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吴相对论】第339-340期:“剩女”是怎样炼成的?

问题

为什么说互联网令现代人拥有了史上最多的选择伴侣的机会和史上最大的在茫茫人海中找到真爱的可能性?

什么是准熟人社会?

通过互联网扩大交际范围为什么是低成本、高效率的?

什么是媒婆的盈利模式?

在信息不够发达的情况下自由恋爱为什么是危险的?

互联网为什么只能提升情侣的适配性但不可能永久解决适配问题?

旅行、装修、子女教育为什么会成为伴侣分手的主要原因?

为什么说互联网只能给我们足够的信息却不能给我们足够的智慧?

与选择伴侣的判断力相比成功的婚姻为什么更需要自省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最近呢,过年的时候有一天晚上,也不知道哪里手痒,然后发了一条小微博,没有想到这条微博产生了平常的10倍的功效。那个震撼力之强大,是什么东西呢?就是我问大家,我说:如果2013年,你只能做一件事,你会选择做什么?结果呢,很多人都说:我要结婚,而且一看,都是女的嘛,要嫁掉。于是第二天我又发了一个微博,结果能量又翻了一倍。说呢:如果你想嫁人的话,那天正好是2月14号这个情人节之前的一晚上,我说如果你想嫁出去的话,请到我这里来举手。2800个人过来举手。呵呵……因为平常嘛,我们这个微博呢也就几百个人回复,两千多个人我觉得很奇怪,而且一看都是善男信女啊,都不是那种不靠谱的人,都不是那种僵尸粉,你知道吗?就是有很长的那种发言的记录啊,你看他平常关注的还有哲学啊、文学啊、《冬吴相对论》啊这种。呵呵……这种东西,我很诧异,原来中国想嫁的女孩儿那么多,那么疯狂。

那一次我们碰到一女孩儿,她说她结婚了嘛。我说你是成功人士啊,成功的把自己嫁出去的人士啊!其实真的是“剩男”“剩女”,这很难听这两个词,我也很反对这两个词。

这不能叫“剩”,人实际上是曲高和寡,这个意思啊。他主要是他的出价过于高……她出的价过于高,所以就没法出嫁,也不能叫“剩”,是吧?

但是呢,你知道我看着这些人的时候,我的内心的感受是什么吗?我说你们太不珍惜得之不易的自由啦。你现在跟谁约会,你都是合法的,你还要怎样?

是哪一年的光棍节,陈朝华发了一条微博--愿天下有情人都成光棍儿,你懂的。

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反过来人家也可以这么说了,是吧?谁是饱汉子,很难说的,是吧?根据缘分这个角度上来说呢,一个人在什么年代结了婚。他的婚姻状况怎么样,他的人生怎么样呢?有某种程度上的命运性所在。是吧?就是有很多人,你觉得他特别优秀,就是你不知道为什么是这个样的。但是反过来看,你发现总是有C男配A女的情形出现。

尤其是最近,我发现好几家媒体--广播的啊、电视的啊,那平面的不用说啦,都在讨论这个话题,就春节期间,租男友回家,现在成了好多单生女士一个很大的开销,因为你要不就不回去,单身的人其实挺好的,只有在过节的时候会觉得难受。

每年的情人节的时候,我都会开车跟我老婆去看别人在街上吵架,每年都有,呵呵呵……我经常在节目里面以前也分享过呵?就是呢,我观察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其实从整体的幸福指数来说,有伴儿和没伴儿的是差不多的。真是差不多的,因为现代……

但是他就说在这个时间节点上,你可以去无视很多东西,你可以去对各种习俗鄙夷不屑,但是节日这个东西他太强大了,当鞭炮响起的时候,你无可抗拒地意识到新年来临了,要不你只好躲在屋子里头,这种感觉你的内心不会强大到能够说服你自己说:这无所谓。你不愿意关在屋子里头做宅女,那你回家跟父母团聚,团聚--马上有一个很重要的一个使命,或者说推不掉的责任,你必须要嫁出去,尤其是到了28、29,二字头快变成三字头的时候,这种巨大的危机感袭来的时候,你就意识到租一个男友,跟父母有一个交代。

我有一个好朋友曾经跟我说过一个事儿。他说:扛着,过了35岁就好了。你理解吗?他说有些时候其实只是一个习惯问题,事实上来说呢,我最近看那个商业周刊啊,就是《BusinessWeek》中文版,它讲过一个事情,它讲在美国有一些互联网站透过大数据运算和后台测试以及一些机制,令到人们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你认真想想我们谈恋爱的过程,基本上来说,在你想谈恋爱,有能力谈恋爱的时候,周边能够给你选的顶多不到10个,少则3个,多则10个,也就是这样子。就人家还能available,你还available,你也可以谈,人家也可以跟你谈。然后就碰在一起了,很快地就完成了所谓的这个人生的一个大事情。中国人在这个事情上也不是很严肃。那么,这个事情就引发了一个问题。实际上我们现在正在进入一个状况,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比我们的父辈要在这一辈子认识多可能十倍、一百倍的陌生人。就有各种机会接触到。这是人类历史上所不曾有过的。所以我们就有可能在茫茫人海当中找到一个真正合适我们的人。

这个互联网的特性之一,它就是造就一个准熟人社会。或者叫类熟人社会。就是说,我们其实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交往半径它是不会变的。意思说你有四、五个顶多六个死党级的朋友。再往就是一般的朋友、亲戚、朋友,再往后呢是熟人,然后半熟人,再陌生人。是这样的一个同心圆的一个圈子。但互联网呢它并没有让我们的这个交往半径真正的扩大。它只不过是让我们的可能性在延伸。事实上能接触到十万个人了。但是呢,你的心其实也只能容下六到八个人。

就是这样,人自身的交往能力,这是一个最后的一个限制。

但是,互联网它能够把外围的、大量的陌生人以一种非常低的成本,以一种非常高的效率,让它可能进入到我们的很里面的那个圈子,甚至是可以迅速地成为你的死党级的,也有这种可能。

为什么现在大家都害怕这种人肉搜索?人肉搜索的本质就是说它是在熟人和非熟人之间保持的一个状态。过去我们说知根知底,在农村里头可以这么说。

如果是在早一点,像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前的那种单位的大院里头,那你是知根知底的。现在也不行,你的邻居是什么你也不知道。我们知根知底耗费的那个成本啊其实是很高的,这个时间成本。你是要跟他住好长时间才可能知根知底。但是现在互联网它能够让你的知根知底的这个成本变得非常的低。大家尤其是借助于这种群体的智慧,就能把你戴几块表……

就把你的保险箱的很多事情,都给你挖出来了。

互联网使得我们的选择的可能性变得非常巨大。不是十倍、二十倍,不是几百倍,甚至是……几万倍的拓展。

就跟我们的父辈是完全不一样的。在我们父辈看来是匪夷所思的一些事情在我们身上都在发生。

所以呢我观察了一个现象,这个现象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下一part回来再和大家慢慢分享。

为什么说互联网令现代人拥有了史上最多的选择伴侣的机会和史上最大的在茫茫人海中找到真爱的可能性?什么是准熟人社会?

通过互联网扩大交际范围为什么是低成本高效率的?

什么是媒婆的盈利模式?

在信息不够发达的情况下自由恋爱为什么是危险的?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什么会导致脱媒化?

互联网为什么只能提升情侣的适配性,但不可能永久解决适配问题?

由于60后、70后呵,甚至80后早期的人呐,还是在人际圈子当中,最多是朋友介绍的人里边去谈恋爱。其实我们可以就自然交往的人际圈子,而现在是一种虚拟交往的。

以前你能够适配的人群不多。所以很多人在谈恋爱的时候呢,实际上就差不多六十分以上,可以就行了。不能讲究就将就。其实在你取之范围很小的时候,绝大多数情况其实都是将就的。甚至很多人,据我观察。就是因为两个人在一个单位里面。因为单位要分房子了,如果两人结婚的话分到房子的几率比较高,于是呢,就结婚了。这种情况太多了,是吧?我们九七年毕业嘛,九六、九七年还有所谓的单位分房子这一说,后来就没有了。就是中国人的婚姻其实是在一个非常小的范围之内选择。当然也不止是中国人,全世界人都这样。但是,以前有所谓的媒婆这种制度,这个媒婆她撮合的人多啊,她会有很多的比如说门当户对呀,包括八字啊。当然现在我们看八字是很不科学的东西了,但是它有些坐标。包括她对这些人家庭的了解呀,诸如此类,可以提高彼此之间这个度。

它是这个信息时代来临之前出现的一种信息和服务中介。它一方面它收罗了大量的需求信息,另一方面也搜罗了大量的供给信息。同时它在这两个配对的时候,它能够给你提供所谓的那些服务、八字啊,所有这些。它的盈利模式就来自于这种拼缝嘛,来自于这种需求对接嘛。

现在由于这个信息技术的发达导致一个什么东西,就是叫脱媒化。那就是脱离媒人;脱离媒介的这样一种状况,我们可以自由恋爱了。但是在信息不够发达的时候。

自由恋爱可能是危险的,你还不如有个媒婆呢,以前起码还有父母互相看着,是吧?其实父母互相看着很重要。我现在做父母了我就意识到了。不能随便让孩子轻易地自由谈恋爱,他懂什么啊?我们以前觉得自由谈恋爱很重要。为什么这样说?梁启超,就最近我看了一本解玺璋先生写的《梁启超传》,梁启超先生9个孩子都很成功,包括婚姻也很成功,事业也很成功,那梁启超就在关于自己孩子的事业、读书以及谈恋爱这个事情上就有个观点,就是说你不能强迫他跟谁谈恋爱,但是其实你是知道这个人更合适的,所以你要营造某种氛围,慢慢撮合他们。大概在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又没有媒婆,父母又不是很了解这个东西,然后这两个人随便谈恋爱了,而又没有互联网这样一个大数据的支持,所以它处在一个过渡期里面的悲催里面。以后的人不会了,以后他可以选的,以前我们都十个人里面选,以后是十万个人里面选,那又不一样了,是吧?

但十万个,我们说数据本身是不重要的,数据在没有数据挖掘能力、开发能力、加工能力的情况下,它实际上是一堆垃圾,是一堆废料,就像石油,原油是没有什么用的,必须要开采提炼。你说的这个《商业周刊》的这个文章,它其实是讲这个大数据挖掘对于婚恋的适配性有一种非常好的优化和提升作用。

许多很担心的女孩子应该转变一个人生观,因为你们正在面临一个巨大的机会浪潮,我以前在中学的时候有一个很好的同学,我觉得她特别优秀,有一天她告诉我说他去了百合网的时候,我好诧异啊,因为她是我以前中学时候的女神,心里面的,你知道吗?正是因为她以前条件太高、太高,而且她说见到的人还真的挺好的,来的人也真是认认真真谈恋爱,正正经经的人士哦,我一下子就觉得心中啊,替另外一些结婚很不幸的人呢产生了悲悯之心。我的这个没有结婚的同学,她现在就有机会去在很多优秀人里做选择了,所以我的核心重点就是不值得大家感觉到很悲催。应该有一种欣喜若狂,迎接一个新时代的来临,这是我今天主要的论点。

对这个观点是部分同意,部分反对,而且反对的成分多一点。

的的确确我们获取最优质化的信息的可能性增加了,我们搜索成本降低,但是它在现实当中有很多限制条件,比如说在互联网里头是没有空间距离这一说的,但是在现实生活当中,它是有空间距离的,它虽然不是在物理世界里头认识的,也是通过虚拟空间认识的,但是最后能够成功牵手的往往是跟空间距离是有关系的,这是有调查数据的。

甚至好多就是那个隔几个街区的。当你在网上结识一个很好的女孩的时候,你发现她是在异地的时候,这障碍还是存在的,最重要的是我们只能获得充分的信息,但是我们不能获得充分的智慧,就是在判定我适不适合于对方,对方适不适合我的时候,它不完全是靠计算机能够计算出来的。这就人的这种直觉的判断力,这一种相处的智慧,这是计算机永远教不会你的。

我最近写了第二封给自己儿子的信,其中就谈到关于谈恋爱这个事情,我说在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里面选谁呢?选性格温和的人,其实我后来发现呐,其实婚姻这个事情啊最重要的还不仅仅是爱不爱的问题,两个人只要不互相讨厌,时间长了其实可以建立一种很亲密的友情关系的。一只狗在你们家待的时间长了,它要是死了的话,你都会很难受的嘛,是吧?甚至一个主持人天天在你们家电视机里面出现,时间长了你也觉得他也是你们家的一份子。这个是很正常,以前我们大学学传播学讲过这个事情,所以电视主持人不能像电影明星一样,很有距离感,他关键是亲切感,不需要很聪明,他只要诚恳就行了,像你们家里的人。所以在这个情况之下呢,关键是要选择性格好的人,爱不爱这个事情慢慢都会慢慢磨合起来,爱的人过段时间你不会那么爱了不爱的人过段时间他也会比较亲和,会到一个中间点。但这个人的人格是变的很重要了,温和一点啦,永远保持尊重啊,永远保持礼貌啊,永远有一定的这个涵养啊,在审美上有一定共同的追求啊,这个东西很重要。尤其就是美学适配性这件事情,我后来发现在婚姻当中这个特别重要,以前我们也讲过一个事情,就是两口子买了房子装修完了就可以离婚了。

这个离婚的概率有几个高峰期,一个是旅行。旅行的过程当中就想离婚,所以钱钟书先生说好多旅行结婚是结了婚去旅行嘛,他觉得应该是先旅行后结婚。旅行的过程当中又遇在这种陌生的、有很多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你如何应对,遇到困难的时候你是怨天尤人还是相濡以沫,这个是很容易暴露出来的,很多人是结完婚去旅游,回来就离婚。然后呢装修的时候,两个人的那种……

审美趣味。这种审美趣味、价值观的冲突好像是一个很软性的东西。但是它实际上人与人之间的最终的那种冲突,它是挥之不去的,魂牵梦绕的就是你的价值观。你居然搞个格子的那个布铺在我的桌子上,我都疯掉,有些人看见格子会疯的,你知道吗?

池莉写的那个《来来往往》里头,就有一天男主人公看见那个女主人公穿的那个衣服,他平时也没太注意,当他的妻子虎视眈眈地到他的那个办公室去要跟他讲道理,当着同事去吵和闹的时候,他看见她的那个打扮是如何的不适当,她把上衣噎在那个裙子里头,让她的那个游泳圈毕现无疑,然后……然后抹着那种……她身上散发出来廉价的那种……雪花膏还是香籽油的那种气味,最重要的是当他看见他们家的那个房子……那是什么--喷塑,红红绿绿的那种喷塑工艺啊,现在都没啦,然后那个冰箱上放着一束那个塑料花,都落满了灰尘,冰箱的那个把手上系着一个手绢,这时候他就突然意识到,他说眼前的这个女人已经把他和他自己的家已经糟蹋到什么样子了。他突然有一种非常强烈的震撼的感觉,后来他就恶狠狠地说了一句:“你不知道你已经糟糕到何种地步!”就对他的妻子说。当时她妻子都气得都吐血了,倒在地上,就这样一种状况。你看他最后讨厌她是审美上。

一个男人取什么样的女人是他的品味的表现,一个家庭有什么样的品味取决于这个女人的品味,你想想看这句话说的很深刻啦

旅行、装修、子女教育为什么会成为伴侣分手的主要原因?

为什么说互联网只能给我们足够的信息却不能给我们足够的智慧?

价值观的冲突为什么是人与人之间最本质、最顽固的冲突,审美趣味为什么是一种结识自己人的暗号?

什么是大拇指领导力?

选择性格温和包容的伴侣为什么尤为重要?

与选择伴侣的判断力相比成功的婚姻为什么更需要自省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两口子啊会分手的两个原因:一个就是旅行;一个是装修。其实还有一个,就是子女教育,80%以上的中年的家庭争吵的主要原因是对子女教育上的问题。因为两个人尤其是只有一个孩子,是吧?那把这个孩子教育成我那样还是你那样的,甚至我们家那样的,还是你们家那样的,哇,这完全就是两套世界观的冲突。

价值观的这种冲突其实是非常顽固的,它像个死结一样的。最终你会发现所有的问题都不存在的时候,那个东西就开始显现,就在公司里头和在我们人际关系里头,有一头沉睡的怪兽,这个怪兽就是价值观的冲突,平时呢你有一些外在的问题需要解决,你要挣钱……要生存,所有这些问题都解决的时候,那个东西就开始暴露出来了。开始苏醒了,就像大象闯进了那个瓷器铺,那就是把你的整个的生活、苦苦奋斗来的那些成果给你搅得乱七八糟。美国有一个电影,我忘了那个名字啊,他的那个电影搞得有点魔幻现实主义,当两个人吵架的时候吧,男的后面跟一群人,女的后面跟一群人,它是两个家族之间的,两群人的吵架,是两群人的,甚至是两个人靠在床上,就在那儿吵架的时候,后面都是站着一群,其实这一群人就是你所随身携带的价值观在那儿冲突,你不知道的。

在互联网上我们可以有一些各种适配性,其实应该加入一个指标,这个指标就是我们喜欢什么东西。我曾经看过一个很有意思的行销案例啊,讲台湾曾经有一个电影院,有一段时间盗版横行的时候,台湾的电影院也受到冲击,他们呢就做了一件事情,就是把这个电影院变成是一个交友俱乐部。

它经常会让你们喜欢看同一片电影的人,让你们互相认识。其实我后来发现喜欢看同一种电影的人是很容易谈成恋爱的,一个电影其实投射你的梦想嘛。这就心理投射,审美本身它是一种我们内心里头预装的一个暗号,当一不小心因为某一个作品或者某一个场景,你们因为这一个暗号而相遇的时候,你会觉得--咦,自己人,马上就有这种感觉。但是我要说的是审美它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谈恋爱的时候审美占很大的成分,花前月下,柳暗花明。都是因为审美而走到一起,但是我们的人生分为节日型的人生和平日型的人生,但大多数时候是平常状态的,你在节日状态下的那种共识、那种默契能不能够在平时适用,这是很大的一个问题一对男女在审美上非常投合,走到了一起,但是其它的还有很多的指标,由于它并不契合,最后是闪亮登场,黯然退场的事情特别多,是吧?说到底还回到你说的那个问题,就是性格的温和包容。

什么叫“温和”,什么叫“包容”?

这个我们各种各样的书啊太多啦,都在讲这些东西,其实都没有讲清楚,什么叫“温”;什么叫“和”;什么叫“包”;什么叫“容”?这个越思考,你觉得里头的内涵非常深厚。

“温”它是介于冷和热之间的,一杯温水,温的价值就在于是它的温度跟我们自身的温度的适配性,你说一杯凉水和一杯开水跟我们自身的温度是不适配的。37度,我们就把它叫温水,你接触它的时候,它是去掉了它的个性的,这叫温。我们身体的任何一个器官我们是很少意识到它的,当你意识到它的时候就意味着它生病啦。所以我们跟人相处的时候在某种程度上要做到你好像不太存在,这个感觉。他不是不存在,他是跟你之间融入了,在某种程度上是淡化自身,但是他的的确确又是存在的,他的重要性就在这里头。以前我们讲到过一个叫“仆人领导力”,好的领导者他应该是那种像仆人一样在这个组织里头从事那种服务型的领导,很多人就没有意识到他的重要性,但是一旦他不存在的时候,你就马上意识到这个组织出了大问题。这是赫尔曼·黑塞的一部小说,他就写了这么一个仆人领导者嘛,他是一个化妆成一个仆人一样的在领导一个登山队,后来那个人要离开的时候这个登山队瘫痪了。原因就在于其实他是真正的领导者,但是呢,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当他没有的时候,你才意识到。我们跟人相处的时候应该是好像在某种程度上你不存在,但是你又实实在在的在那儿。

中国古代啊去形容一个君子,就如沐浴春风啊,春风就是既不冷也不热的那种风,就是它慢慢缓缓在你身边的时候呢,你觉得一点没有压力。

仆人型领导还有说“大拇指式”的领导。有一点法医知识就知道,如果手伤残的话,这四个手指如果断掉了,他的伤残程度,就比如这是二等残废,如果是大拇指要断掉了,那是一等残废。如果没有大拇指的话,一个手你能做的事非常少,你试一试。但是呢我们平时意识不到。不觉得大拇指是重要的,这个君子就是这样的,首先“君”就是领导者,君子他带有主动性的,他在暗中在引导着某种东西,但是他又是一个仿佛不存在的,就谦谦君子。“和”就不用说了,“和”它就是说总能把意志性的东西能够一体化,能够“综”和“合”。

和而不同,不同但是能和。match到,就默契啊。就你突出的地方他正好可以主动性地调节往后缩一点点,你不够的地方他帮你补上。这样的话呢从整体上来说变成了是一个完整的。但是掰开来看,大家其实是正好互补的,这种状态其实特别好。

衡量一个人具不具备那种“和”的能力,说话和不和气,办事是不是有这种和而不同的能力,就是有一个词是能够表现出来。

英语当中啊,这个人频繁地使用and,不使用but,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嘛。就是我跟你说话的时候,我即使不同意你的观点的时候,我不说but,我不说但是,我说and,而且就是他在说了跟你说的不同东西,显得像是补充性的,让你心领神会到他的观点,他的原则性是不放弃的,但他的界面是非常地友好的,他不是跟你处于一个对立的状态,这叫和,和而不同的意思就是在这里头。但你想想我们现在计算机非常的发达,我们可以搜罗所有的信息,我们强大的这种数据挖掘能力能够找到那些跟我们隐秘、适配的这些人,但是最终这个人跟你具不具备适配性的话,还是只有你自己能够知道。

还有一点就是说我们作为一个人他不是一个评判者,就是不是被动的在这个地方来评判说你适不适合我,实际上一个更重要的能力是什么?我适不适合别人,我们很多时候在婚姻关系当中经常会想用我的价值标准来改造你。你父母是怎么教育你的,当你说出这句话来的时候,你其实是用你的价值准则在规范对方,而且是不遗余力的想改变对方,你想想这个跷跷板游戏永远是没有终止的,那最后除非是大家都不玩了,从这个跷跷板下来,就这个婚姻结束,是吧?我们在衡量两个人是否合得来的时候,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就是--一种自省的能力,和自我调节的能力,而不是去评判别人改造别人和调整别人的这样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在很多时候它不但没有好处,反而是有坏处的。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似乎产生了很多的可能性,你会选择到很多,但是当我们走出去适配的时候呢,不仅仅是那些硬指标,更重要是一些性格、审美和情趣、文化上的这种适配性。而且除了别人适不适合我们之外,我们也要考虑我们是不是适合别人,这样的话呢才能会寻找到一个更完美、和谐的一个相互的关系,这个问题其实我觉得它不仅仅是在家庭当中,其实在人与人之间,包括父与子之间,包括公司同事之间呢同样引发我们的思考。

当今社会为什么会出现大量优质,但在婚姻市场却无法达成交易的剩男剩女?

什么是归隐谬误?

为什么说企业和婚姻的失败都是一种整体失败,参与其中的每个人都有责任?

不相处、相互评价为什么总是一个企业和一个家庭走向衰落的原因?

女性越优秀越成功可选择伴侣的范围为什么就越小?

为什么高帅富的本质是富,而白富美的本质是美?

当今社会男性对女性的价值期待与女性对自我的价值塑造产生了怎样的错位和偏离?

为什么很多女性努力追求很多东西是男性不在意的,甚至对男性来说是具有负价值的?

为什么说现代社会男性心理的慢增长导致女性对男性如父如兄的心理诉求无法满足?

儒家哲学为什么认为君子之道始于夫妇?

为什么说大部分的人际冲突都是因为双方角色定位模糊引起的?


之前谈论过一个话题,就是关于男女适配性的问题。然后在中场休息的时候,其实有位朋友在旁边听的时候,他就提到一个话题,他说所谓的一个好的关系,有一个指标,就是你是不是因为和他(她)在一起之后更爱自己了,更觉得自己每天变得越来越好了。我想这个标准其实真的挺好的,就是这些东西其实是他(她)提供给你的最大的价值,这种关系就会越来越好。所以君子也是,就是说如果一个好的人,他应该让对方感觉到自己很棒。

这里头有一个问题,就是当两个人或者一群人在一起,大到公司小到家庭,其实一个网络里头,对方的表现形态他是在这个场里头表现出来的,尤其是在两个人形成的这种关系里头,对方的表现形态跟你的表现是直接相关的。

但是我们常常会陷入到一个什么样的困局呢?就是我们在评判对方的时候,往往把自己是摘出去的,没有意识到说如果两个人的关系出现了问题,如果这个关系失败了,其实是整体失败,是这个场的失败,甚至是你在这个场里头你是负有主要责任的,顶多是一半对一半的责任。但我们常常是,这是一个普遍的一个心理现象,就是“归因谬误”,就是当遇到一个成绩的时候,大家一起做出来了,那么每个人都会过高地估计自己在这个成绩当中的份额,如果是一个问题出现的时候,大家都会过低地估计造成失败结果的自己的原因,就是做成了都是因为我,做差了都算是因为你,顶多是90%,一九开。你想想每个人都是这样,你是这样的,对方也是这样的,这个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以前我们在读商学院的时候,有个老师做过一个测试嘛,问全班同学,如果你认为你是这个全班同学里面最优秀的20%的人请举手,结果全班90%的同学都举手了。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

这样就发生了一个我们没有意识到的变化,相处变成相互评价。一个公司最后走向衰落,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家不是在相处而是在相互评价。

那婚姻当中那就不用说了,当两个人进入评论阶段的时候,变成职业评论人的时候,那就离这个关系的解体不远了。但是评论它是一种瘾嘛,刚开始的时候你不自觉地就悄悄地染上,后来就对它的需求、对它的剂量就越来越大,最后变成一种评论化的人生,那就非常可怕了。

由此我就想到了一个话题,比如说现在的剩男剩女现象,为什么会出现大量的优质的但是没法成交的价值?

我们把这个做一个正面的解释,其实不是剩女,实际上是由于她的出价过高,导致这个需求低迷,最后就没法成交的这样一个状况。

为什么会存在这种呢?从婚姻没有开始之前,就谈恋爱的阶段和寻找对象的阶段到结婚以后,“评估、评论”这样一个隐性的作用力,是一只我们看不见的手,在作用于我们。

前两天我就听人在讲那个“剩女博弈经济学”,它是从博弈论的角度在讲为什么会出现剩女这种现象,那就完全是一个经济上的一个算计了,到最后就是“丙男配甲女”嘛,就是甲乙丙丁。为什么会出现丙男对甲女?它是不配的。

甲等女的是绝对不会下嫁给丙男的,但是最后人生就很尴尬,你最不愿意面对的事情往往就是你不得不面对的。那你只有两种选择,次优化选择就是不结婚,你不可能说去迁就嘛。在股市上不是有那种“站岗”的人吗?在那高位解不了套的在那站岗的人,其实剩下来就是那些站岗的人。它是怎么形成的呢?

就是我们对自身有一个价值评估。我是什么样的。比如说,我是高帅富、白富美。其实这两个很有意思。高帅富的本质是富,白富美的那个本质是美。所以有一回我听说某个富二代,说一夜之间变成了什么什么丝啊。我觉得不对啊?这一夜之间只是他爸爸破产了嘛,他不会变矮吧?还是挺帅!但是因为他没有富了,所以他就不再是……没钱的,再高再帅也是鸟丝啊。因为社会对男性就是成功嘛。不管是他成功还是他爸爸成功,反正是成功跟他相关,就可以。再高再帅,其实都是一个附加值。这个附加值可以说是个无关紧要的。一米六五,只要你有钱,也算是高的。

但女性呢,这里头就有问题了,你知道吗?就社会对女性的一个价值期待,首先是她的美。但是在现代社会又出现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很多女性啊,越来越希望自己像男性。仅要美,而且还要富,也还要成功。这个时候男性对女性的价值期待和女性对自己的价值塑造,这二者就发生了一个偏离。这样就是女性对自己的价值总的评估啊,就跟男的对她的价值评估就产生一个错位。错位就是你很在意的东西,往往是男性不在意的东西。

或者甚至是你在某种程度上你的价值在有些男性看来它是一个负价值,对他来说是个负价值

但是你绝对没有意识到,绝对不会去迁就,不会去下嫁,去委屈自己,因为所有的奋斗就是为了一个更高的价值嘛,而这种更高的价值简单的说,有点画蛇添足,你知道吗?

你花了很多的精力去做那些在对方不认为重要的事情。

这不是说歧视女性。女的不要去有事业。不是这样的。

但女性呢,就是你做了这样的事情的时候,你为你个人实现价值和在这个男女交往当中的所呈现的价值不完全同步。你要做一些资产剥离以后,你在整个市场上你才是平衡的。你不要把这个东西太当回事。但是呢,有时候你对男性来说,你的这些价值你想剥离都不行。比如说你是个女博士。你怎么剥离啊?是吧?

你不作个男教授,你根本没有办法有心理优势。

当今社会为什么会出现大量优质但在婚姻市场却无法达成交易的剩男剩女。

什么是归因谬误?

为什么说企业和婚姻的失败都是一种整体失败。参与其中的每个人都有责任。

不相处,相互评价,为什么总是一个企业和一个家庭走向衰落的原因?

女性越优秀越成功,可选择伴侣的范围为什么就越小?

为什么说高帅富的本质是富,而白富美的本质是美?

我们现在提到了一个从经济学里面讲到的问题。他可能会引起大家的一些不舒服。但是必须要让大家意识到这个事情是有这样的一个情形的。就是说有一些女性即要争取在婚姻里面的幸福,又要争取自我价值的实现,但是呢,由于千百年来人类的恶习,尤其是男性的恶习,很多男性还不习惯和一个既漂亮又成功的女性相处,所以,当一个女性越优秀越成功的时候,她可选择的范围就越小。

女性自己的价值评估体系跟男性的价值评估体系发生了偏离。但是她自己意识不到。

有一个经验公式啊,很可能是不对的,但是它反映了某种现象。就是说,男性觉得跟自己适配的这个年龄,就是他的年龄除以二加七。比如说二十岁的男性,他认为跟他适配的对象是十七岁。二十二岁呢,就是十八岁,是吧?

而且这个公式我发现很有意思。如果是很小的时候啊,那不叫恋爱了,就有好感。比如说一个十岁的男孩,他会对多大年龄的女孩感兴趣?十二岁。

男性的年龄很小的时候是倒过来的。到十五岁的时候,十六岁的时候是相等的,差不多。过了这个年龄,差别就有,但是不大。但是后面的你就有问题了。比如说,四十岁男性,他就喜欢二十七的了。

这就是差别就很大了。但是你想一个二十七岁的女孩子,她钟情的男性的年龄段肯定不是四十岁。所以两个目光是没法交汇的,所以你始终还是在按照一个27岁的女孩在寻找。那后面更可怕了,这个年龄差别,也许这个公式不对啊,但是我们就用这个公式来说明,就是我们男女双方的视线是很容易错位的。

互相看不见,看不见就消失了嘛,是吧?所以呢,从另外一个理性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事情,它可能会引发很多的不舒服。但是呢,的确他说明了一个现象,就是其实所谓的两者的关系,他没有谁对谁错的问题,他就是适不适配的问题,而这个适配代表了各自的立场、角度和视野,如果立场、角度、视野、价值观它不匹配的话,它自然而然就合不到一块去。

这正是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经常会陷入到的一个困境,就是我们意识不到我们的评价体系跟对方的这种错位,从而导致--就是谈不来嘛,就鸡对鸭脚,最后就陷入到一种僵持的阶段。现在有一种现象,在美国有专门的书讲这个东西:说一对男女,岁数相当的话,在女性看来这个男性出现这种幼稚化,就不太像个男人,就女性对男性的预期啊,除了学历啊、收入啊等等外在的这种期待之外呢,他还有一种就是心理上的,就是如父如兄如斯的这样一种期待,多多少少会有这种。就即使这个女的能放下身段,比如说我三高--高收入、高学历和身高啊这种三高女性即使她能够放下身段的话,他对男性在心理上还有一个诉求,而在现代社会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就男性他有点慢生长在心理上。比如说过去弱冠20岁啊,就在传统社会里头18岁,他就是成人礼了,现在18岁还没上大学呐,很多28岁才博士毕业呢,还两眼一抹青呢。

就是有一点不是逆生长,他是慢生长,尤其男性在心理上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在一个相对和平、富足的社会里面,男性的挑战是不多的,所以他在心里上的成长的动力也没有那么强。反过来呢,女性又对男性有一种更伟岸、更成熟、更包容的期待。就是说我希望这个男人是我爹,但其实这个男人老是演儿子。

那男人反过来了,其实男人对女性的角色是这个样子的,也希望她既是妈,也是妹妹,也是女儿,他也希望她扮演这三个角色,但这个女人总是在不恰当的时候扮演了不恰当的角色,于是呢两方面都形成了那种对立和冲突。

我认为,因为大家对自己的角色和对方的角色之间的不明确导致了很多问题,所以我有一个朋友曾经提过建议:

他说啊,既然男人希望女人又是妈,又是妹妹,又是姐姐,又是女儿;

女人呢也希望这个男人又是爹,又是哥哥,又是儿子,那好了,今儿呢我们两抽签,呵呵呵……

明确一下。今天你是妈,我是儿子,咱就按照妈和儿子的游戏规则来玩,这样的话大家就明确,有剧本,你知道吗?最害怕每个人都在演王家卫的电影,都不知道自己在演什么。呵呵呵……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我举这个例子,想说明什么呢?我想说明就是说实际上大部分人际上的冲突,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不清楚自己在这段关系当中,在这一刹那间应该是什么角色,也没有让对方清楚地知道这个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剧本的问题,或者说乐谱的问题,总谱的问题。一个交响乐队它之所以能够演奏出很动听的乐曲出来,他首先是有总谱的,还有指挥在那儿。他反复地排练,管乐、弦乐、打击乐它之间的那种配合,当你要进入一个高声部的时候,我相对来说我的节奏要随着你,同时我又不能压着你,它是一种非常灵巧的那种适配。

所以指挥家很重要。最重要的是它不能够犯规。剧本也是这样,如果你是王家卫的那种电影,他基本上没有剧本嘛,是吧?即兴发挥的。他就要求你每个人的功力要非常的深厚,同时也要求你自我约束的能力也很强。我们过去,中国古代,特别讲适配性,因为我们讲和嘛,比如说俞伯牙和钟子期,俞伯牙为什么最后要摔那个琴,是因为那个人死了,没有人听得懂了,那就把那个琴给摔了。在《庄子》里头有一个故事就是一个人的那个鼻子上有白灰嘛,另外一个人用斧头一下子劈下来,把他的那个白灰给去掉,但是鼻子一点都没有伤,后来别人就问那个拿斧头的那个人啊,说你给我们表演一下,他说不行了,那个人不在了,就是那个鼻子不在了。

所以这种适配性是一个完整的事件,缺了哪一方都不行。

所以孔子在他的所有教育里面呢,他就讲到一个人的定位的问题,就是说君要做君做的事,臣要做臣做的事呢,这样的话大家才好;如果臣想做君的事,君想做臣的事呢,就乱了。

定序和定位是一个结构和一个系统能够稳定的很重要的原因,我认为当今中国很多的家庭出现问题的原因就在于

这个女孩子在长大的过程当中她一直活在她父亲的角色下面,她习惯了做女儿,

那个老公一直活在她妈的那个序列里面,他一直习惯了做儿子。

好了,一个女儿配上了一个儿子,他们俩在一起的时候,就产生了一个各自对对方诉求和自身扮演角色的这个不匹配,我希望你做我的爹,但是呢,你非要做我儿子;我希望你做我妈,你非要做我女儿,于是就存在问题。

这还不可怕,可怕的是她有时候要做女儿,有时候……要做妈,随机的而且是。它是随机的。这个就像我们经常看到那种笑话里头那个回答三个问题,如果按顺序回答那是对的,但是一旦错位的话,就会很好笑。就有很多这种笑话,就是如果只有一种,就一个咬定了要做儿子;一个咬定了要做女儿,这个它只是一种冲突,那还好,就怕多种角色之间的任意搭配以后,那个混乱就来临了。

其实一个大家都墨守的剧本,是对于关系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在家庭里面,在企业里面也是如此.

当今社会男性对女性的价值期待与女性对自我的价值塑造产生了怎样的错位和偏离?

为什么很多女性努力追求的东西是男性不在意的,甚至对男性来说是具有负价值的?

为什么说现代社会男性心理的慢生长导致女性对男性如父如兄的心理诉求无法满足?

儒家哲学为什么认为君子之道始于夫妇?

为什么说大部分的人际冲突都是因为双方角色定位模糊引起的?

其实讲到一个适配性的问题,我后来发现这个事情还真的是挺全面的,因为我们这个社会啊变得越来越多元化了,比如说曾经的整个社会大众默契所遵守的一个游戏规则,男人的应该心胸更开阔,财富更大,身体更雄健,女性呢应该扮演一个追随者的角色,这个呢整个系统是相对稳定的。好了,但是这是过去,现在呢这个社会不是这样了,女性呢就是独立人格,她也在发展啊。而男性呢,他又没有这个强烈的社会动荡,他的挑战也不多了之后,他也变得越来越娘了。所以你看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是特别具有时代性的一个春节联欢晚会,是吧?

这里头就是人的生物性的角色、传统性的角色以及和他现在所扮演的角色,现代的生活和工作环境造就的那样一种状态之间,无论是男还是女,他都有多重的角色和性格,这个时候她适配的难度就会大的多,他不是一对一的这种的适配,所以当你选择A的时候它有附带的B、C、D,而且这个ABCD、EFGH这四个它在配得时候,它是随机的,那它的混乱就由此而来。我们说即使是王家卫的电影,他说的是没有剧本……

他发挥,但他还是导演呐,他的控制力是很强的,他就让你这么演。而且王家卫最后还有很多的后期的手法,可以让这个电影完整地呈现出来,比如说各种旁白呀、各种字幕啊,把根本不相连的故事当时没有拍到的,他可以最后装在一起,但观众看过来还是一部完整的电影。那是因为它有导演、有后期,但是我们的人生呢,它没有导演,也没有后期。

关键是这男、女主角既是演员又是导演,还是编剧。你想两个导演在一块导一部电影的时候,而且内在价值观的冲突又是那么大的时候,随时他可能扮演的角色都会变化的,当对方是演员的时候,我是导演,对方不小心又变成导演的时候,我又是导演,或者我是编剧,这个就导致我说的这种评论化的人生,最后就变成议事,而不是图事了

曾国藩说:可议事者,不可图事。就是可以跟你在一起议论一个事情的人,你不要跟他一起做事情。但是我们现在好多时候就变成了这个整个过程就不是图事了,就是议事,生活不是生活,都是好像在为生活在做准备。本来这个演出从一对男女相识的那一天已经开始啦,但是双方都在扮演一个编剧,永远在想把这个剧本编得好一点,永远在指导那个演员。

这个事情呢它带来了一个新的挑战,就是我们现在的人是不是还能够有一种基本的智慧和“礼”,“礼”是尊重的艺术,因为我跟你不一样,你也不见得能够跟我想的一样,但是我是不是有一种素养,这种素养能够包容你和我的不一样,我能尊重你和我的不一样,这个东西其实是个人修养的问题。其实我觉得孔子真的是很伟大,我以前不太了解,我现在越来越觉得他伟大。他意识到了人和人之间的天然的不同,所以让每一个人都修行出自己的“礼”的能力。就是说尊重别人的能力,这个很重要。

他有两个层面,一个层面就是各安其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还有一层意思呢就是当出现冲突的时候,你要学会节制,这就是温和,就“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个很重要。有一回我参加一个活动啊,一个很无厘头的一个活动,让我去主持一个圆桌论坛。结果我确实是准备工作没做好,会务的人也没做好准备工作,就把一位重要的嘉宾给我介绍的时候,第一,我孤陋寡闻,不知道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嘉宾,她是某微博大号的把持人。可是我从来没听说过,我就像郭靖似的,久仰久仰,可是前辈你到底是谁呀?我也不知道他是谁。

所以到介绍的时候把她给介绍得不那么重要,那个是个女士啊,她立即在那个台上站起来,我拒绝参加这个论坛!当时。当然过后她觉得特别失态啊。当时我在想:“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话多重要啊。就是一方面我们要恪守这个次序,同时总会有失序的时候,总会有混乱的时候,在这个混乱的时候,你有一种把持力,这就叫温和,这就是“仁”嘛,这就是一种包容的能力。就孔子他有严厉的那一面,非常严厉,是可忍孰不可忍,是吧?你破坏了这个礼数了,是可忍孰不可忍,这是很严厉的一面,同时他又要求你有很包容的那一面。你想想我们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君子之道始于夫妇啊,我们有时候说讲说这种婚姻啊、恋爱呀,这跟经济有什么关系?其实在儒家看来,所有的人际关系、伦理关系,其实它都是肇端于夫妇。

所以修齐治平嘛--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己家里面搞不定的话,出去很难搞得定。而且呢,你刚才说的这个事情的时候,我突然有种很强烈的感觉,就是说孔子之所以把“学而”这一篇放在《论语》的第一篇呐,它真的是有道理的,其实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这是两个人生快乐的事情,就是说什么叫学而时习之?就是熟悉的事情反复做,是吧?朋友来呢,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带来快乐的主要源泉;幸福的主要动力。那么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说是什么呢?如何避免不快乐。其实这三个事情都是如何追求快乐的事情,是吧?两个如何追求正向的快乐;一个避免不快乐。所以他把这个事情放在了整个《论语》的第一篇。其实它说明这个人还是一个追,是一个追求幸福的哲学家。

任何一个经典,第一篇肯定是最重要的,微言大义嘛,是吧?它这个次序本身就代表了它的逻辑。所以你看新闻联播第一条新闻,那肯定代表了今天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或他们认为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如果要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其实最重要的是两个东西:

第一个就是要有一个清晰的剧本,我们一个团队建立的时候,迅速要知道你扮演的是什么,你要恪守好你的本分,守本分很重要,你每个人老演不同的角色,演乱了之后呢,其他人就疯了,是吧?这是一个;

第二个,就是当别人不按剧本走的时候,或者人家不了解你的时候,与你不同的时候呢,我们要保持一种修养,这种修养就是包容、温和和尊重。这其实是对自身修行的一个挑战。

所以,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说这个所谓剩男剩女,它是一个供需不平衡的一个状况,我们发现这种现象是非常普遍。

比如说:现在企业用工荒,找不到人,招员工真的是很难招,企业,你做了企业你自己知道。我们做这个媒体的也是,招一个合格的记者、编辑真的是非常非常难。

与此同时,你像大学生,六七百万毕业生,找工作非常难。就两边,就是痴男、怨女嘛。一方面就企业真的是想找人,找不到,另一方面是求职者找不到工作。这个呢,剩男剩女也是这样一个现象。就是说它总的数量上它是均衡的,但是它适配性上,就是供需上,它又是非常不平衡的。原因就在于是我们可能是缺了一些基本的价值。比如用工荒和就业难同时存在,一定是我们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是吧?为什么出现那么多的大龄男青年,那么多的大龄女青年,可能也是,在基本的教育和价值观上出了问题,就相处的技能、基本的基础教育没有做好。

我有一个朋友,曾经给了我一些建议。当然这些建议是很后来以后才告诉我的,让我听到觉得:哎呀,如果我年轻时候知道这些就好了。他说,你觉得这个男人是不是应该在一起呵,或者这个女人是不是应该跟你在一起呢?

你就设想一下,当你老的时候,你已经退休了,什么都不是,也没钱,身体也很差的时候,你是否仍然愿意和这个人一起出去旅行,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因为旅行其实是一种隐喻的投射,我们人生就是一次旅行嘛。

旅行它有一个特点就是它不确定性很多,你规划好的东西它随时有可能变。而且,有些问题可能是在预期当中的,但是你没有预料到,就突发现象、偶然现象增多,这个时候是很能够考验你的定力的。就是孔子说的三个方面:你的知识、技能、学习;

第二呢,你的交往,人际关系;

还有一个就是当负面的状况出现的时候你的那种化解能力,这个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你没有这三样能力的话,那你就缺乏了基本的相处的技能和相处之道了。

你也就缺乏了一个基本的在人生当中获得快乐和幸福的能力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271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275评论 2 380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151评论 0 33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50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53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59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24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80评论 0 25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26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78评论 2 32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61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63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40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26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6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872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91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