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做了一个决定,退出某个知乎微信交流群。
这个群当初是一个摄影师前辈邀我进的。前辈是我朋友圈摄影/设计方面的标杆,我俩交谈甚欢。立志于摄影教育的他,在知乎上颇有影响力。知乎帮他筛选人群,在微信上一个个连接,微信群产生。
互联网时代下同类相聚,大家互相学习,正常不过。
既然如此,你会问我,为何要退群?
是啊,为什么要浪费一个可以向更多前辈学习的平台?为什么抛弃一个快速聚集人脉的机会?为什么对互联网连接产生的价值、资源视而不见?
以前我也是跟你一样的想法,直到四月份我与一位朋友见面之前。
这位朋友说,微信没有必要加太多联系人。
半年没联系,见面缘于我刚好有事经过她学校附近,遂约起。始终是老友,聊天频道直接切换到彼此的内心世界。
我们从日常与他人相处的那些微小的不舒服谈起,一层层讲到困扰。原来她跟我一样不喜欢集体出游,不喜欢和同学扎堆去自修室,不习惯合群,享受独处。
有些事情没有与别人交流过就不知道原来自己的做法本可理直气壮。
是的,这种不习惯的感觉我早已有之,比如我想到两年前一个卧谈会,听到同宿舍几位热衷于性格分析的舍友喋喋不休地讨论班里人物时,我睁着眼睛在床上一言不发。现在这几位舍友已不在身边了,他们将阵地转移至微信群里。我常年潜水,有时甚至只能用“放心我还没结婚没怀孕”来回应他们突如其来的关心。到如今这种不习惯依然存在,比如考虑该不该赴某个饭局、如何与严重依赖我的同学保持距离。就像而这些所谓人情的负担,在我这位朋友看来完全没有必要。
那种不想与他人过度亲密的相处方式,在她身上得到合情合理的解答。
她说她从大学一开学就开始与舍友设立界限,避免亲密互动,有自己独立的空间,但也不是拒人于千里之外。虽然后来与舍友熟悉之后会被他们笑说脸黑,不爱和人微笑打招呼,但我在她身上感受更多的是默契的流通。
我们都一样,自己一个人过得舒舒服服,不习惯凑热闹,不求大家理解,不愿受打扰。虽说人是群居动物,但在社交关系格局里,保持对被同化、被合群的警惕却是我们的天性。
就像日剧《家族的形式》追崇独身主义的男主角永里大介说的,
人活到39岁也就了解自己了,我就是这种人。不适合和别人一起生活。一个人生活,不给任何人添麻烦,也不伤害任何人。 聚集在一起就会受到各种压榨,就像被国家压榨需要交税一样。一旦从属于家庭这个群体之后,我的时间和金钱就会被压榨。我可不想这样。
基于友好前提相处的双方不添麻烦,谁都没有错,与人保持正常交流已经挺好,无法要求太多。觉得你奇怪的人本来就和你合不来。
换个角度来说,“理解”不是生活常见的必需品,而是奢侈品。
比如这个微信摄影群。加入摄影群半年后,随着加入的人越来越多,群里充斥的各种打嘴炮、表情包刷屏、无下限的话题已脱离前辈的传道初衷,而我偏偏无法忍受这无故多出的庞杂信息,每天微信的小红点灭了又冒出,让我每天的大脑多形成出一道工序,想删除却碍于情面犹豫不决。事实上世间出于人情世故的羁绊,无法完全忘却。而这次我终于有强烈的冲动说不。这并不是谁的错。我只是把精力更加专注于我所需要关注的人或事上面。
就像《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作者罗伯特·M·波西格在书中说的,
一旦你被训练得轻视自己的喜好,那么当然你就会对别人更加顺服——变成好努力。一旦你学会不做自己喜欢的事,那么你就会为整个体系所接受。
我重视我的每一项爱好,就五月份而言,我在知乎答题、每天正经学ps、每天画一幅漫画、课后练瑜伽、花一个下午在书店看完一本书、打电话给心仪的设计公司......一点一点累积经验值。
我喜欢身边这群同学,五月份我们一起做兼职筛简历、一起学瑜伽,听摄影讲座,在做他们的失恋/做服装搭配//退货 顾问我也越来越有心得。
退出微信群也一点也没有减弱我交际圈,反而因为外出与人见面次数多了而扩大。这个月来赴高中老朋友的毕业照,一帮人共同吃住行,和一个又一个主角们在他们的校园留下汗味与西瓜味的毕业剧照;同时因为毕业照认识不少老朋友的亲友团其他成员,发现价值观共同形成的一群人的一个秘密就是连他们分别的老朋友相处起来也是气味相投。
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人不是一起放牧的羊群,人与人之间如何交集无法强求,带着目的总觉不轻松。独自活得更精彩了,交际自然就会拓展。不刻意追求一样东西,反而可以自然而然地拥有。及早看清自己想要不想要,听从内心真正的召唤选择适合自己的相处方式也是一种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