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设崩塌!
作为油盐不进的中年油腻男一枚,我这次败了,败得很惨。
电影放到中途,我偷摸取下眼镜,假装对3D画面强烈不适,趁机擦拭眼角的不明液体,然而电影四分之三处开始,我只好扮演起忽然患上重感冒,视线模糊,鼻塞严重,液体从双目和鼻孔里喷薄而出。
我开始不怎么顾忌地,捂着脸抽泣了。
笑死人了吗?没有。
坐在我左右侧的人,也患上同样的疾病,区别只是程度不一。
他们根本顾不上嘲笑我,正如我也顾不上他们。
我们都只顾得上流着眼泪傻坐着,看这部太棒太棒的电影,为我们讲述的好故事。
一个男人为了梦想舍弃家庭,却在幡然醒悟时倒在回家路上的阴谋。
一个小男孩为了追求梦想,陷身于幽冥空间无法回头的绝境。
一个家族世代恪守祖辈的信条,在亲情和梦想之间渐行渐远,却终于得到救赎的转逆之旅。
还有无处不在又直达人心的音乐。
还有对生活的热爱,对爱情的守望,对抛弃的仇恨和最终的宽容。
当我走出影院,人群熙攘散去,天空晚霞尽染,感觉整个世界那些未曾察觉的美好,又潮水般纷纷涌来。
《寻梦环游记》讨论了至少三个问题:
一,离世的人,我们如何理解对他们的思念和追忆?
二,对亲人的祝福和支持,是能以条件交换,还是应该尽力且无私?
三,当亲情和梦想相悖,是否存在一个标准答案,去帮助人完成选择?
对于第一个问题,电影为我们架构了这样一个逻辑:
那些离世之人,也因为我们对Ta的回忆和思念,在另一个世界存在着,甚至在每年一个固定时间,他们会因为我们的纪念而返回尘间,他们能看到我们,看到那些他们生前牵挂、热爱、关心的人,如何度过自己的生活。
只有当最后一个记得Ta的人离世或者遗忘,他们才会真正的烟消云散,就像从未出现过一样。
我毫不怀疑,每一个观看电影的人都和我一样,会在观影时忽然想起深埋于记忆之湖底的那个人,或者那几个人,想起他们因为我们的思念还能在某个无法抵达之境长久的存在,心中就会涌起一阵安慰。
而且,我们更加理解了,死亡。
在生和死之间,与亲人、与朋友之间的互相关爱和温暖,忽然有了更深刻的意义,我们明白了,我们从来都是在他人爱意的包裹之中生活和存在,同时,我们也给予他人爱意,以克服寒冷的死亡,以滋润失落的人生。
生者和亡灵看似永无联系的冰冷事实,被电影用亲人的思念这一美好的情感消解,让我们心生释怀,更加感受到来自内心深处的融融暖意。
如果说,第一个开放式的问题,电影给出一个温暖的问答,那么第二个问题,就是一个非黑即白的判断题,电影的答案一样明确:
我们对亲人的爱和支持,应该是毫无保留、全心全意的。
但是,电影并没有直接将答案抛出来,它设置了一层又一层悬念,一个又一个冲突,当悬念揭晓、冲突迸发,我们看到人性和亲情闪耀的光辉,是如何拯救人的生命和梦想,让我们对于即使那些我们不认同的想法和规则,也怀有无比的理解。
在这样的情节里面,没有任何一个单薄的角色,每个人的作为都是因爱而生,要么是对梦想的热爱,要么是对家人的关爱,而最初的误解、背离,也逐渐被爱所稀释,成为诠释亲人之爱的最浓重的注脚。
什么是好的电影?
我想,在讲述一个好故事时,能够将冲突和人性深入地展现,引发我们的体谅而不是轻蔑,悲悯而不是仇恨,思考而不仅仅是感官刺激,那就该算得上是好电影了。
《寻梦环游记》当然就是这样。
于是,在第一个问题将故事背景成功设置,第二个问题将人性冲突体现之后,第三个问题抛了出来:
家人和梦想,该如何选择?
我不知道别的观众是否读出答案,但我没有,电影没有给出标准答案,因为家人对你的爱和思念是无穷无尽的力量源泉,而梦想,则是人生最重要的意义。
需要标准答案吗?
我觉得,不需要。
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而言,可能并未把家人的深情看待得那么重要,也早就多少次懈怠了心中曾经的梦想,在虚妄的尘世间汲汲而生,汲汲而死。
包括我这个泪流满面的油腻男子。
但电影为我们展现的天伦之乐,和小男孩追求梦想时所呈现的赤子之心,却击中了我们,让我们深深地低下头,含着泪,在心中对家人和自己都说一声抱歉。
于是,在这个初冬的深夜,我一边码字,一边回想起幼年时候的长辈、亲人,回想起那些永远不会重返的春日早晨和秋天的黄昏。
经历过亲人的离去,更让我愿意相信这是一场悲伤的送行,此生此世,缘分已尽,从悲伤中渐渐走出时,愿你们安然,愿我从你们的爱意中持久地吸取力量。
我闭上双眼,古老的时光像电影镜头,一帧帧闪过,一个小男孩在家人的环绕中拔节成长,带着逝者的期望,在世俗世界卑微地追寻着梦想。
我希望他们,能每年都踩着橘红色的花瓣桥,回来看看我。
我也多希望,有那么一天,我会握着橘红色的花瓣,在遥远的另一边,为我牵挂的人送上无尽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