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应当怀念板仓先生——观《恰同学少年》之感
江山五中 毛丽福
从来不敢随便崇拜一个人,也从不来不屑于崇拜某些人,最多不过佩服而已。由于姓氏的缘由,我曾佩服过毛泽东主席,岁月寥寥,看了《恰同学少年》之后,我首先第一感,就是发现自己不自觉中地崇拜起一个人来了。他就是毛泽东的恩师,杨开慧的父亲,长沙文学界的泰斗——杨昌济先生。崇拜他,不外于对他人格的崇拜和因他对毛泽东的赏识,更在于他对教育的认识。中国教育滚滚爬爬到如今,却总是还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边缘间徘徊,如果那些教育界的领导看过《恰同学少年》,我想他们应该汗颜了。因为早在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杨先生就已经非常透彻、细密地分析今后中国教育的一些出路和方法。
还好有个暑假(2007年),让我有空下载全集来系统地看完这部连续剧,这是我继去年的《越狱》,看到的最好的连续剧,我不禁为中国影视业能出这样好的片子给我们这些教书匠看,感到国人的自豪。
当然,对于杨昌济老师,我为什么崇拜,我也不是空穴来风,而是认真聆听了他对诸多老师的见解,和对毛泽东的赞赏,现摘录如下,望诸君共勉:
一、第3集,杨昌济老师本来去湖南第一师范,想向孔校长辞去任职一事,但碰巧学校老师对于毛泽东和蔡和森的作文进行激烈地辩论,于是便有了杨老师的一番解说:
评蔡和森的作文:《论小学教育》“文笔流畅,逻辑严密,于平实之中娓娓道来,虽然于全篇而言稍欠些起伏,不过一个考生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评毛泽东的作文:《普胜法,毛奇谓当归功于小学教师,其故安在?》“倒也新鲜。”——“文章之结构,论理之严密,尤其遣词用字这些细微之处,确实是粗糙了一些,”——“单以这些作文的技巧来看,这篇文章的确是不及上一篇,然则此文之中,越看越有一股压不住的勃勃生气,以小学教育之优劣,见战争之成败,国家之兴衰,纵横驰骋间豪气冲天,立意高远而胆识惊人!”——“文采华章,固属难能,而气势与胆识才是天纵奇才之征兆,此子笔下虽粗糙,然胸中有丘壑,如璞中美玉,似待磨金钢,假以时日,当成非凡大器。”
(笔者有感:一个老师,可以有美妙的文笔和精密的逻辑思维,但是却是更需要深邃的思考和对学生前途的正确预见能力。)
二、第4集,在湖南第一师范上第一堂课时,杨老师上的《修身》,“何谓修身,修养一己之道德情操,勉以躬行实践谓之修身。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说修身是一个人,一个读书人,一个想成为堂堂君子之人成才的第一道门坎,己身之道德不修养,情操不陶冶私欲不约束,你就做不了一个纯粹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精神完美的人,那么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作为也就无从谈起,你们会问什么是修身的第一要务呢?两个字,立志!
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人无志,则没有目标,没有目标,修身就成了无源之水。所以,凡修身,必先立志,志存高远则心自纯洁。”
(笔者有感:试想,我们从事教育的有多少人问过学生的志向?完整地分析过立志呢?)
三、还是第4集,还是杨老师的第一堂课《修身》,当毛泽东反问杨昌济老师的志向是什么的时候,杨老师说:“自闭桃源称太古,欲栽大木柱长天。杨某平生,无为官之念,无发财之想,悄然遁世,不问炎凉,愿于诸君之中,得一二良才,栽得参天之大木,为我百年积弱之中华,撑起一片自立自强的天空,则吾愿足矣。”
(笔者有感:什么是教师,什么是真正的教师?答案就在上面。)
四、第6集,杨老师给毛泽东私下开的第一课:《修学储能,先博后渊》,“一个年轻人走进学校的目的是什么?是学习知识,更是储备能力。孔子曰:质胜于文则野,文胜于质则史。就是说,一个人光是能力素质强,而学问修养不够,则必无法约束自己,本身的能力反而成了一种野性破坏之力;反过来,如果光注重书本学问,而缺乏实际能力的培养,那么知识也就成了死知识,学问也就成了伪学问,其人必死板呆滞,毫无实用。”
(笔者有感:相对于当今“以分为上,以能为次”的风气,这句话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很精辟。)
五、还是第6集,当毛泽东在杨老师家里学习到半夜,“儒家三纲之说,却属陈腐之论,船山先生的忠孝非以奉君亲,而但自践身心之则之说,于此即为明论,”“谭嗣同的《仁学》对此作以阐发,他认为个人奋斗,乃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即父子兄弟亦无可依赖,而我认为,个人奋斗的宗旨,就在于两条原则———坚忍。坚,坚者如磐石虽岁月交替而不移;忍,忍者如柔练虽因苦艰辛而不催。坚忍者刚柔相济、百折不回、持之以恒也。”“清谈不觉迟,恍然过三更啊。”
(笔者有感:把学生当人,就首先该从人格的培养立足,这番话让我耳目一新,难怪他们会不自觉中谈到半夜。)
六、还有还是第6集,杨老师在晨曦中“几十年的老习惯,清晨即起以井水浴我肉体,以圣贤之言浴我精神,是以精神肉体清清爽爽,方得以全新之我迎接新的一天嘛。”“一个人的求学之路上,比冷水更难熬,更严酷者不知有多少,若是连一点寒冷都受不了,还谈什么坚忍不拔。”“再说读书人静坐过多缺乏锻炼,这也是强健体魄的一种方式嘛。”
(笔者有感:杨老师昨天晚上还在向学生阐述坚忍真谛,第二天早晨就以其言传身教教导青年毛泽东何为坚忍,实在是我教育界历史一幕。)
七、第7集,关于顶撞国文老师袁仲谦事件,杨老师教育他:“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在这个世上人才易得,识才者难求啊,为什么呢?因为人都有个毛病,自以为是,凡事总认为自己是对的,看不到别人的优点,你比方说,袁仲谦袁老先生这方面毛病就不少。——怎么,你不同意我的看法?”(不说毛泽东,反说袁老师,让毛泽东始料不及,击垮其防线)
“你看,像你这样的学生,作文写得这么好,他居然看不上眼,这像话吗?不就是文章锋芒过甚,不太注重含蓄吗,这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毛病,值得这么抓住不放,就算是有毛病吧,你毛润之改不改,关他什么事?他怎么一而再,再而三地跟你过不去,这不是吃饱了饭没事做吗?你说对不对!”“还有,动不动就搬出什么韩柳欧苏,要人学什么古之大家,那韩柳欧苏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几百上千年,人人都认为他们写得好吗?难道你毛润之就非得跟上千年来的读书人看法一样。说不定你比上千年所有的读书人都要高明得多呢,他袁仲谦怎么就没有看到这一层呢?你说,他这不是自以为是是什么。”“最可气的是,他居然看不上梁启超的文章,那梁启超的文章有什么不好。就算比不上韩柳欧苏这么有名气,就算许多人都认为他的文章过于直白,只适合打笔仗,上不得大台面,那又怎么样?你毛润之偏偏要喜欢,偏偏认为他十全十美,他这个老师管得着吗?还要因此在课堂上当着这么多同学的面教训你,跟你争个面红耳赤,哪有一点虚心的样子,哪有一点容人的气度嘛。”
(话说袁仲谦老师的错,实让毛泽东感到自己的错,毛泽东何尝不是自以为是呢?同时,让毛泽东感到内疚。)
“仲老是长沙国学界公认的权威,在他的眼中,能得到第二名的成绩,足见他有多么地赏识你的才华,之所以定为第二名,也是因为在你的作文中,还存在明显的缺陷,他一次次指出这些缺陷,一次次降低你作文的分数,乃至降到四十分,为什么?难道他看中的第二名写出的文章就真的只值四十分吗?”“一个老师当他碰上自己非常欣赏的有才华的学生,却又总也看不到学生改正缺点的时候,他会是什么心情?我告诉你,五个字,恨铁不成钢。”
(笔者有感:批评学生,真的是很简单的吗?不,要真的像上述那番推心置腹的话,让犯错的学生真的从心底懂得自己的错,了解自己的不对,那真是太难得了。)
八、第8集,面对毛泽东一次摸底考试偏科情况特别严重,本科八班全体任课老师在讨论激烈的时候,杨老师说:“毛泽东的成绩,我也看过了,总的来说,凡社会学科的课,他是门门全优;而非社会学科的课,成绩不理想。你可以说他是一个偏科的学生,也可以说他是一个独擅专长的怪才,如何看待这个学生,实际上就是如何看待我们的教育。我国之教育,向来就有贪大求全之弊,就以我校为例,部颁教育大纲规定的那些课程可谓面面俱到,从国文、历史,到法制、经济,乃至农业、手工,文理农工商无所不包,如此驳杂而主次不分的功课设计,这科学吗?这种恨不得将每个学生都培养成全才、通才的教育模式,本来就为教育界诸多有识之士所诟病。”“他(毛泽东)是一个非常肯思考,也非常善于思考的学生,他的着眼点从来就不局限于个人之修身成才,而是把自己的学业与社会之发展、国家之兴衰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样的学生你怎么可能用僵化呆板的应试教育来框死他,而要求他面面俱到、门门全优呢?”“孔子不辨五谷,武穆不读兵书,爱迪生小学都毕不了业,拿破仑算不清两位数的乘除,这世间大才少通才啊!我们这些教书育人的先生,又何必为苛求几门功课的成绩,而硬要扼杀一个个性如此鲜明的学生的天性呢?”
(笔者有感:学习不是填鸭子,应该因材施教!)
总之,《恰同学少年》向我们展现出了一种优秀的教书育人形象,即如杨昌济、孔昭绶、徐特立、黎锦熙、方维夏等等教师,他们既教书又育人,他们告诉我们这些从事教育的三点道理: 言传身教、教书育人(为师之本);尊重个性、因材施教(教学之法);志存高远、修学储能(育人之道)。
如今的中国教育也一样,只有把把教育学生学习知识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与民族振兴联系起来,让学生以为国为民培养人才为己任,在倡导学生多学书本知识的同时,重视对学生道德品质、社会责任和参加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那样,我们就会问心无愧于自己的教师称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