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不足重 重在遇知己
相知无远近 万里尚为邻
早起,点开简书,发现很久之前写过的那些故事多了很多喜欢,大都来自于同一个名字,时间在半夜时分。
我想和TA说句话,却想不出该和TA说什么,毕竟我还不知道TA是男生还是女生,是失眠还是白天睡得太多才会整夜都在看我。
于是从六点犹豫到了九点,最后,我给TA发了这样一条消息。
我家在南方,人却在北方上学。这些年我在它们之间常来常往。十多个小时的路程,见过许多旅人,听过多种方言,也遇到过许多温暖的事。
简书对我而言是一个新平台。
从去年11月到今年6月,我在简书待了近八个月。
具体有多少天,我没有仔细算过,就像这些年我途径偶遇的那些小温暖,茫茫人海,我记得的是那一句留言或者告诉我要加油的私信。
我不是一个爱说话的作者。
很多留言我都无法及时看到,我发表了文章之后就把习惯把手机放在一边,然后出门,去图书馆不带手机也是习惯,往往很多消息我都是在晚上回,这对关注我的“老粉丝”来说,她们都了解。我能记得她们的名字和头像,这有点烧脑,我却乐此不疲。
我不是一个爱热闹的作者。
我们如今所在的生活圈,时刻都会产生新话题,我极少写,不是刻意避开,是不知如何写,五十多篇文里应该只有陈羽凡那篇撞上了社会热点。不为凑热闹而写,只为想说话而写,是我面对这个社会的执拗。
我不是一个专注的作者。
相反,我很随心,随心到我发现五月我只写了三个故事,并且美其名曰“闭关”,对此,关注我的人给了我最大的自由,不催不问,只是常来和我说声晚安,实在太久不见,会很可爱的说“小丫,我想念你写的故事了。”其实下一次说想念我,我会更开心。
在我没有动态的日子里,关注的人也一直呈上升曲线,这让我有些不知所措,当然也有一些人进来了,离开了;就如同一些事,发生了,消失了,留下的只有还能与人分享的回忆,而文字是对回忆最真实的记录。
在简书,我收到最多的评论是“故事是真的吗?”
最开始我会很认真的说:我所写的都是身边发生的,只不过有些情节加了修饰。
后来,几乎不会再遇到有人这样问,相反,越来越多的人会在失眠的夜里给我发来长段信息,她们大多是女生,也有男生窃窃的问:能听我说说话吗?
我回:可以。
雪小禅说:“这世间,必有一种懂得,穿越灵魂,幽幽而来。”
无关爱情,无关友情,只为人海中一瞥的相遇。
我应该是个“高冷”的作者。
我拒绝过很多次问我要微信号或qq号的问句。没有借口,理由也很简单“再等等。”
来简书这么久,我微信上加的好友,一个手就能数的过来,她们都是我从最开始陪我到现在的朋友,我从不把关注我的人见作“粉丝”,我们之间,更像是久未谋面的朋友,既然久未谋面,那就给我多一点时间,让我用故事和你们聊聊天。
久伴是爱,多少次我被简书上的这群朋友惹哭过,她们中很多只关注我一个作者,默默的等我更新,在我离开时等我回来,在我出现时发一个笑脸。
“你很喜欢文字吗?”
“它陪我很多年,这很多年里我没有说过喜欢这个词,它是我记录生活的方式,也是我觉得这个世界哪怕旋转不停,也总有人会懂我。”
人山人海,感谢在简书与你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