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2005年接受了TTT Master Trainer的认证,至今已经12年。
近年来,随着企业对TTT(培训师培训)的需求越来越大,我开始意识到,我学到了一项如此重要的技能。
曾经有一位企业大学的高管说,他感觉今后所有的培训都将是TTT(培训师培训),因为无论是师傅带徒弟,领导管下属,服务提升、营销业绩,归根到底都需要培训师技巧。他用的“所有”这个词,似乎瞬间将比例提到100%,这让我心里一惊。
前几日与一个客户探讨2017年的内训师团队培养方案,她一直笑称自己在培训管理上属于理想主义者,不满足于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灵活,更追求高瞻远瞩的完美。虽然也许并没有真正的完美,但这种理想主义,却促使她和她的团队不断思考和探索内训师发展之路。
这次沟通对我启发很大,在这里将部分内容整理出来,由于我所接触的大多是金融服务业,行业特点明显,仍希望供企业管理者、内训师们借鉴参考。
01
企业先天基因
决定了内训师是否重要
我所接触到的企业,几乎无一例外的组建了内训师团队。
然而内训师们真的在发挥这种“内生力量”吗?这就得看看企业基因是否有“内生力量”这个染色体。
信用卡现在几乎人人都有,它是一种快速迭代的产品,你办的可能是汽车卡,她办的是携程卡,过了几年你可能注销了汽车卡,重新办了星巴克联名卡……
某银行的信用卡品种多、覆盖面广、市场反馈好,他们的员工对自己的信用卡产品特别自信,因为他们不是简单模仿市面上的他行卡种,而是自己通过对市场的调研、对客户的研究,来推出每一个新卡种。
正是因为该行信用卡业务的独特性,很难从外部获取培训资源,因此必须要发展自己的内训师团队,来总结提炼出自己的信用卡产品知识,传递给员工成为销售技能,从而转化成商业成果,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需求。
因此这种“内生力量”的基因,决定了他们的内训师团队极为重要。
我所遇见的内训师们,待遇也各不相同:有的培训结束之后根本没课可上;有的却专门被安排多少天工作时间来完成内训转化,还享受培训津贴,培训评估成绩被列入绩效考核,同等情况下优先考虑提升……仔细想来,这都和企业基因有关。
02
企业发展阶段
决定了内训师如何培养
在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内训师的培养土壤是完全不同的。
例如在企业的初创期、扩张期,常常需要应接不暇地解决各种问题,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来反思,因此无暇去做内训师团队培养。
一旦企业遇上发展瓶颈期,这往往是内训师团队发展的契机。
例如,前几年由于某个地区出现了经济崩盘,同时银监会停止审批新网点,某地方银行持续了几年的快速扩张期戛然而止,业绩受到很大影响,为了突破业绩发展的瓶颈,开始引入咨询公司。
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咨询项目小则几十万,大到几百万。
做咨询项目是个无比折腾的过程,折腾完了,更崩溃的是,咨询公司一走,立刻打回原形,原来是怎样还是怎样。为什么呢?百思不得其解。
既然外求无效,便转为内求。
然后企业又进入了下一步探索期,静下心来看看自己到底有些什么积累,哪些是值得传承的。在这种情况下,内训师团队应运而生。
当看到内训师的培养计划发出来,大部分报名的都是有着强烈自我发展意愿的员工,因为内训师培养项目在真正为企业创造价值之前,首先是员工个人能力受益。
事实也是这样,内训师团队建设的第一年,课程往往聚焦内训师在个人表达呈现方面的训练,帮助提炼个人经验。内训师项目中涌现出很多优秀的个人,获得各种发展机遇。
但是如果内训师项目只培养了个人,而未对组织产生价值,这个项目显然是无法交代的。
于是,内训师团队建设的第二年,往往开始探索组织经验的提炼。这时会想办法邀请业务部门老大参与到内训师项目中来,贡献想法和建议,从部门和条线开始着手整理组织经验,希望内训师团队能够帮到业务部门绩效提升,从而更加凸显内训师项目的价值。
第三年,进一步探索内训师团队发展,似乎既要提炼组织经验,又要发展员工个人能力。
于是内训师项目开始趋于成熟,设计也复杂有趣多了,例如:
第一阶段:通过各种形式,筛选真正有意愿有能力的内训师人选;
第二阶段:以业务为单位,以课程为单位,来打磨精品课程,有时会以课程开发或者课程大赛的形式来进行。这一阶段以内容为主,暂时忽略人的表现力,因为一个课程出来是希望复制给多个内训师的;
第三阶段:同时聚焦业务内容,更聚焦人的表现,既出人,又出课。往往会组织讲师大赛,真正达到组织经验传递和人才培养的目的。
03
内训需求大小
决定了内训师贡献的价值大小
内训师团队建设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打造,花去的物力、财力、时间不计其数,那如何才能真正地发挥作用,产生价值呢?
内训需求越大,复制和传播越有意义,内训师越能贡献价值。
例如保险行业的培训一直做得很好,这里面有个很重要的需求就是保险从业人数众多,产品迭代快,业绩导向明显,反过来促使内训师团队生生不息。
大多数银行在做转型辅导时,一开始都借助于外力,一两年之后,在合作中总结出经验教训来,便也开始把方法技术内化给内训师们。
然而真正要把内训师用好,需要做各方面的协调,例如工作时间调整、匹配额外的人手、相应的津贴、制度、及时的跟进和帮助等等。
无论是企业的培训部门还是企业大学,都希望真正地助力企业发展,成为帮助挣钱的部门,而非只是花钱的部门。
这个角色转换是一个长期的、痛苦的、探索的过程,而内训师团队建设项目正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探索,在帮助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中,不断体现自己的价值。
--- E N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