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李笑来的这本《把时间当作朋友》,有一种奇妙的感觉就是,仿佛被打通了任督二脉。对于时间管理这个命题,大多数作者会从方法论、管理术入手,教你一种管理时间、节约时间的方法,但是却很少能够体察到,作为大部分的读者而言,根本就没有办法运用好这些方法论。
或许原因有很多,但归根结底只有一个,读者的心智尚未开启,尚不能很好运用这种方法。就好像一本九阳神功的心法秘籍,给普通人看根本没有用,只有给已经有了内功基础的张无忌看了才能发挥心法的巨大威力。
李笑来高屋建瓴地从思维方式、心智、大脑等方面入手,教给我们的根本就不是一个时间管理术,也不要被书名《把时间当作朋友》给欺骗了,其实他教我们的是,如何开启一个人的心智,如何管理好我们自身,如何获得自身的成长。
开启心智
心智的开启,其实就是俗语所说的“开窍”。我们不用过多纠结什么是心智的开启,或者其定义是什么,只需要理解,心智的开启,是世界为你打开了新的一扇门。李笑来以小时候报名计算机班为例,他妈妈比较开明,觉得这玩意有用,就花了在当时看来是一大笔钱的10块钱报了名,而别的家长就觉得这东西没什么用。
结果,这不起眼的计算机课程在李笑来的脑海中埋下了编程的种子,这项技能在他后来出版《TOEFL核心词汇21天突破》这本书时发挥巨大的作用。你看,蝴蝶效应就这样不经意间发挥着作用了。
埋下种子,等待日后发芽结果,这是一个有心智的人会做的事情。而没有心智的人,只会偷懒、侥幸、等待,奢望着天上能掉下一个苹果。这两者有着本质的不同。
有心智的人,会乐于尝试学习新东西,踏入一个个新领域,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不同知识的交融以及不同领域经验的整合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焕发出不一样的人生。
美国前总统里根就是一个跨界高手。大学毕业后,里根成为一名电台体育播音员,他拥有出色的表演能力,仅靠球场传来的收报机文字讯息就能在广播室靠发挥想像力来解说比赛;因他出色的表演能力获得好莱坞的一次试镜,成功进入了华纳兄弟电影,当起了电视和电影演员;当演员的途中还服过兵役,当过空军,后来又去当电影协会的主席,还当过州长,最后去竞选美国总统;最终在竞选中击败卡特而获胜当选第40任美国总统。
里根走的每一步都为下一步做好铺垫,砌的每一块砖都是他成功的基石。我想,里根未必从小就有当总统的伟大理想,或许只是他的一个不经意间的小念头在说,“要不我去试试那个看看?”走出去了,你开启了一个新世界;不走,你仍然停留在自己的小世界。
所以回到开头说的,如果心智尚未开启,看再多的时间管理术还是没有用的,因为大脑还依附于原先那种旧思维,还是旧思维的傀儡,旧思维的本质就是不想改变。大脑仿佛在说,“这方法好是好,但我做不到,我不想改”。你没办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而李笑来的方法不是温柔地叫醒,而是粗暴地上来就打,打到你服。你看,这一下子就当了主人,控制了你那不服管的“大脑”。我们要控制我们的大脑,大脑并不是我们,大脑只是“属于”我们而已,主仆关系很重要。
现实的真相
书中谈到,什么是现实?现实就是把鸡汤给倒了,不扯那些励志的、煽动性的文字,只把赤裸裸的现实给你看。那么,关于心智方面有哪些现实的真相呢?
第一个真相就是“速成绝无可能”。
这个结论结结实实地扇了很多喜欢速成的人的脸,包括我。无论在何种领域,只要涉及学习提升,我都喜欢研究速成的方法、快速的捷径,因为理由很简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用正确的方法,才能取到最快速的提高。
但事实是,为了走捷径而浪费大量的时间在寻找捷径上,反而裹足不前。而且,即使找到了捷径,往往也是需要投入大量的练习的,并非可以一步登天。所以,诸如《××7天从入门到精通》、《21天练成×××》等等,都是扯淡,无非是夺人眼球的营销文案而已。
喜欢速成是人的天性,人无一例外地喜欢立刻得到反馈,得到满足。但事实就是这么冷酷,有些事必须花费时间和精力下去,才能收获。我们必须告诫自己:我需要时间,我没办法一蹴而就。
但是,另一方面,入门是可以速成的,而且必须要做到速成!迅速掌握某领域最低必要知识然后持续实践,是很有必要的。在领域的门外不停敲门但始终迈不进去,毫无意义。什么是最低必要知识?打个比方,滑雪的最低必要知识就是身体重心放低,双脚内八字减速,八字越大,减速越明显。只要掌握这丁点儿知识,你就能滑雪了,你就入门了,你就能体会到高速冲下山坡的那种畅快淋漓了,你也就开启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第二个真相就是“交换才是硬道理”。
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想要一样东西,就必须用另一样东西来等价交换。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因此,想要获得精进、获得成功,也就没有速成的一说了,都必须拿时间和精力来换。起初,没有能力、没有经验、没有关系,怎么办?只能拿自身现有的东西去用、去积累,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再去换。
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工作能力不见得有多强,薪资要求反而一大堆,嫌这嫌那,觉得公司亏待了自己的才华。殊不知,自己有几斤几两,公司全看在眼里,工资的高低就是自身价值的最直接体现。所以,与其自怨自艾,不如花时间去积累,假以时日,能力长进,市场自然会给予公道的价格。这就是等价交换。
第三个真相就是“完美永不存在”。
完美是一个借口,是很多人拿来辩解自己为什么完不成任务的借口。或者,他们说要追求完美,所以一些事情没法做到完美的时候,不如不去做。或者,为了追求完美,大大延误了项目进度,导致最终项目失败。
无论哪种情况,完美都是无意义的,只有把事情做完成了,才是真的有意义。在把事情做完的前提下,再来努力追求完美。完成比完美重要。
第四个真相就是“未知永远存在”。
就科学而言,我们似乎习惯永远有未知的存在,但是就我们正在学习的某个领域而言,如果有一星半点的未知因素在那儿,会让我们徒增不少压力。在编程语言中,无处不在的“foo”、“bar”等无意义的怪词,新手可能就此卡壳,摸不到头脑。在英文阅读理解中,某些词汇反复出现,但你就是不知道它是什么意思。
我们不能在碰到未知的时候就钻牛角尖,想方设法立刻弄懂这个未知因素,其实很多时候往往是徒劳的。有些问题在当下就是无法解决,就是一直以“未知”存在,也许在不久的以后,会以“灵机一动”、“醍醐灌顶”等形式突然领悟。在未来的某刻解开当下的未知,其实代表着你一直在积累,一直在成长。
第五个真相就是“现状无法马上摆脱”。
世界上80%的职业并不依赖于天分,更可能甚至几乎只依赖积累。
如果你现在的工作并非你的理想,就敷衍了事地凑合着上班,并骑驴找马想换份工作,那么即便你找到了你的梦寐以求的工作也是从零开始、毫无竞争力,最后只不过是一切清零,重新开始。
接受现状才是最优策略——有什么做什么,有什么用什么;做什么都做好,用什么都用好。不要常常觉得苦,而要想办法在任何情况下找到情趣——快乐是一种本事。
第六个真相就是“与时间做朋友”。
与时间做朋友的方法很简单: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如果做的事情是正确的,效率低一点也没关系,因为一直在进步。
怎么判断所做的事情是否正确?核心只有一个:看它是否现实。
上面提到的几个真相都是现实可观存在的,不得不坦然面对并且接受。通过思考反省,我们会越来越善于甄别不现实的念头,进而摆脱它们的影响。
你所谓的阅读能力,只能算“识字”
学习是作为人一生都无法回避的话题。如果我们不想沦为社会边缘人,就必须学习新东西,才能与这个社会接轨。现在的年轻人,如果说不懂点互联网知识,不会玩微信,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很多人讨厌学习,缺少主动学习的意愿,除非是社会大潮涌过来,其他人都那么做了,那么他才会被动地学点东西,做一个后知后觉的人。书中谈到一个例子,说是李笑来鼓励他朋友花10分钟去学习一下Google搜索的通配符,但是朋友仍然不愿学,觉得没什么用。
因为很多人还是不明白,学习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一个行为。越早投资学习,因时间和复利的因素,自身获得的成长越是巨大。
学习,或者具体来说,学会一项技能,无论它多少简单,学会了之后总能够给学习者带来些许不同。一旦有了这个原点,有了这个最初的萌芽种子,或许今后的发芽就是时间问题了。
《盗梦空间》里就谈到了“植入”的概念,在脑海中植入一个观点,之后就会慢慢深根发芽,最后改变当事人的观念和想法。我们学习某个东西也是一样的道理,开始并不知道它是否有用,但如果这新东西真的有用,那对我们而已就是开启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
所以,千万不要拒绝学习!
学习的方法有“试错”、“观察”、“阅读”,还有“思考”。用试错去实际地感知世界,用观察去学习标杆,用阅读开拓心胸视野,用思考去开启心智。
从学校毕业后,大部分人的成长依靠自学。自学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从理论上讲,一个人本科毕业之后,应该有能力自学所需要的任何知识。
自学能力的基础是阅读理解能力。很多人不承认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有多弱,事实上所谓的阅读能力只能算是“识字”而已。
阅读看起来简单,其实做起来很难。阅读的时候,大脑需要甄别筛选各种信息,对于有用的信息还需要记忆,旧知识和新知识还要作对比,达到融会贯通。所有的这些能力,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是长期练习的结果。
除了阅读,写作能力也在自学能力中占据重要位置。这里的写作指的是写出简洁、有效、准确、朴素、具体的说明性和说理性文章的能力。这种能力很多人非常欠缺。
自学不是目的,目的是要将所学的东西转化为真正的价值,这就需要我们去实践所学知识。学英语而不用,是学不会英语的。任何东西都一样。
自学成才的路并非一帆风顺,而且也大不可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因为学习的进展和学习的时间并非成正比。起初学习效果非常明显,但是到一个阶段以后,成长非常缓慢,甚至停滞和倒退,这就是高原期,只有继续积累,才能量变实现质变,继续突飞猛进。这样的循环一直存在,成长曲线就在这样曲折中上扬。
烤箱能够主动避孕——相关性和因果性
虽然我们贵为最高级的智慧哺乳类动物,是地球的主宰,但是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不愿意思考的。在能够思考的那一小撮人中,大部分又不能正确地思考。结果就是,社会上的大部分人群是盲从的、无独立思想的、跟风的。囤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网络上屡屡广为传播的各种谣言,也正说明了这个问题。
怎么做才能避免盲从?首先是要避免掉入思维陷阱,要明白什么是概念不清。如果你和某人聊天,总感觉频道不对,对话鸡同鸭讲,那么很可能你俩对某一个概念的认识是不一致的。所谓的狡辩、偷换概念,正是因为对话过程中偷偷替换了主体概念。
另外,还要懂得分清因果关系。分清因果关系并不简单,因果性和相关性往往混为一谈,不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就很容易走入误区。
比如,“戒网专家”陶宏开说:中国80%的青少年犯罪与网瘾有关。
你能据此说出网瘾会诱导中国青少年犯罪?不能。因为缺乏对照组,也就无法判断网瘾是不是犯罪的理由,是不是唯一的理由,是不是最重要的理由。如果此时恰好中国80%的青少年又与贫穷有关,那么引发犯罪的到底是贫穷,还是网瘾?这里就犯了归因错误,犯罪的发生是多因素的,不能把理由强加到某个单一因素。
再比如,台湾在1975年的时候曾经出现过一些社会问题,有不少高中的少女未婚先孕。大家都知道,这对少女的身心伤害都很大,于是台湾当局就尽量想办法提高她们的避孕措施的意识。一开始当局就先调查生活中有哪些因素影响着青少年主动采取避孕措施,通过调查研究,最终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结论:烤箱对青少年是否主动采取避孕措施影响是最大的。家里拥有烤箱的话,这家孩子更倾向于在越轨时做避孕措施。这结果听上去非常荒唐。
仔细想想,你也应该能想到真实的原因:大家都知道,烤箱并不是一个家庭烹调的必备工具,而且上世纪70年代时它的价格也不便宜。所以,那会儿凡是买了烤箱的家庭,夫妻收入都不错,而这些家庭的孩子受教育也会更好一些,更倾向于对未来有更多的考量,也就更懂得如何保护自己。所以,买烤箱和主动避孕之间的高相关性,是因为它背后还存在着一个决定性因素,那就是经济水平跟由此带来的受教育程度。这就是一个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的好例子。
不得不说,无法正确地认识因果关系,是造成现在互联网谣言满天飞的其中一个原因。另外,还有双盲测试、自证预言、逆否命题、举证责任等等,多了解一些都能增加我们思考的独立性,就能够多一分独立思考,少一分盲从随大流。
兴趣不一定是最好的老师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激励着我们将事情做好。但有时候,情况正好相反,是因为我们把事情做好了,才会产生兴趣。
有些事情我们没兴趣,恰恰是因为那件事情我们做不好。因为做不好,挫折感强烈,所以才越来越不喜欢做这件事情,最终结果就是兴趣全无。
所以,对一件事情有没有兴趣,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得去做好它,把它做好了,自然而然就会产生兴趣,而兴趣进一步促使我们继续投入努力,形成了正激励循环。
很多人刚好相反,先是对某事萌生兴趣,试着去做做看,做的过程中碰到一大堆困难,渐渐就退缩了,兴趣也消磨干净了,这件事情也就无疾而终了。别人问起来就说,“这件事我提不起兴趣”。整一个负激励循环。
有没有兴趣,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坚持做下去,做出成绩了,自然就有兴趣了。所有学习上的成功,只靠两件事——策略和坚持,而坚持本身就是最重要的策略。
坚持的过程中,方法究竟有多重要?其实以大多数人的坚持程度之低,根本用不着谈方法,坚持到底就是最好最优的方法。方法在此时已经不重要到几乎可以忽略的程度。
浮躁的社会,大家都在追求速成方法、找捷径,但忽视了事物的本质——速成绝无可能。越是高深的技巧能力,越是不可能速成,不停地在方法与方法之间切换浪费时间,还不如认准一种方法,即便不是最高效的,但只要坚持下来,同样能取得非常惊人的效果。慢,反而是快。与其不停寻找方法,不如现在开始,马上行动。从现在开始,总不会太晚。
以上就是我在阅读李笑来《把时间当作朋友》的一些心得感悟,与大家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