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文明的缘起是:“物物”传统,就是“什么是什么”作为第一性原理,开启了理性主义、科学主义、普遍主义和进步主义。
由于西方开启的工业文明的高效率,所以席卷天下。
但是有一个神人,他挑战全球文明的根基,还挑战上帝,声称上帝是自己杀死的,如果没读过他,但肯定听过他说过的“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这人就是尼采。
按照现代性的看法,人的理性拥有巨大的力量,可以用科学方法认识世界运行的规律;而世界能够被我们的理性认识,是因为它的运行规律本身就是理性的体现。黑格尔把这种对理性的乐观看法发挥到了极致,在他看来,世界的历史进程就是理性的“绝对精神”自我展开的过程。
尼采并不是第一个反对这种理性主义的人。在他之前,叔本华就已经在激烈地反对黑格尔了。叔本华认为,世界的底色不是理性,而是意志,特别是生存意志,也就是活下去的欲望。
尼采继承了叔本华的核心理论,也认为世界的底色不是理性,而是意志。但是尼采认为叔本华过于低调,他把仅仅追求活着的“生存意志”变成了更加积极的“权力意志”。
理性的特性是:冷静,精确,逻辑,算计,生硬,节欲;强力意志的特性是:激情,欲望,狂放,活跃,争斗。
在尼采看来,一切生物,不管是植物还是动物,光活着还不够,还要扩大自己的力量,实现自我超越。对于人来讲,权力意志扩大的标志就是让其他人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之下。
如果像尼采说的那样,世界的底色不是理性,而是权力意志,那么这个世界就不会有理性主义者想要的那种终极秩序,也没有进步主义者设定的终极目标,而是混乱的、无序的,是权力意志的角斗场。
尼采认为,人们对知识和真理的渴望,或者说“求真的意志”,说到底也是权力意志的表现。因为一旦掌握了知识,宣布真理在自己手中,就拥有了一件重要的武器,可以施展对他人的影响,获得支配性的权威。这不正是“知识就是力量”的意思吗?
但问题是,那种普遍的、客观的科学和真理真的存在吗?
启蒙思想家认为当然是存在的,但尼采却说,并不存在!因为每个人的出发点都是自己的权力意志,也就是自己特殊的欲望和意愿,所以任何人在思考的时候,都没有纯粹的、超脱的、不带偏见的眼睛,而是必然要从特定的立场和视角出发。所以,尼采主张一种“视角主义的真理观”,认为人类的一切知识,不管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都必然带有特定视角的偏见。
无限多的视角带来的结果,就是这个世界对我们来讲也变成了无穷无尽的。世界本身不再是一个客观地存在在那里、等待我们用理性去“发现”的对象,而是成了一大堆需要我们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去“解释”的对象。所以,一切真理本质上都是解释,这就是最气势如虹的尼采的名言,“没有事实,只有解释。”
视角是无限的,解释也就是无限的,所以真理必然是复数的,而不是单数的。即便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个看似最简单的真理,也要放在欧几里得几何学这个视角下才是正确的,一旦进入非欧几何的视角,这一点就不再是确定无疑的了。连最基本的数学真理都要受到视角的局限,更不要说更加复杂的事情了。
这么说当然不意味着所有的视角都同样好,我们毫无判定的标准。尼采承认,如果我们运用更多的视角、使用不同的目光去观察同一个事物,对于这个事物,就会有更多的看法,这些不同的看法也存在高下之分。但是无论我们怎么努力,视角的局限都是不可避免的,不存在唯一的、最佳的视角,也不是把这些不同的视角综合起来就能形成统一的真理。
启蒙主义者妄图排斥视角的差异,宣称客观的真理,其实就是对理智本身的阉割,是对人思考能力的剥夺。这就是尼采坚持的“真理虚无主义”。
尼采还承认自己这个论断也是基于自己的视角。换句话说,尼采要把这种视角主义贯彻到底。
他把视角主义贯彻到底有两个表现:
一方面,他从这个角度批判之前所有的哲学家,认为他们统统不够“真诚”。
因为他们都隐藏了自己独特的视角,把自己伪装成中立的、无私的、客观的真理追求者。实际上,他们就像法庭上的律师一样,想尽办法为自己的偏见辩护,甚至不惜使用欺骗的手段。而且骗着骗着,自己都相信了自己的谎言,相信自己是绝对真理的代言人。
尼采坚决贯彻视角主义的另一方面的原因是,他连自己都不放过。
尼采并不认为自己的作品有唯一正确的解释。他很清楚读者会带入他们自己的视角,也鼓励读者这样做。他的作品不是常规哲学著作的叙述和论证,而是充斥着大量的格言和隐喻,而且很多还很难理解。
这种写作方式也是尼采视角主义真理观的体现。他并不认为读者可以充分理解自己,也不希望直接给读者提供一个毫无歧义的解释,而是故意给不同的视角提供不同的侧面,从而展示获得完整真理的不可能性。
同时尼采把“权力意志”哲学融入生活的人,西方版的“知行合一”的典范,最后尼采疯了,上帝好像也死了。
尼采的“权力意志”哲学确实药劲很大,但是他的真理观值得借鉴:事实都是多视角下的一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