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孩子有灵气——第一章1节
一、快乐是真正的大处
1.如果一件事情让人高兴,让人引以为傲,那么人就能把这件事做好。所以让人快乐的教育才能更加持久、有效。教育要本性化。
2.所谓大处,就是我们培养孩子的终极目标到底是什么?幸福的,有保障的的人生。但什么是有保障,什么是长久的幸福,这取决于家长自己对人生、对生活的理解。
追求快乐是人的本性需求。快乐是人真正的大处。快乐应该是日用品,随时随地都会发生在我们身边。
3.如何让孩子更快乐?
不是她要什么给什么,不是短暂的快乐。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一个人只顾自己开心,不顾及别人的时候,很难得到别人的支持,又怎么能得到真正的快乐?从小事中培养他的同理心,让他能够学会体谅别人。例如讨论的方式,采用折中去办法,想要快乐,在为自己的愿望努力的同时你需要考虑别人的感受。
二、快乐提升大脑学习效率
1.快乐的孩子的大脑中神经元连接很容易,而且越连越好,反映到学习上就是注意力集中、领悟力强,学习起来轻松自在。
2.当人学东西和记东西的时候,一般有四个过程:
(1)接收。接收区实际上是学习的第一步,让他有个愉快的第一印象,他才会有意愿进一步去了解。不要刻意,要让他自自然然地接收,然后喜欢。
(2)触发。触发的偶然性非常大,每一次带孩子出去,看到新的东西的时候就要注意,不管高兴不高兴都会在他的大脑留下记忆,并且在第二次见到时被触发。如果想孩子继续尝试一件事,持续留下一个愉快的印象会比较好。
(3)传导。一个东西出现之后,大脑每次都要从头开始体验。如果这一步没有做好,只是要求他坚持,是没有用的,特别是对10岁以下的孩子,除非你能做好传导过程,让他不用坚持也能做下去。
(4)输出。就是家长对孩子做的这件事的一个反馈,好的输出就是让孩子在做的过程中产生成就感。假如你没有让他的输出变得更有意义,没有让输出变成一个能够激励他往前走的愉快过程,没有让输出给他带来成就感……孩子可能做着就不做了。
快乐是符合人的本质需求的,快乐本身也是一种正能量,让人快乐的教育一定能最大化地激发出孩子的潜力,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快乐才能将事情做到极致
1.“优秀”=“爱”+“技巧”:爱是你有兴趣,你喜欢,你愿意去做;技巧是做事的方法。技巧需要大量重复枯燥的练习,没有快乐体验,单纯坚持也不容易获得。拥有技巧但没有爱,也优秀也难。
2.一个人能够坚持把一件事做到最好,前提都是喜欢,对于学习这件事,要让孩子先有好奇心,然后为了满足好奇心去做,做了之后有成就感、感受到快乐,他才喜欢接着学,接着做。
特别是10岁以下的孩子,只有持久的喜欢才能推动孩子把事情做好、做到极致。要把孩子的喜欢从一时的变成持久的,不仅需要家长持续不断地鼓励,还需要家长放低要求。孩子愿意去尝试去做才是最重要的。
四、教育因快乐体验而简单
1.人这一辈子都在努力追求幸福和快乐。
生活中可以自己营造仪式感,让孩子能够学会享受艺术带来的乐趣,又可以增添家庭的氛围。
2.想要孩子学好一件事,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要注意保护他的兴趣。保护他的兴趣,关键是让他做好每一次亲身体验,让他感受到那种成就感。
五、小处着手让孩子更快乐
1.对于孩子快乐和自然的状态分两种情况对待:那些孩子觉得快乐,但可能我们不喜欢的事情,比如孩子玩游戏,抱怨,有负面情绪的时候,我们就隐藏不说,“隐恶”;那些我们希望他继续保持的,比如孩子喜欢帮助别人,或者喜欢读书、思考,就可以用“扬善”的处理方式,给他鼓励。
2.孩子不快乐,多数情况下是由于他只看到了事物消极的一面,教育就是让他看到事物的另一面,这是需要智慧的,不是你告诉他,他就知道的。孩子是没有分析能力的,当她只看到困难的时候,她就会觉得压力好大,一旦困难具体化之后,她就发现其实她不会的地方也没有那么多,她就变得有信心了,抱怨也就减少了。
读后感悟:通篇读下来,发现自己在大女儿的这么多年教育中犯了很多错误。我虽然也认可快乐是学习的动力,但是我给予孩子的更多的是一时的快乐。例如满足她日常生活需求为主。
在孩子一开始进入一年级的时候,表示喜欢学习国际象棋,我并没有及时关注到她的每一次输出,虽然她每次获奖我都会夸奖她一下,但是却没有陪她一起玩过,她希望我陪伴她一起玩,我总是说太难自己学不会。他爸爸认为这种兴趣爱好不如补习语数英的好,所以并不是很赞成她学习这个兴趣,最后没有坚持下去。自信心也一直没有建立起来。现在孩子已经11岁了,并没有特别感兴趣的爱好。只能以后让她自己慢慢挖掘了!
对于“隐恶扬善”这种方法,“隐恶”我确实从来没有想到过,总是放大她的缺点和不足,并且加入自己的评判和情绪。“扬善”觉得做了效果确实不错,例如小孩遇到问题,考试后不理想的时候。但做的还不够。这个是我可以在以后去改进的地方。
培养孩子的同理心,是我一直以来关注的,只是大女儿对于我是非常有同理心的。但是对妹妹就会因为吃醋而经常对妹妹发脾气,我有时候会跟她说道理,让她对妹妹好一点。或许是我对她的关注不够的原因,我应该更多的给予她更多的关心和鼓励。
现在小女儿已经2岁,我希望自己不要再重蹈覆辙之前教育的错误方式,在学习中去践行新的理念。