力量,风刀霜剑,我的心里依然有爱,有暖,有春天。又想到沈复的《浮生六记》,美则美之,善则善之,爱则爱之,但是和杨先生的六记相比,着实逊色。就说《闺房记乐》吧,虽然塑造了芸娘这个美好可亲的好女人的典范,但是通篇洋溢的是富家子弟悠游闲适的生活,红袖添香,小舟轻就。比较而言,我还是喜欢看似平淡,其实厚重的文字,我喜欢通过小人物的悲观喜乐,折射出大时代的独特视角。言归正传,说到《包弟》,这只可爱的小狗,因为错生在那个疯狂的时代,主人为了自保,也因为不忍亲眼目睹它受到杀戮,忍痛把它送到医院解剖室。他以为放下了一个包袱,没想到十年里,包弟成了他心上永远的包袱,因为一个敏感细腻有良心的作家时时在失眠的夜里拷问自己的灵魂,打探可怜的小狗的去处。勇于认错是多么纯真的本质。如果爱仍在,一切伤害都可以原谅,一切道歉都应该接受——如果每个做错了事的人,都懂得道歉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