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和行政制度下产生的附属品。校长老师总是把自己放在一种统治者的角度上,称作管理学生。但是学生往往是正直的,简单的,或许可以称作是正义的。这样的学生是有个性的,是不好管理的,所以他们就采取自制的方法。就像是基层民治,村民自治一样。在我的眼中,其实就是他们面对这种现实和淡定的一种恐惧和苍白。他们知道自己无法从一种虽然合法但是不合理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管理。社会上盛行的就是一种浮躁,交易,利用,买卖的风气,学校在这种制度的管理下,在这种风气的通话下,又怎能脱身自保?
一说这个问题就容易收不住,这或许是学过社会学的缘故。现在总是会不自觉地认为自己的专业是社会学,而不是社会工作。或者我已经俨然把自己当做一个社会学家了。社会学到底给了我什么,我到现在也没想清楚,唯一确定的事情是,两次社会学的考研都没成功,现在从事的工作也和社会学没有什么关系。每当遇到人问我的专业,我都说是社会学,我已经拿社会学当做一个挡箭牌了。
接触社会学的过程我已经在前面的文章中说过,我想再赘述。每当思考,接触社会学的意义时,脑子中真是一片空白,不知道他带给我什么好处。逢人问起,就说是学社会学的人对社会的了解比较深刻,这一点或许是事实。但是,面对中国这种国家来说,社会发展的这种规律性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被所谓的中国特色打破了,所以寻找这种规律变得比较困难,而且对这种规律是否适合中国社会的怀疑也逐渐多了起来。正是因为这种变异的中国特色,所以学社会学的人对中国的社会真的不一定很了解,因为对中国社会的了解是通过亲身体验和人生经历决定的,而绝对不是因为读了某人的某本书就对社会了解了,更不可能就能比别人更好地在社会上立足了。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以前总是依仗着自己比别人多读了几本书就觉着自己的社会经验比别人丰富了,真是个笑话。倒不如说,我的某些社会经验是我舅舅教给我的,因为我经常跟着舅舅接触某些场合,自然而然的对那些场合和处在场合中的人之间的关系和做法有所了解。现在看来,我所接触到得那些东西只不过是这个关系社会的九牛一毛而已,真正的东西我还没看到,真正的有用 的关系我没有。
人能够始终向前发展,是由于人总是有一些自己期望的目标,并不断的为之而努力。这些目标是不断变换的,目标也是随着人生经历的不同而不断变化,由较低的目标逐渐变高,甚至于给自己建立了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我在大学的时候,给自己制定过很多很多的目标,到现在看看,过程我还可以接受,但是我不明白在这些目标的指引下我得到的结果却是很让我失望的。我认真地进行了一些反思,可能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就是我的目标多重性。我往往给自己设置多重目标,又是生活上的,又是心灵上的,等等。其实真正能够成功的人,往往都是面对一个目标锲而不舍的人,他们专注于这个方面,不受任何人的打扰,那种投入的精神是所有最美好的体验之一。我曾经说过一句话,人的危险感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没有选择,另一个是有两个以上权重相当的选择。而且后者是最危险的。那是的转台或许就是处在最危险的状态之中。其次就是我的目标过于高远了。说实话我对我的目标根本没有一个很清晰的概念,也从没有很好的认识。这种目标只是被现实的压迫和困窘而驱动产生的,或许没有我的兴趣所在。但是,我就把这种目标强加给自己了。强扭的瓜不甜,这句话到现在我算是明白了一部分了。我明知道自己不太适合这样的选择,但是还要一意孤行,或许和我的性格有一定的关系。别人有很好的家庭背景,可以过很好的生活,而我自己却要通过自己的奋斗来获取,或许奋斗了也不一定能够得到。而我又是在一个溺爱的环境中长大,当我对家庭的索取超出了家庭的承受能力时,矛盾便产生了。现实已经无法给我这种别人的生活环境,我自己现在又无法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这自然而然的就变成了一种目标,一种向往,而且为了平时不痛苦,宁肯把自己整个地埋在这个目标的沙子中,不愿拔出头来。所以我现在对任何关乎我的目标我的前途的事非常的在意,也希望有人能共同地谈论这些事,因为他们能给我带来一种希望,一种可能性,一种前进的动力。而面对与目标无关的一些事,我选择远离,我把生活的一些事都归咎于这个目标的未实现。所以我选择我称作的孤单。
人是一种类似于青蛙的动物。其实人的生活一直都是被一些无知蒙在鼓里,还自以为无所不知。只有当这种无知导致现实的生活产生代价时,才会发觉。我也是这种动物,就像是家人说的不撞南墙不回头。当你急切的想获得某些东西,然而无法得到时,才发觉现实是多么的急迫,自己的经历和知识是多么的匮乏,这个时候才愿意让自己谦虚下来,因为真正地感受到了痛苦。真正厉害的人总是把自己置于一个较低的位置,但是能洞察一切。人并不总是理性的,一种自我的感觉有时能够牵引着人的路,这叫做感性。这种感性有时会在现实的残酷中破灭,所以不得不拿起理性的武器去对待。这个感性破灭的时间段,认识非常痛苦的。大学毕业的前一两年肯定就是处于这种由对社会的感性到理性的变动之中。现实的生活之困窘和别人生活的富足相比肯定会对自己的内心有冲击,而我们又容易把自己在学校中带来的自我意识赋予现实,认为我的自尊高,我的学历高,其实那些都是学校中的符号,在社会中只能是一种美丽的幻想,社会要现实的出乎我们的想象。其实这种对现实的认识不是一时半会儿自己能悟到的,是需要通过不断的对现实接触得来的,一层一层的剥去社会美丽的外衣,露出那羞于启齿的一面。当你穿过这些丑陋,无助,困惑,深入地体验,进而做到这些丑陋之上之时,痛苦就化作一种成功感,一种超越,一种平淡。认识的过程也是艰难的,有代价的,这是一个产生痛苦的过程。
当然,这个转变的过程即使是认识,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但是一旦认识到,我们便是值得庆幸的。原来的时候,我悟到一个道理,实力产生吸引力。吸引力是人人都想要的,但是并不是人人都知道吸引力是从什么地方来的。有人认为吸引力来自于外表,认为美丽的长相和打扮就能产生吸引力,但是那只能产生短暂的审美吸引,持续的时间不会很长。有人人为是时髦的动作与行为,这些不过是吹动的风,不会总是停留。我感觉,吸引力是实力产生的。当然这种实力可以表现在多种不同的方面,比如艺术上的杰作,商业中的大额等等。这种实力带来的不仅仅是一种生活上的富足,更是一种人格上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在任的一种感性的引导下会变成一种高大的形象,或许被神化,或许被无限的渲染。这是因为当你具有了实力,一方面你能从内心的角度用人格魅力抓住别人,另一方面,你也能用你掌握的资源抓住他们,因为没有自主性的人,往往容易对别的有实力的人产生一种依附性。这就是实力产生吸引力的两个方面。作为自己来说,我现在只是在人格方面略有一些感悟,但是在现实的资源控制方面还是一个起步者。真正的伟人是在人格和资源控制方面都强有力的人。人格不一定代表一种主流媒体宣传的价值观,也可能是某一种个性。个性在这个年代已经发展成为新的潮流,或许可以称作价值观的相对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