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约为1900字 | 建议阅读时间9分钟
01事件
上周六,华灯初上,坐标上海。
我右转后已进入直路,一老人带着孙子骑着自行车横穿机动车道,磕碰在了我的右侧车轮处。
老人倒地,我停车、下车。在看到老人和孙子自行站起后,我就去摸了一下车门处,说:“师傅,您……”
老人没等我说完就破口大骂:“你怎么开车的,右转弯没看到有人?”
我说:“师傅,我已经进了直路了,而且您这也不是自行车该走的道儿吧。”
老人的话锋转得比台风天的风车还快,瞬间就换了个思路,不停重复着同一句话:“你下车竟然不先看人,先看车?”
我明白他的意思,怕我找他赔钱,就先在气势上压倒我,让我自觉理亏,而后就能糊弄过去偷偷溜号,于是我说:“大爷,你先别激动,我也没说让你赔钱还是怎么的。”
老人愣了一下,应了几声“哦,哦”,随后就开始对我进行了“人生教育”:“后生,下次开车要慢一点啊,这次就算啦。”接着他就很“大方”地放过了我,带着孙子骑得飞快……比我当时的车速可快多了。
02恶念
人性里有着很多恶念,哪怕是再善良的人心中,也存有各式各样的恶念。
我一直说,善良是个伪词,跟“好人”差不多,因为善良得分具体情况、具体对象,绝不可一概而论。
就像那位老人家,也许他在家中是一位慈祥的父亲、爷爷,或者与邻里从不红脸,看上去像是个大善人,不过这也可能是触发恶念的条件并未到达而已。
如果他刚好撞上了一辆还不错的车,又刚好他的经济条件并没有那么宽裕,还刚好他的儿子和媳妇儿特别粗暴,常因鸡毛蒜皮的事儿数落他,他可能就会一时因为害怕而选择释放恶念,以尽量规避自己不想要的结果。
有人可能会认为,这里的恶念就是自私自利。其实自私自利本身并非恶念,自利是没有错的,人做任何事都是为了自利,哪怕是再高尚的事儿,但自利的同时损害了他人的利益就是恶念了。
情人节就举个应景的例子,比如很多女孩儿为了自身对于金钱的安全感,把配偶的收入尽数收入囊中,这就是不折不扣的恶念,建议男生要远离这样的女孩儿。
因为组建家庭的目的是共赢,也许这个女孩儿相比对方的确更有理财方面的天赋,但这只能限于家庭共同账户。很难想象一个根本拿不到钱的男人会对挣钱这个事儿有多上心,久而久之,大概率就会成为她口中那个“虽然是个废人,但总算还算听话的”男人。
利己利人叫做高尚,利己不利人叫做恶念,所以损人不利己就是更大的恶念了?不,那叫愚蠢。
03善念
我们该如何去规避这样的恶念?有人说要时时存善念,不过其实并没有什么卵用。
很多人并不了解“善念”这个东西,善念并非牢记口号和概念,而是一套方法论,且是一套没有确定规律的方法论。
如果要找到一些准则的话,可能有一条会是“时刻用更长远的眼光、更智慧的思想去计算成本和收益之间的关系”。
人只有计较利益,又不只计较眼前利益,且能找到双赢的方法时,善念才是最强的。
我们以前的教育多多少少偏离了方向,以为舍己为人是最好的,其实经常性地舍己,又怎么还能给别人提供多少有效价值呢?因为你自身根本没法有任何积累啊,一有点积累就跑去“舍己为人”了,所以这是不符合逻辑的。
除非舍己为人者有更强的目的性,这个目的性需要非常隐蔽,回报周期也较长,他在看起来更高尚的同时,“善行”也会更加持久,因为当人人都觉得他吃亏的时候,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并不吃亏。
04概率
像周六这样的事情,并不是第一次,还有被逆向的三轮车直接撞侧门的,骑车的老伯和车上的老婆婆都吓坏了,我说没事,你们走吧。
这并非是由于我这个人多有道德,而是我知道,若是将时间耗在上面,估计一天都搞不定这位老伯,在衡量了成本和收益之间的关系之后,还是选择来年多交几千块保费吧。
可能看到这里,很多读者会出来鸣不平:凭什么呢?如果无需承担责任,不是在怂恿他们继续违反交通规则吗?你考虑了自己的成本和收益,那社会责任呢?
其实关于社会责任,真的无需担心,因为成本和收益的关系因人而异,下次还这么干,万一撞到的是个游手好闲的,自然会揪住他不放的。
这就像某些地痞恶霸,看上去称霸一方,天天占便宜,但如果你活得够久,他们一般都没什么好下场,因为这世上总会有更硬的茬啊,这是一个概率的问题,常在河边走,早晚要湿鞋的,这是属于对方的风险成本和收益之间的关系,你就衡量好自己的就可以了。
善念需要双赢、三赢甚至更多赢,人人都得到了利益,看起来你就是善的,所以我们“为人”的时候不要忘了“为己”,“为己”的时候也别忘了“为人”,凡事多计算点长远利益,找到好的解决方案才是正道。
要老是割肉喂鹰的话,恐怕心理也不太会平衡,不可持久;哪怕有心理能平衡的“天才”,每次都割不出几两肉了,还行什么善呢?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