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前的今天,我在读大学。每天夜里在宿舍熄灯前都会赶紧洗漱干净,然后躺在床上,打开收音机,调到97.8MHz。夜里11点30分,整栋大楼昏暗下来,收音机里悠扬的轻音乐前奏开始了。
电台的主持人叫安然,她每天都会念一个小故事,尾声之时穿插一个小主题,留给听众朋友们思考。有一天夜里,安然问:有哪些你以前坚定不移相信的道理,在某一天突然被你完全推翻否认了呢?
那个时候年少,我没有答案。我只是把这个问题写在了日记里。
直到很多年后的今天,我终于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以前我总喜欢告诉自己,等长大了这件事情就想明白了。后来我又告诉自己,等自己将来老了这件事情就想明白了。刚进入职场谋生存的时候,我告诉自己,等以后有钱了这件事情就想明白了。
后来我才发现事实的真相是:人生永远都有想不明白的事情。这一切的未知,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的成长,就能得到解决。
后来,我慢慢清醒地认识到:认清自我,学会梳理,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
这一年多来的写作思绪里,我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自我反思,即认知这个世界的思考中。
这件事情并不伟大。因为在琐碎的生活中,就能让我想出很多以前想不明白的答案。
可这件事情也很伟大。
因为它让我清醒地认知自己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是一个怎样的普通人——有哪些是我不能改变需要接受的部分,而又有哪些是我可以通过努力可以进步的部分。
这个电光火石的念头,直接让我之前懵懂、纠结、痛苦的生活,终于开辟出了一丁点可以呼吸的空间。
如果说以前的文字记录的是我的生活,那么在这本书里,文字之于我的意义就上升到了另外一个层次:那就是反思我自己存在于这个世界的角色,以及畅想未来的任何一种可能。
第一本书出来的时候如初恋,懵懂、慌张、紧张,甚至还有一些尴尬。就如同半生不熟的米饭,对于挑剔的人来说并不好吃。可是对于需要解决饥饿问题的人来说,却也算得上是极好的待遇。
但是我依然很感激第一本文集的出版,让我被更多的人认识,也让我遇到了更多的同类人。
而这一次的文集相比较之前的第一本书,就我自己的体会而言,也上升到了更高一层的价值观思考和梳理,开始有了系统化、程序化这一系列的模块标签。
我不喜欢给别人说教,因为我也是一个无知的摸索者,但是我愿意在探讨的过程中把我的一些体验记录下来。
我不能保证对所有人都有用,但是如果在我的质疑思绪当中,因为磁场吸引到价值观相近的几个人——我可以厚着脸皮说,这也是你的幸运,你可以在有生之年遇上我的文字。
我至今还是一个内在特别慌张的人,慌张是因为我对这个世界还存在很多疑问。
也是在这一本文集的梳理中,我明白了一件事情:没有人在乎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所以寻找自己才成了一件弥足珍贵的事情。
如果你是一个天生的乐观派,或许这本书对你而言没有用处。毕竟你已经有足够好的心情和心态来面对生活,那是我羡慕至极却又得不到的部分。
如果你是一个主动思考者,我觉得这些字里行间总有一些片段会对你有些启发作用。这里有很多的解决之道,也有很多感性的情绪阐述。
因为都是我走过的路,都是我写下的文字,所以我从来不觉得它冰冷。
如果你希望我这一篇序言可以集中告诉你“你可以得到什么”这件事情,我试着想了几点:
比如让你升职加薪赚更多的钱。
比如让你遇见更好的伴侣。
比如让你在人际关系里游刃有余。
比如让别人更加赏识你、崇拜你、尊敬你。
可是我不想这么来推荐我的这本书。
这背后有很多关于向内而生的东西。
这些平静的文字表达背后有着我通过向他人求救,以及自救,从而组织起来的情绪跟人生真相。有些看起来并不那么美好,或者说一点都不美好。
但是痛苦并不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相反的,它会让我们感觉到自己是真实的。
听到过一种说法,有些人的人生三年、五年、十年都没什么差别,而有些人的一年时光却像是经历了很多惊涛骇浪。
我不能说我这一年收获精彩满满,但是这一个个夜里写下来的感受,每一个字都提醒着我:这一年里经历了一层又一层的蜕变。
寻找自我可能是人生里最艰难的课题,可是它带来的成就感也是无与伦比的。我只能告诉你,刚刚走上这条路的我,已经尝到了那种无法为外人道的成就跟甜头。
我开始欲罢不能,势必会继续走下去。
如果这世上一定会有个人知道这是一种怎样的快感的话,那个人一定就是你自己。
BY 《选择你所能承受的那条路》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