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太不像话了,磨磨蹭蹭的,还是个民兵吗?”,厂武装部部长韩兴泰大发雷霆,拍着桌子朝我吼道。原来厂里派我参加兰州警备区民兵通迅员学习班,车间直到当天要报到时才通知我,韩部长却误认为是我拖拉磨蹭没当回事。我没把车间的失误兜出来,而是自己承担了。只有三个来小时的时间,急急忙忙地回家捆绑行李及准备洗涮用具,下午一点半赶到厂一号口,有生以来头次坐上厂小车队派遣的小吉普车,急急忙忙朝安宁区水挂庄驶去。在车上我寻思着,为啥派我去?是否和我在厂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三十周年大会上,代表全厂民兵发言有关?厂里让铸钢车间民兵营派代表发言,铸钢就派了我。我起草的发言稿,武装部把关、宣传部审的稿,整个发言三分钟,民兵的壮志及民兵的气慨应表现的淋漓尽致,宣传部专事摄影的刘美芳拍了照片并加大洗印成大幅半身照片,与厂领导、工青妇代表的发言照片一起并列陈设在二号口的宣传橱窗里。
等到警备区水挂庄农副基地时,已经快两点了,行李放到宿舍里来不及打开,就火急火燎地到会议室里参加学习班开班仪式。主持会议的是警备区的宣教处处长,主讲的是警备区薛政委。参加这次培训的有四十名来自兰州市三县五区的民兵通迅员。七里河区的一共十名,分别来自兰石,兰通,综合电机厂,农机厂,阿干镇煤矿,轴承厂、修造厂,红星机械厂(红古区)等单位。其中电机厂的苏宪华(后来成为省团委副书记)比较引人注目,她当时也就十八岁左右,梳一对大辨子,人很活跃,到处能听到她银铃般的笑声。她自告奋勇承担了院子里学习班宣传黑板的誊写任务。黑板上的"热列欢迎来自三县五区的民兵通迅员","预祝民兵通迅员学习班圆满成功"就出自她的手,字体流利大方,在加上标语四周配上的花纹图案,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兰州警备区安宁水挂庄农副基地(暂且这么叫,我至今不知应如何称呼)有一个由三排瓦房组成的院子。其中两排瓦房座东望西,一排朝南,三排平房组成一个"u"形,中间有一个三四百平米的院子,四周只有一条土路与安宁东路衔接。院子的北侧有两百多亩地,全系是用条条田埂分隔而成的一畦畦菜地。菜地大小划一,排列有序(犹如是以排为单位的营部全体士兵的操场列队集合似的整齐?)。七里河组学员一共有十名,其中六个男的住在一间房里,六人里有兰石的我,阿干镇医院姓田的宣传干事,兰通厂小陈,轴承厂小周,农机厂小李,修造厂小许,还有一个是红星机械厂小陈。六个人里就老田和小李结过婚,新婚不久的小李安顿好行李,不等吃饭,就以家里有事为由请假,并说是第二天早上再赶来,说罢就猴急火燎地走了。我们实在难以理解,老田哈哈大笑,说等我们以后结婚就知道了。晚饭很丰盛,主食是馒头米饭,菜是韭苔炒肉丝,酱爆茄块,尖辣椒炒鸡蛋,豆角炒肉丁,汤是西红柿鸡蛋汤。主食特别是馒头管够吃。我们感到炒的菜特别鲜嫩,吃起来特别上口,按基地管理员的话是部队自己种的,用的是农家肥,从不用化肥和农药。晚饭后,我们五个人转悠到房前屋后的田间地头里去找风景。只见那,带刺顶花的嫩黄瓜撒娇似地在架子上随微风晃动着,茄娃儿害羞似的躲藏在紫色叶子丛中,架豆一嘟噜一嘟噜地悬挂在一排排杆架子上,韭菜像“母亲”似的用直挺的叶子护着那细嫩的韭薹“娃儿”......。我们穿过一棵棵挂满青涩尚未成熟桃子的桃园,穿过几排土坯民房,信步来到黄河岸畔。向西望去,隐约看到披着晚霞的七里河黄河大桥身影,朝东望去是夕阳西下只留下月牙状的橙黄色的额角,把当日最后的霞光泻在田野上泻在河面上。晚霞渐行渐退着,脚边是涛声依旧的不知疲倦向东流的黄河水。我们感叹万分,安宁区啊真安宁,水挂庄啊更安宁。我们喜欢这种安宁,但又不知道这样的安宁能维持多久?持续多少年?
学习班的培训课程安排的十分紧凑,十二天的时间里安排了四十多个课时,学习讨论时间将近二十来个课时,写稿实践将近八个课时。兰州警备区的宣传部领导及专业干事,甘肃日报,甘肃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社兰州分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驻甘记者站,解放军报驻兰州军区记者站,兰州军区"西北民兵"杂志社等新闻媒体都派来编辑,记者,甚至副社长,副台长,副主编等来给我们上课。关于新闻,通讯的概念虽在高中时接触过,但那只是理论上的一般性的介绍,而这次是感性上的系统性的,对我来感到非常新奇,收获颇丰。就拿如何写导语来说,甘肃日报的一个副总编就此讲了两个小时,导语的重要性、种类及写法等讲得活龙活现,获得学员的多次掌声。我至今还记得他举过五十年代初新华社一篇新闻稿的导语:“干部跟县长一起下乡去,干部踩坏了农民的田埂,农民骂他,干部大怒问你骂谁,县长走过来说骂得对!”,使人感到开门见山直破主题。解放军报记者站的总编讲如何写通讯时,如何将分标题如何呼应主题,他举了解放军报登载过的反映官爱兵的稿件的分标题,"想想站岗的战士冷不冷";"想想外出执勤的战士饿不饿";"想想熬夜加班的战士累不累",给我印象也较深。甘肃广播电台副主编专门用汽车拉来了录放机及音箱(那时这些设施体积很大),给我们播放了许多优秀的新闻通讯的播音稿件,他边讲边播放与广播有关的有声稿件。如有关焦裕禄,红旗渠(当时还未大张旗鼓宣传),好医生李贡等的长篇通讯,使人得到了优美文字及动听声音的双重享受,从那时起,我知晓了夏青,齐越,虹云,葛兰,林如等这些著名播音员,感到他(她)们不但是国家很有名的播音员,而且更是朗诵演播艺术家。自那时起我开始对如何写好广播通讯稿有了兴趣。
学习虽然很紧张,但晚饭之后到睡觉前的时间还是比较充裕,散步,聊天,吹牛,打扑克及讲故事可供学员选择。苏宪华提议我们搞讲故事比赛,讲着讲着,我成了讲故事活动的唯一主角了。我讲了手抄本"绣花鞋","梅花党","第二次握手",老电影"夜半歌声"等,由于是在民兵通讯员的宿舍里,我尽量让故事的主题向正能量方向靠拢。有时讲到紧张处听得苏宪华和另外三个女学员尖叫过,其他男学员也是面面相歔,讲到精彩处大伙哈哈大笑,有时把皋兰组的学员也吸引到我们的宿舍来了,有个水川的姓苏的小伙子非要与我互留通讯地址,他认为会讲故事的人文章写得也会好,非要拜我为师。
学习班最后一下午,两个半小时让大家在宿舍里写作业(新闻或通讯),下午五点半学习班开结业总结会。七里河的这几个学员意犹未尽地只好利用吃完午饭的中午一个来小时时间到照相馆合影留念。我们把七里河武装部的孔干事和基地管理员老刘也叫上了,从水挂庄坐公交车到十里店三站路。一路小跑到十里店相馆照完相已经一点半了,离两点上课(写作业)不到半小时,等了一刻钟,公交车才来,等下了车,只剩下五分钟了,我们赶快沿田间小路气喘嘘嘘跑回学习班,还是迟到了五分钟。后来警备区薛政委把把孔干事和刘管理员叫到他的办公室里狠狠训斥了一顿。因上次我做作业时已写有一篇,加上这次一共是三篇(两篇通讯稿,一篇言论稿),我稍加修改整理后,分别注明给“西北民兵杂志社”和甘肃人民广播电台,言论稿(批判林彪的)的投稿字样。我一人交了三篇,七里河组交了十三篇,是本次学习班交得最多的一个组。为此薛政委为了鼓励(安抚)我们,散会后特意和我们七里河组在房院后小桃林里合了影。
学习班结束后不到一个月,七里河武装部孔干事兴冲冲给我打电话,告诉我写的关于铸钢民兵营的通讯稿被"西北民兵"杂志刊用了,我也兴冲冲地告诉他,学习班上我写的新闻故事“十把刮刀的故事”被甘电台播出了,我写的批判林彪的言论稿被甘报社和甘电台先后采用了,而且我告诉他我是以民兵名义投的稿,他听了很兴奋连连叫好。但我没告诉他,我和恋爱对像头次见面的第二天中午,恰巧她从收音机里听到省广播电台正播送兰石厂民兵吕振华写的批判林彪的言论稿,为此她后来还特意核对这作者到底是不是我。
(华民忆往事连载之四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