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众所周知,教育不论何时都是一个大课题,古往今来的各个教育家都在尝试作出对它的一种完美的诠释,就像一首歌一样,不同的人诠释就会有不同的味道,于是就有了各种各样教育方法。
而我作为一个后辈,读书不多,才疏学浅,经验更是极少,不敢在各位大师面前班门弄斧,只是作为一个爱好者谈一点自己的想法而已,敬请大家赐教。
何为教育以及教育的目的
鄙人认为:教育是一种艺术设计,是启发人寻找自我的过程;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在合适的时候做合适的选择,并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选择
是的,人的一生都在进行着选择,小到今天晚饭吃什么,现在要不要喝水,出门穿哪件衣服等等,大到选什么专业,与谁结婚以及最重要的我这辈子最想要做的事是什么等等。选择是我们与世界互动的众多方式之一,选择也是人之为人的重要特征。因为只有人才具有自我意识,并能理解和改造环境。
人在世上,无外乎两件事:
1.探索自我(往内),也就是对自我的认识,即自己与自己的关系;
2.探索外部世界(往外),是对世界的认识,即自己与世界的关系,其中探索世界包括对自然的认识和社会的认识。
这两方面贯穿了我们一生的选择。
思想决定选择,众多的选择决定个人性格,而性格和人在逐渐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经验反过来又影响你的选择,这样在多次反馈迭代的过程中人慢慢成长,逐渐让自己和别人知道你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这样在做事情的时候就会慢慢成熟起来,知道什么的适合自己的,什么是不适合自己的。
选择主要有两方面:心的选择和做的选择。即这两句话:
1.关键是你怎么想(心态)。
2.关键是你怎么做(解决问题)。
心态与角度
人们常说要保持一个好心态,而心态即是心的态度。总所周知,态度就是你对世界的看法,你对自己的看法,你对某一人,某一事的看法(注:在这里的“态度”一词并非严谨的心理学意义上的态度,而仅仅是大众所知道的最浅显层次上的态度)。态度仅仅是看法而已,而一个理性的人,不会让看法影响自己,而会从多信息多角度看事情,并始终观察自己,平衡自己内在的各种反应和状态。在教育层面上,我们所要教孩子的就是面对一件事情,尽量启发他从积极的多角度的方面考虑问题,而不是消极的单一层面的考虑(因为任何事情都有多种角度的解读,每种解读的过程也是开发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一个简单的例子:一杯水、半杯水、没有水,哪个好
解决问题
人的一生中要面对很多问题,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教他如何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他慢慢地从任性地、情绪化地解决问题变成成熟的、客观的分析问题,最后理性地解决问题。
而人最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通过逐渐认识自我与世界,最终发现自己要做的事。这是一个方向,也是一个目标,在寻找的过程中可能产生迷茫与无聊,也可能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结果,但是不要着急,只要接触大量的信息并不断尝试和试错,当某一时刻它突然浮现于你的心底的时候,并且你越做你的内心越欢乐,越有激情,你就知道它来了。接下来只要坚持做,坚持做,再坚持做,成功就不远了。就像足球之于贝利,篮球之于乔丹,音乐之于贝多芬等等。再比如Facebook的诞生,就是靠马克·扎克伯格和他的同学们为了解决哈佛的学生花名册问题而想出的点子,然后马上付诸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改革,最终成就了Facebook帝国。
上述是人生之大目标,现实生活中要教育孩子确定一些小目标(比如一些好习惯等),然后围绕这个目标分析畅想可以用什么手段解决,最后进行实践。如果实践不符合预期目标,就要适时调整,加以改进,最终实现目标。这也是做科学的方法:围绕一个目标大胆设想,小心求证。
信息意味着什么——开启自己的无限可能性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和世界交换着信息,甚至我们本身就是信息。对于一件事,我们只能通过我们已有的手段去所了解,这就与事物的本来面目相去甚远,于是就造成了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影响着我们的方方面面,其中就包括上文所说的态度(即看问题的角度)与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曾在《读者》上看到过一个故事,大概是说作者在一个国外的地铁上看到有一个30多岁的男人带了3个小孩进地铁,但是这3个小孩非常闹腾,还边吃边乱扔东西,但是这个男人也不管,任由他们胡闹,反而迷茫地望着窗外,后来作者终于忍不住,愤怒地指责了那个男人,结果男人说,他们的母亲刚刚去世了。作者这才了解事实,于是刚才的愤怒全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不好意思,赶紧跟男人道歉。
在上面的例子中,关键是作者没有了解到“男人的妻子已经去世”这一信息,于是就对他的行为产生误判,造成误会。
其实在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所以我们要尽量的扩大自己的信息,不仅为了客观地分析问题,而且在解决问题中你所能想到的各种工具,各种方法也来源于你的知识储备,即你的信息量。
而庞大的信息最终可以帮助自己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件事,很简单的道理,就像那句口号:要想富,先修路!路就打开了山村的信息,假设一个山村的地底下有丰富的煤矿,原来村民们都不知道,只有等路修好了,地质专家才能进来勘测,结果整个村子才能因此而富有。人也是一样,如果我的本性就是搞计算机特别厉害,而且做的时候特别舒服流畅也不觉得累,那如果我不去了解计算机这个东西以及其他信息,我就不可能找到我自己最想做的事了。
一些链接:
如何训练自己拥有像福尔摩斯一样的观察力?——知乎
福尔摩斯的知识构成有哪些?——知乎
贫富人家的孩子思维方式上有差异吗?这些差异是怎么形成的?怎么改变这种差异?——知乎
网络的重要性——开启可能的另一扇门
网络是一个虚拟空间,又叫赛博空间,是由居住在加拿大的科幻小说作家威廉·吉布森在1982年发表于omni杂志的短篇小说—《融化的铬合金》(Burning Chrome)中首次创造出来,并在后来的小说《神经漫游者》中被普及。
在现代社会,网络是一个很重要的工具。就像菜刀一样,你可以用它来做坏事,也可以用它来烹饪美味的佳肴。实际的决定权始终在你的手上,所以我们要学会自主决定如何使用网络而不是让网络控制自己。
网络确实能办好多事,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扩大你的信息量,尽量缩小信息不对称。其次是使用搜索引擎解决问题。在这里,有无数潜在的信息就静静地躺在那里,等着你去发掘,去探索。下面只是网络空间小小的一隅。
公开课:中国公开课(小学)网易公开课
知 识:维基百科自然志中华语文知识库果壳
教 育:教育大发现几分钟在线儿童科学实验
为什么孩子不爱学习——缺乏游戏性地设计学习过程
为什么孩子不爱学习,因为学习不好玩。玩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聚焦注意力的方式。为什么孩子爱玩游戏,因为游戏能让孩子觉得愉悦,甚至能达到“心流”体验。
心流(英语:flow),是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时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来自心流理论_维基百科)。
产生心流的条件(来自《游戏设计原理》):
1.一个挑战性的活动;
2.清晰的目标;
3.清楚的反馈;
4.不确定的情况得到控制。
那为什么不把课程设计成游戏呢?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到了知识,又创造了自身有趣的体验。关键是你抓住了他的注意力!
举个例子,电视台花费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精心制作了一款电视节目,比如《爸爸去哪儿》或者《中国好声音》等等,而你每月只需交几十元钱就能享受几十个电视台的上百个节目,你不把注意力集中在那还能集中在哪?另外电视台要保证收视率,他们的根本目标就是在抓住你的注意力,于是疯狂地采用各种手段来实现这一目标。
教育也是一样,课程需要改革,变成艺术设计的游戏,极尽手段来吸引注意力的游戏,同时把相应的知识以直接的或隐藏的元素合适地嵌套在里面,游戏就变成了学习,学习也是游戏。
为什么越来越多大学生沉溺于游戏中?——知乎
疯狂的麦咭——湖南卫视打造的综艺节目,把游戏和学习结合到了一起
自然教育
现代自然教育确实是一个好方向,问题是何为自然?孩子的天性(本性)又是为何?个人以为,自然无处不在,你身上也有,它就藏在你的鼻孔以下到上嘴唇以上之间,也许你已经知道了,没错!就是呼吸!可是当你注意到的时候就不自然了(观察者效应),而实际上自然其实也是一种规律,它反映在方方面面,万物都有其本身的规律,而人的成长也是一样的,所以我们要尊重成长规律,顺其而为,才是自然的。孩子一出生是懵懂未知的,而且具有无限的可能性,世界之于他就是个巨大的玩具,孩子的本性应该在不断地尝试中去寻找,只有去尝试,去试错,才有可能发现适合自己的方向。
所以我的教育观的大概的框架是在早期让孩子尽可能多的接触各种各样的信息,让其主动去探索,去发现,去尝试,同时如果可能的话让其安静下来,回顾已得到的信息,沉思自己,反观内心,必要时可以写下心得日记(相当于知识管理)。孔子也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像一个阴阳系统,阳系统负责探索,阴系统负责沉淀。人往往在沉淀中能够领悟到一些新的东西,好像一杯浑浊的水,静置一段时间后水和土自然就分开了,此所谓明心见性。长此以往,让孩子有非常广阔的兴趣广度,但更重要的是引导其发现最适合自己的东西,然后深入下去,挖掘开展兴趣深度,最终引导其发现自己要什么。
发现你的内心
为什么老是强调人最终要找到自己最喜欢最适合自己做的事,一方面因为现在的教育有些缺点,它使得学生从幼儿到高三就只有一个目的,即考大学,而到了大学一下又太放开了,于是导致现在很多大学生以及毕业生很迷茫,不知道自己最喜欢什么,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于是职业规划、人生规划也是稀里糊涂的。而另一方面,是因为人终归是要融入社会的,是要依靠社会系统的某一个职业来养活自己,而现在社会分工如此之细,又是多元化和开放性的,所以个人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独特性和自己的兴趣完全自主选择职业,甚至创造职业!而这就要靠你所掌握的信息以及你不断反思所悟到的你的本性!
至于如何发现自己的内心,我还在探索中,前文所述也只是一个方向而已,希望与大家多多交流,共同进步。
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高中科学老师Tyler DeWitt的TED精彩演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