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到刘彦老师在群里边儿的,《听故事学心理学》,也心里也有很多的感慨,在现在一个应试的社会,一切把成绩当作第一位的整个大环境下。孩子本来快乐的童年被剥夺了,心情在跟别人的比较和成绩的高低中沉浮。还有很多成绩优秀的孩子到初中、高中都开始厌学,因为成绩是他唯一可以证明自己价值的地方,一旦成绩有了一些波动和退步,是他无法面对和承受的事情。他们缺乏对自己的肯定和认同,难以拥有真正的自信,也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造成心理崩溃。他们很容易把自己的情绪、心情和成绩相关联。成绩好就开心,成绩不好就不开心,比别人好就开心,不如别人好就不开,他的快乐被分数绑架。这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多么的残忍。
就像文中,举得这样的一个例子,一个男孩子很兴奋的拿着9O分的试卷去给妈妈看。妈妈开完以后问他,全班有几个考90分以上的,孩子说二十几个,妈妈说,那你高兴个屁呀,那还有,20多个,考90分以上的,小男孩儿,由兴奋变成诧异,有诧异变成了失落,其实孩子心中还是有很多的不甘心和不服气,跟妈妈说:“那谁谁,还没得90分呢,那还有谁谁没有得90分呢“!但是妈妈没有发现,孩子在为自己争取妈妈的肯定和支持,妈妈仍然在说:“那你怎么不和考的好的比,总是和这些分数考的低的比呢?“学习的快乐就在比较中被绑架、被扼杀。
其实每一个孩子,在他最初的时候,是不在乎分数的,他在乎的只是父母爱不爱他,老师爱不爱他。那么在一次一次的考试的中,他会发现,当他考得好的时候,爸妈的脸上是开心的,也才会有表扬和奖励;老师的脸上是愉悦的。他的内心才是温暖的,才会感觉到来自于父母和老师的爱,而一旦成绩不好,父母是冷漠的,老师也是生气的,觉得这一切都不应该发生,而这个时候他是感受不到爱的,感受的只是被批评、指责、冷漠和拒绝。渐渐的这个孩子,就觉得自己的价值和成绩相关联的。那么这个成绩也渐渐的成为他唯一自我评价的标准。
武志红老师说,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无法为自己而活,做事情不是为了满足自己内在的需求,而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同,因为每个人都有两个评判,价值的系统:一个是内在评价系统,能够享受学习的快乐、成就感、乐趣,有学习的自然的动机;而外在评价系统,把天然的学习动机切换为,为了父母而学习,为了老师而学习。过于的在乎成绩,快乐不是掌握在自己手里,而是在别人的口里、眼里,人生的快乐不是来自于对事物单纯的追求,而是来自与他人的比较。一旦觉得不如别人,就觉得自己是一个失败者。
其实不是一个自己自信的父母就可以培养一个自信的孩子,而是她在和孩子的沟通过程中,是否真正的去肯定和欣赏自己的孩子,这样父母的评价系统,也就会逐渐转成孩子对自己的评价,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有用的,有能力的。就像文中的这个孩子,当父母说“你高兴个屁呀!”那么孩子就会认为自己是不配开心、快乐的,也是没有价值的人。
那么其实当父母的说这些话,做这样的事情也是无心的,他不会想到自己这样的举动,就会给孩子带来一些伤害,会影响孩子的自尊自信和自我价值感,因为我们中国人都是特别的谦虚和内敛的,他们也是想用这样的方法去激励孩子更多的努力,更多的进取。然而事与愿违,当孩子在父母这儿得不到任何的肯定、支持、鼓励和欣赏的时候,他就会渐渐的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勇气。他也就会认为自己是没有能力的,渐渐失去学习的动力和自信,也会一天天的消沉下去。
不是生完孩子就可以做一个合格的父母,也不是把自己父辈的教育理念,拿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就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智慧的父母。孩子需要成长,家长也需要不断的学习成长才能跟得上孩子成长的步伐,爱孩子就给他需要的,让他成为真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