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大学食堂门口每学期都有卖书的人,趁着最近开学,活动又开始了。
不再是去年的大叔,似乎又换了一家。摊头的牌子上俨然写着几个毛笔字:新书义卖,20元/斤,呵呵,还拿我当小孩子呢?这种套路骗骗那些年轻的小弟弟小妹妹也就罢了,不过,人家针对的也不再是像我一样的大四狗了。
走过去翻了翻,什么《未来简史》、《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唐诗三百首》之类的,书很多,不下几百种,不过这一切依旧逃不过本尊的法眼:盗版书。唉,这个年头盗版这事大家都心知肚明。
我依旧有买盗版书的冲动,不是喜欢,只是消费不起正版书,像我一样的还有很多人。上了大学才知道有网购这么回事,淘宝、当当、京东上都买过书,依旧有点吃不消,所以每次都是进去看看,就当是一种安慰吧!实体店更少去,网购的出现让实体书店的未来堪忧,活下来的无不是在另寻出路。盗版书除了质量和内容可能存在问题,但基本还是能解决我们的阅读需求,除非是对这方面要求很高的人,普通的人对直言片语的失误不会较真。正是这样,我们一边提倡打击盗版,另一边却不得不消费盗版书籍。
类似于公众号这样的新媒体的出现,虽然创新了我们的阅读方式,但依旧没能改变走不进经典的现状,而这也在一定程度让我们上失去了对正版的敬畏感。比起一本厚厚的书,短小精致的文章可能更会吸引我们的阅读兴趣。经典似乎总带有一种陈旧的感觉 ,所以知乎、微信公众号里的热典爆文会更能刺激你我,一个是《羊脂球》,一个是10万+的文章,我想没有几个会直接选择前者,这不仅仅是耐心的缘故吧。
甲突然爆红,乙不经意的成功,你恨不得成为下一个,所以我们都成为了渴望被发现的人,功利化正在潜移默化的走进你我的世界。花钱去买正版有必要吗?我们有时间去花大把时间阅读吗?不,我们渴望成功,所以来点干货岂不是更好?那些正版书能让我们走向成功吗?它能迅速带给我们社会财富吗?不能。
如果我们阅读的目的是这些,那么阅读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所以我也反对那些过于功利化的书籍,我讨厌那些,因为它只是在复制别人的经验,告诉你怎样成功,却不能带给你真正内在的提升。可是周围的环境如此,你不再是你,你是依附于环境,所以怎么可能不受周围人的影响,所以即使不愿,你还是活成了你讨厌的模样。
我们的国家从来都不缺历史和文化,缺的是对知识和学问真正的尊重,也缺乏对阅读真正理解和热爱的氛围和文化积淀。如果你尊重知识,你就深知创作者的付出和不易,你会懂得要对别人的知识成果给予一定适当的回报,那么即使付费,即使有点贵,你也觉得是值得的。如果我们拥有热爱阅读的历史,如果我们从小告诉我们的孩子要尊重知识,远离盗版,那么知识真的会回归它本来的崇高,创作者才会有创作更好作品的动力,如此良性的环境,盗版哪还有生存的土壤。
当你觉得阅读和购书不再是一件奢侈的事,你有足够的财力去负担时,你不会再省些钱去将就。我不觉得这种情况只出现在我们国家,归根到底还是收入的问题。有些人说国外一些国家人均每年书籍阅读量有多少,抱怨国人,却也不看看排名靠前的有多少是发展中国家,当你整日为柴米油盐烦恼时,花很多钱买书的可能性也就不大,即使有,也不会一直存在下去,否则生活恐怕就难以为继。你去看看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哪个国家的人民的人均书籍阅读量能值得一提,虽然我们强于他们,但是我们依旧距离发达国家还有很大一截,国强并不等于民富。
说到这里,春秋时期名臣管仲的话很能说明我的想法: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快节奏的社会节奏是一个重要原因,管仲所揭示的不也是一种现实,财力殷实的从来都是一部分人,更何况我们国家有这么多人口。就像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从来不是说说而已。
发展在路上,机制同样也在路上。契约从来不会先于问题而存在,只有问题足够严重,需要用制度去规范时,法律才会出现。所以盗版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但是我们社会的发展,一定会让盗版问题有一个集中爆发的时代,只有问题制约了社会的发展时,成熟的制度才会应用而生,盗版的打击成为一种社会规范,民众也才会深知其危害,盗版也终会日渐终结。
所以盗版问题从来都急不得,急也不能解决问题,这需要一个过程,至于要多久,需要时代的发展去见证。
2017/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