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必须向往善和崇高、伟大的事物。其余的则交给命运。
早上醒来,拿起手机看下时间,还早,顺便刷一下朋友圈。
一则消息,说是朋友家的孩子深度单恋王思聪,以至深度抑郁,整日自诩为王的“正房”......
又看到一则消息,说是厦门一上市公司一名高管辞职,理由是“寻找真实的自己”......
世界是个万花筒,文化多元,生物多样。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人们对时尚的追赶速度远远跑赢了我的智商,譬如这“真实”。
想起昨天晚上看的《无问西东》,什么是真实?梅校长说
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如果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那就是真实。
这句话由梅校长口中说出,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立言立德,非常有说服力,也有感染力。相信很多人都会被这句话击中,内心为之一动。那种久违的随心随性,是多少人为之奋斗的理想。不管是酣畅淋漓地报效国家,还是鞠躬尽瘁去服务社会,亦或和谐愉快地安排生活,但凡怀着满腔正能量的人,哪个不希望能真实地活着?马斯洛早就说过,人有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
这个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摆在需求五层次的最高层,这就尴尬了。要先谋生存,先获得安全感,先得到爱,再得到尊重,最后才能实现自我价值。在其下四个层次,不管哪个地方走偏,顶层也会跟着位移。
世道维艰。虽然多难兴邦,但也可能压缩善良。
形式和内容都力图展示唯美的《无问西东》,在影片一开头就提出问题:“如果提前了解了你所要面对的人生,你是否还会有勇气前来?”
一部为纪念中国教育最高学府的诞辰而拍摄的影片,所要弘扬的价值理念必然是正确的,提出的问题也必然是真问题。那么这个问题的前置条件是什么呢?是否作者也认为,我们的人生太丑陋,丑陋到要让我们怀疑人生。这个潜台词的基调,与影片田园诗般的优美是那么的违和,让我在整个观景过程中始终感觉作者的振臂一呼是那么勉为其难。假如作者是王思聪,我估计他不必故作深沉地提出这么个问题来。
价值观的撕裂经常时不时地冒出来,让人头皮发麻。比如,有一天张果果回到家,张妈妈正准备包饺子,拿着一大碗肉馅,抱怨说买了十几年的老店居然把肥肉混在瘦肉里卖给她。张果果非常酷地回答说,出去吃吧。把母亲劝出了厨房,他自己回身,把那一碗肉馅连同碗筷一起扔进了垃圾筒。我始终没想明白,这样一个对故事进展毫无影响的扔东西的情节是要表达什么意思。只是徒然彰显了高知高管们无来由的傲骄而已。这应该不是梅校长所要的真实。
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发展有许多不平衡不充分的地方。这个判断放在经济领域适用,放在社会领域照样科学。人类还没有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我们的真实也并不尽然全是美好的,对社会有益的。
最近正在核算年终奖,每个人真实的想法是,尽量能让自己多分点。
班子正准备开民主生活会,会前每个人要找人谈心请他提意见。工作人员和我说:”让我想一下,说个合适的。“不管我怎样引导承诺绝不会对他打击报复,磨了半个小时,他最后告诉我,这两天内一定告诉我。也许他真的没发现我的缺点,可是按规定他必须要指出我的缺点,我给不了他真实的机会。
《无问》中有一个与影片的高级感稍违和的人物,那就是纺织工人刘淑芬。她和许老师年轻的时侯恩恩爱爱,琴瑟和谐,等许老师大学毕业,两人的分歧逐步出现,发展到最后,两人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却形同陌路。刘淑芬拿冷若冰霜的许老师毫无办法,又不甘放开手,只得通过无休止的打骂来发泄内心的怨懑。对爱的执拗以至绝望,最后竟毁了别人,也毁了她自己。她是真实地活着的,不伪装高尚,不委屈自己,想打人就打人,想诬蔑人就诬蔑人,生活对我不温柔,我就对生活痛下杀手。当然在影片中,她最后是要顿悟的,没有别的出路,只能自己结束自己可怜的生命。
整个影片让我感觉最真实的就是这个女工。生活中,哪个悍妇在初嫁时不是娇美可人,哪个刁民在出发前不是无邪天真?世界再美好,那也是世界的,与你不一定有关。从格拉丹东冰川上流下来的水,并不是每一滴都能奔流到海。
真实的世界有黑白,真实的人性有善恶。野草虽然珍贵,但种上鲜花可能会更美,只要不是毒花。老子曰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起来,喝碗甜粥,它的温热触手可及,值得珍惜。
想起德国地理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的话:“人必须向往善和崇高、伟大的事物。其余的则交给命运。”脑补了一下大街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标语,还是它更靠谱吧。
今天是腊八节,这是真实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