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久不能眠,遂翻看明代徐爱等编的《传习录》。梁启超说,“读此可知王学梗概”。独眠君只是想了解古人如何读书。摘得书中与学习有关的内容十条,以备琢磨。斜体加粗为自家理解,不当之处,欢迎批评。
【17】日间工夫觉纷扰,则静坐。觉懒看书,则且看书。是亦因病而药。
17条,影响读书有两种情况:一是有打扰,二是自己懒,前者在外,后者是内。看不下去时怎么办? 前一种情况要静一静,后一种情况须只管硬着头皮看。主要教人要找原因,对症下药。不知“静坐”功夫如何学习。
【24】问上达工夫。先生曰,「后儒教人扐才涉精微,便谓上达,未当学,且说下学。是分下学上达为二也。夫目可得见,耳可得闻,口可得言, 心可得思者,皆下学也。目不可得见,耳不可得闻,口不可得言,心不可得思者,上达也。如木之栽培灌溉,是下学也。至于日夜之所息,条达畅茂,乃是上达。人安能预其力哉?故凡可用功,可告语者,皆下学。上达只在下学里。凡圣人所说,虽极精微,俱是下学。学者只从下学里用功,自然上达去。不必别寻个上达的工夫」。
24条,阐述下学、上达之间的关系。下学并无贬义。可以学习、可以言说,即为下学。这里可贵之处在于,提出圣人之学也是下学。学习是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学好那些看得见、听得到、说得出、想得来的,不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从下学里用功,自然可以上达,上达之学都在下学中。这既是方法,也是态度。
【30】问,「知识不长进如何」?先生曰,「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仙家说婴儿亦善。譬婴儿在母腹时,只是纯气。有何知识?出胎后,方始能啼。既而后能笑。又既而后能认识其父母兄弟。又 既而后能立,能行,能持,能负。卒乃天下之事,无不可能。皆是精气日足, 则筋力日强,聪明日开。不是出胎日便讲求推寻得来。故须有个本原。圣人到位天地,育万物,也只从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上养来。后儒不明格物之说。见圣人无不知,无不能。便欲于初下手时讲求得尽。岂有此理」。又曰,「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 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焉」?
30条,学生问学识不长进怎么办?高人教人从来都是举例子。这里举了两个例子来说明,一个婴儿成长,一个种树。前一个例子,独眠君认为,是综合了朱熹的“理气说”与《大学》中提到的“日新”方法,强调坚持不懈,每日用功,积累突破。也是强调开始学习打基础时,只管学,不要想没用的,如同种树,刚种上时,不要天天想着发什么枝,长什么叶,开什么花,只要细心培土勤勤浇灌,还怕长不出枝叶花吗? 这让自己想起多年前读书时的经历,那时天天胡思乱想,自己总结一句警语:多思无益,不如学。现在想来,自己所说的“多思”,其实就是这里文中“悬想”。
【31】问,「看书不能明如何」?先生曰,「此只是在文义上穿求,故不明。如此,又不如为旧时学问。他到看得多,解得去。只是他为学虽极解得明晓,亦终身无得。须于心体上用功。凡明不得,行不去,须反在自心上体当。即可通。盖四书五经,不过说这心体。这心体即所谓道心。体明即是道明。更无二。此是为学头脑处」。
31 条,学生问看书如何能明。什么是明?《论语·颜渊》中说“兼听则明”,《大学》开篇第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可见,明是一种较高的认识境界,需要多听多看,关注根本目的、规律、法则。仅知晓字义,是达不到明的层次,还应在道心上用功。道心即心体、天理。如何在“道心(心体、天理)”上用功? “须反在自心上体当。” 也就是说,学习需要换位思考,把学到的东西拿过来,从自己身上去验证、体会,看看是不是那么回事。这一点很重要,是“为学头脑处”。
【39】一日论为学工夫。先生曰,「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初学时心猿 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悬空静守,如槁木死灰,亦无用。须教他省察克治。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
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著,一耳听著。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 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方能扫除廓清。到得无私可克,自有端拱时在。虽曰『何思何虑』,非初学时事。初学必须思省察克治。即是思诚。只思一个天理。到得天理纯全,便是何思何虑矣」
39 初学者思虑过多,这很正常,应学习静。光是静还不够,还得省察克治。正如神秀禅师所言“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如灵猫伺鼠,眼看、耳听,一有发现立即扑杀,将心中可能干扰学习的杂念,一一扫除阔清,拔去病根,如此才是思诚。
【102】先生谓学者曰,「为学须得个头脑工夫,方有着落。纵未能无间,如舟之有舵,一提便醒。不然,虽从事于学,只做个义袭而取。只是行不著,习不察,非大本达道也」。又曰,「见得时,横说竖说皆是。若于此处通,彼处不通,只是未见得」。
102 条,再谈“为学头脑”,即学习的关键所在。关键在什么地方? 学不只是了解大义,而是知了要去行,学了要去习,并在行与习中观察、体会,即文中提出的“行著”、“习察”,而非仅仅“义袭”。此外,还要会触类旁通,懂得把学到的东西在不同的情况下去运用。
【103】或问,「为学以亲故,不免业举之累」。先生曰,「以亲之故而业举为累于学,则治田以养其亲者亦有累于学乎?先正云,『惟患夺志』。但恐为学之志不真切耳」。
103条,与学生讨论真正立志学习的问题。有学生说我得敬老爱亲,没时间学习。可能这个学生不用从事生产劳动。老师马上驳斥,那些边种田边学习的人耽误学习了吗?并脸色一正说,学习只怕没了志气,或者意志不坚定,没有真立志。我们虽不种田,但也是每天琐事缠身,更有家庭需要保护,也多有借口少学或不学的情况。读书至此,有汗颜。
【105】先生曰,「为学大病在好名」。侃曰,「从前岁,自谓此病已轻。 此来精察,乃知全未。岂必务外为人?只闻誉而喜,闻毁而闷,即是此病发来」。曰,「最是。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全是务实之心,即全无务名之心。若务实之心,如饥之求食,渴之求饮,安得更有工夫好名」?又曰,「『疾没世而名不称』。亦『声闻过情,君子耻之』之意。实不称名,生犹可补。没则无及矣。『四十五十而无闻』,是不闻道,非无声闻也。孔子云,『是闻也,非达也』。安肯以此忘人」?
105 与侃讨论学习大忌。好出名头,是学习的大忌。如何改正这个毛病,要一心务实,从而没工夫去好名。可见,好名之心虽说是“病”,是缺点,却是不好除去的,只能是做很多事把琢磨名声的时间给占去了。名大于实,没世无名,两种情况都不好。名大于实,在世时可以补过;而没世无名,就改不了了。后面纠正了对于“闻”的理解。《论语》“四十五十而无闻焉”,非闻誉,而是闻道,闻誉之闻,称不上达。
【115】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欲树之长,必于始生时删其繁枝。欲德之盛,必于始学时去夫外好。如外好诗文,则精神日渐漏泄在诗文上去。凡百外好皆然。又曰,「我此论学,是无中生有的工夫。诸公须要信得及。只是立志。学者一念为善之志,如树之种,但勿助勿忘,只管培植将去。自然日夜滋长。生气日完,枝叶日茂。树初生时,便抽繁枝。亦须刊落。然后根干能大。初学时亦然。故立志贵专一」
115条,讲立志、专一。以树为喻,树须修剪,根干才能长得大、长的快。学习要防止初学时过早分心。深以为然,独眠君正是分心太多,多浅尝辄止。
【252】一友问:「读书不记得如何?」先生曰:「只要晓得,如何要记得?要晓得已是落第二义了,只要明得自家本体。若徒要记得,便不晓得: 若徒要晓得,便明不得自家的本体。」
252条,从读书不记得怎么办,辨析晓得与记得,引出“自家本体”的概念。看似答非所问,独眠以为,这正是高人高的地方。读书提问题,特别是提出个好问题,并不容易。有时候问比答重要。如果上面的回答是怎么样就可以记得了,就没意思了。老师看出来学生提问没有提到点子上,所以进行引导和启发,读书不是死记硬背,记得什么,也不是知道某个道理,晓得什么,这两个都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要明确自己读书的初衷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